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简述了高干、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临薯046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发育规律,提出了以"种薯处理与壮苗培育、精耕细作与深沟大垄、均衡配套施肥与用药、提高栽插质量与合理密植、抓好前中后三期管理"为核心内容的高产规范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2.
薏米是禾本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食药兼用植物.具有利尿、安神、健脾等功效。薏米的营养价值较高.还含有药用价值很高的谷甾醇.具有防癌功效。主产于福建、江苏、安徽、山东等省区,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因此,探讨高产种植技术对提高薏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涌现了很多新的应用技术,其中CAD技术作为机械工程设计中重要的技术,为机械工程设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CAD技术融入到农业机械工程设计当中,显著提升了我国农业机械工程设计水平。本文主要针对CAD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国审大豆品种临豆10的生产利用价值,以2008年国家黄淮海大豆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对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分析大豆品种临豆10的高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结果表明,临豆10是一个高产性和稳产性均好,适应范围广的品种,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本文是该项研究工作的第二部分内容,提出了根据土壤性质、施用农药和气温高低确定不同的调酸标准。  相似文献   
26.
刘玉芹  刘洪成 《中国家禽》2005,27(11):23-23
种山鸡饲养时间较长,可分为以下几个饲养阶段:繁殖准备期(3~4月);繁殖期(5~7月);换羽期(8~9月);越冬期(10月~翌年2月)。  相似文献   
27.
抗IBV中药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管环组织培养法通过3种加药方式对贯众、黄芩等10种中药及复方组合进行了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筛选试验,并采用滴鼻法对SPF鸡攻毒建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模型,应用筛选出的中药复方制剂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试验,并进行病毒毒力测定.不同给药方式显示:将中药与病毒体外作用后接种TOC,除黄芪外,各单味中药和复方组合对IBV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直接灭活作用,最小有效浓度均达到1/128以上,其中贯众达到1/4 096;在接种IBV前2 h以及接种IBV后2 h给药,黄芩、贯众、板蓝根、鱼腥草及复方中药均能明显抑制IBV的繁殖,最小有效浓度均达到1/256以上,其中贯众效果显著,达到1/2 048.人工感染防治试验显示:治疗组和预防组所分离到的病毒毒力均低于感染组,复方中药对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的保护率为93.33%,治愈率为75%.表明该复方中药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且预防效果强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8.
旗1优366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旗1A和恢复系R366配制选育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201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旗1优366双亲的特性及其在松溪县制种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29.
刘玉芹  张磊 《植物保护》1995,21(1):47-47
天津地区防治西洋参疫病取得成效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mL.)是高级滋补品。天津地区1989年引种以来西洋参疫病日益严重,已对天津参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几年对该病的调查研究,现提出适于天津地区西洋参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1 发生...  相似文献   
30.
中草药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对热敏肠毒素LT所致结扎肠袢液体蓄积的拮抗作用、对抗药物性腹泻作用、减少炎性渗出及抑制肠蠕动加快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败酱草4 味中草药及其复方配伍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板蓝根、连翘、败酱草等及其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O149K88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菌活性;将上述中药提取液加入到细菌培养液中与大肠杆菌一起培养,用所得培养物LT进行兔回肠结扎试验,均可显著或极显著地减少培养物上清液所致肠袢液体蓄积量(P<0 05,P<0 01);将败酱草提取液同LT一起注入结扎肠袢,可显著地减少肠袢液体蓄积量(P<0 05);复方组显著或极显著地降低了蓖麻油引起的腹泻发生率和腹泻频率(P<0 05,P<0 01);板蓝根极显著地抑制了小鼠小肠推进率(P<0 01);败酱草、板蓝根和复方组还可显著或极显著地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染料渗出(P<0 05,P<0 01)。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拮抗热敏肠毒素的致泻作用、对抗药物性腹泻作用、减少炎性渗出及抑制小肠推进运动是治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重要机理,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中草药治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