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一、故障现象 一台东风EQ1141G型汽车,运行中发现,中速时发动机抖动,并拌随排气“突突”异响,而高速和怠速都很正常。 二、原因分析 EQ1141G型汽车匹配的是康明斯B系列发动机,其上的喷油泵为VP-14分配泵,系德国BOSCH公司生产,上述故障可能出在喷油  相似文献   
52.
小颖羊茅(Festuca parvgluma)属禾本科羊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998年分别在贵州省修文县和独山县境内采集到野生的小颖羊茅,经多年引种驯化,发现其有许多特性适于在草坪方面利用,并作了一些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3.
蒙古跳甲是广泛分布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食叶性害虫之一,危害多种寄主植物,特别是对沙柳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对其发生期进行预测预报,室内测定了蒙古跳甲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蒙古跳甲卵、幼虫、蛹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6.7±1.9°C、4.8±0.4°C、4±0.8°C、5.6±0.7°C;有效积温分别为181.9±25.3日度、237.5±3.9日度、153.3±8.6日度、706.1±30.8日度,据此估算出蒙古跳甲在鄂尔多斯市1年发生2~3代.  相似文献   
54.
大麦种质对叶斑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麦根腐平脐蠕胞菌引起的叶斑病在世界各大麦种植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大麦的产量和品质。选育和应用抗性品种是防控该病害最有效的策略,然而可利用的抗源非常有限。在本研究中对中国233份具有代表性的大麦种质资源进行成株期抗叶斑病田间人工接种鉴定,发现只有垦啤麦5号等10份材料对3个供试菌株都表现抗病,仅占供试材料的4.3%。另外对37份国内外重要的叶斑病抗源材料进行苗期及成株期抗叶斑病鉴定,结果显示成株期抗叶斑病材料所占比例为41%~46%,苗期抗性材料所占比例为50%~64%,其中ND17293等11份材料在苗期和成株期对3个菌株均表现为抗病,可作为抗源继续加以利用;基于上述鉴定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供试大麦苗期对三个菌株的抗病比例均高于成株期抗病比例,说明大麦在不同生育期对叶斑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另外发现大麦对B. sorokiniana不同致病类型的抗性也存在明显的专化性。  相似文献   
55.
 小麦条锈病是典型的冷凉生态区气传真菌病害,病原菌在越夏易变区(即秋季菌源基地)的越夏情况决定了冬季繁殖区条锈菌的初侵染菌源。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流行极易受到温湿度关键气象因子的影响。近年来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小麦条锈菌越夏海拔下限逐年下降,且越夏区范围进一步扩大,说明条锈菌耐高温胁迫能力增强,给未来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研究及制定防治策略带来了全新挑战。真菌特有的Velvet转录因子家族中VosA基因参与了真菌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的调控,但关于该转录因子在条锈菌耐高温性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温度敏感菌系蓬9和耐高温菌系A4在侵染寄主过程中PstVosA1基因均受高温胁迫诱导表达,但耐高温菌系PstVosA1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温度敏感菌系蓬9。利用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HIGS)沉默小麦条锈菌耐高温菌系A4中的PstVosA1基因能显著降低在高温(21℃)接种条件下的平均发病严重度、孢子堆密度和生物量。研究结果说明PstVosA1基因正调控小麦条锈菌耐高温胁迫反应过程,增加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利于增强小麦条锈菌耐高温性。  相似文献   
56.
灰斑古毒蛾,又名沙枣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古毒蛾属。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东等省区及欧洲一些地区,危害柳、杨、山毛榉、松、榆、桦、栎、鼠李、蔷薇、苹果、梨、李、山楂、踏朗、沙枣、酸枣、花棒、柠条、沙拐枣、沙米、梭梭、豆类等多种植物。近年来在内蒙古、宁夏、青海沙区灌木林大面积发生,危害沙生植物杨柴、柠条、花棒、沙拐枣、沙冬青等,对沙漠防护林构成巨大威胁,使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沙冬青的保护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57.
1987—1989年,用普通小麦的两个杂交组合进行双向选择试验,以测定收获指数的直接效应。在F_2对收获指数高和收获指数低的材料用20%的选择强度进行选择,并将所选的植株种为F_3。从收获指数低的F_2中选出的植株,其F_3的收获指数也低,而从收获指数高的F_2中选出的植株,其F_3分离出收获指数高和中等。F_3的单株粒重与收获指数呈中度或高度相关。收获指数的遗传力为中等偏高。整个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收获指数可以作为小麦育种早期分离世代对产量性状进行选择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西引二号饲用大麦的基本苗、施氮量、施磷量及施钾量的研究,找出了对西引二号饲用大麦的产量影响比较大的试验因子是:亩施氮量和亩施磷量,对产量影响比较大的交互作用是基本苗与施氮量的互作。并利用频数分析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在95%的概率保证下,建立了西引二号饲用大麦在淮南稻区亩产300公斤以上的优化栽培模型。  相似文献   
59.
HT-毒素胁迫下玉米叶片细胞的活性氧代谢及可能性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Luminol的化学发光法测定了叶肉细胞在毒素作用下活性氧的变化动态 ,结果表明 ,HT—毒素胁迫下玉米叶片悬浮细胞的活性氧代谢发生明显改变。某些阳性离子、化合物和处理体系的温度对玉米叶片细胞的活性氧代谢影响很大。此外 ,外源加入一定浓度的H2 O2 对玉米大斑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玉米弯孢霉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的产生和萌发及毒素的产生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或影响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真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Pst)中预测编码甘露糖-1-磷酸鸟苷酰转移酶(mannose-1-phosphate guanylyltransferase,GMPP)基因产物的糖转运功能。【方法】基于Pst转录组数据与NCBI中17个Pst基因组比对结果设计引物,筛选和克隆Pst的GMPP基因,命名为PsMT1,构建表达载体并导入酵母己糖转运缺失突变体EBY.VW4000,对获得的pDR196-PsMT1-EBY.VW4000重组酵母菌进行糖吸收功能互补测定。【结果】PsMT1基因的编码区为1 245 bp,编码414个氨基酸,等电点为6.05。构建的无根进化树显示PsMT1与小麦秆锈菌的GMPP单独聚为一个分支。在酵母己糖转运功能缺失突变体中表达PsMT1能恢复EBY.VW4000菌体在D-甘露糖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结论】克隆了Pst的PsMT1基因,其异源表达产物具有转运甘露糖的功能,为研究糖转运蛋白介导Pst-小麦互作的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