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9篇
  2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利用青海蚕豆品种和外来超大粒品种杂交,分析了蚕豆百粒重遗传变异及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百粒重在F1代表现为中间型,有时表现为超亲优势,有时表现为没有优势,这与亲本之间籽粒大小以及母系遗传有关,在选择改良百粒重的杂交亲本时,充分考虑育种目标。同时,利用籽粒大小差异较大的亲本选配组合,F2代群体百粒重分离较大,对蚕豆品种的籽粒大小改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2.
本文利用高稳系数法(High Stability Cofficience Method,简称HSC法),分析了1999-2000年度水地组蚕豆新品种(系)区域试验结果表明,HSC法科学准确,结果符合客观实际,计算方法简便,对于指导蚕豆育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为改良青海当地蚕豆资源,提高菜用性商品品质,并研究菜用蚕豆的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以TF 42、GF 74、GF 96为母本,陵西一寸、通蚕鲜7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配置6个组合.结果表明,在F1群体中,各组合百粒重具有较强的超亲优势,其余性状均为负值.各组合荚层数中亲优势均为负值,余下6个性状...  相似文献   
24.
蚕豆种皮中单宁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提取溶剂的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的调控,采用L9(34)正交试验,Folin-Denis法测定提取液中单宁含量。建立了蚕豆种皮中单宁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50%乙醇溶液在70℃下浸提9h。在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蚕豆种皮中单宁提取量为1.960 mg/g。  相似文献   
25.
良种良法综合配套对于农作物新品种在生产中发挥增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青海12号蚕豆是2005年审定的超大粒蚕豆新品种,为了更好地发挥新品种的增产潜力,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以肥料(x1)、密度(x2)与打顶期(x3)等3项蚕豆主要农艺措施为试验变量,建立青海12号蚕豆产量与主要变量的数学模型,以模型为基础,分析各因素对青海12号蚕豆产量的影响效应,并决策优化栽培方案,为丰产栽培技术规范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8个不同基因型蚕豆品种原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蚕豆种皮原花青素含量范围在0.122%~5.444%,平均为2.784%,不同品种间差异极显著.蚕豆种皮颜色由浅变深,其原花青素含量呈近似线性增长,但种皮颜色相同的蚕豆品种之间原花青素含量差异不显著.蚕豆种皮颜色可作为鉴别原花青素含量的重要指示性状.  相似文献   
27.
蚕豆具有粮、菜、饲和肥兼用的作物,是现代农业发展必需的优势作物之一,生长习性是制约机械化生产、蚕豆规模化种植和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因素。蚕豆青蚕16号是2018年由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以地方品种马牙为母本,以引进有限型种质Flip88-243FB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适应机械化收获的有限生长型新品种,品种登记号为GPD蚕豆(2019)630005,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证,证号:CNA20130685.3。该品种可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粮食、蔬菜以及与其它优势作物构建轮作体系。同时,利用青蚕16号有限基因改良菜用蚕豆、观赏型蚕豆,培育适于多元化产业的蚕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28.
分析了21对豌豆(Pisum sativum)基因组SSR引物在10个蚕豆(Vicia faba)品种中的通用性。结果表明,豌豆基因组SSR引物在蚕豆中的通用性达38.10%,有效引物在蚕豆品种中的多态性比例为100%。  相似文献   
29.
30.
对蚕豆原种繁育常规方法的避限性和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啼原种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理论框架,为以后的蚕豆原种繁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