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6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及其受体除了参与调控机体正常发育和代谢平衡外,还在动物繁殖活动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甲状腺激素受体α(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alpha,TRα)和甲状腺激素受体β(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beta,TRβ)属于配体依赖性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分别由THRA和THRB两个基因编码,这两个基因的选择性剪接或转录起始位置不同可导致不同组织中存在多种受体亚型。本文首先介绍了TRs的基本特征;然后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HPGA)为主线,综述了TRs通过参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脉冲释放、促性腺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受体和性激素受体的表达实现对性腺轴系统的繁殖调控;最后,从TH-GnRH通路、TH/TRs在哺乳动物季节性繁殖中的作用及在鸟类季节性繁殖中的作用3个方面概述了TH/TRs对动物季节性繁殖的调控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动物季节性繁殖的分子机制,为季节性发情的人工调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2.
为了揭示LHR基因在小尾寒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HPOA)中的表达规律、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关系,深入了解其对小尾寒羊产羔性状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6只小尾寒羊(FecB++型单、多羔母羊各3只)的生殖及脑组织中LHR基因的表达谱进行分析,同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对380只小尾寒羊和380只其他品种绵羊(小尾寒羊、滩羊、苏尼特羊、策勒黑羊、湖羊和草原型藏羊)LHR基因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LHR基因在小尾寒羊大脑、下丘脑和卵巢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卵巢高表达。LHR基因在小尾寒羊多羔群体卵巢、大脑和下丘脑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单羔群体(P<0.01)。分型发现LHR基因中,4个SNPs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多羔和单羔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7个SNPs在大多数绵羊品种中均表现为中度多态(0.250.05);关联分析表明,LHR基因有1个SNP多态性与小尾寒羊各胎产羔数显著相关(P<0.05),2个SNPs多态性与小尾寒羊各胎产羔数呈极显著相关(P<0.01)。本研究发现,LHR基因的3个SNPs位点的多态性与小尾寒羊产羔性状存在一定程度相关,暗示其可能参与小尾寒羊多羔性状调控。  相似文献   
43.
本实验旨在探究绵羊BMP15基因g.50971423TC位点多态性与产羔数之间的关系,以期找到与小尾寒羊产羔数有关的分子标记。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结合Sequenom Mass ARRAY?SNP技术对小尾寒羊、滩羊、苏尼特羊、萨福克羊、杜泊羊和草原型藏羊BMP15基因g.50971423TC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BMP15基因g.50971423TC位点存在TT、TC和CC 3种基因型,且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单、多羔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g.50971423TC位点在杜泊羊中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在其他品种中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卡方适合性检验表明BMP15基因g.50971423TC位点在小尾寒羊、滩羊、苏尼特羊、萨福克羊以及杜泊羊5个品种中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表明g.50971423TC位点多态性与小尾寒羊第1、第2以及第3胎产羔数均无显著关联(P0.05),但TT型各胎产羔数均高于TC型和CC型。综上,BMP15基因g.50971423TC位点不适合用于小尾寒羊多羔性状选育。  相似文献   
44.
为分析绵羊已知多羔主效基因BMPR1B、BMP15和GDF9的多态性与鲁中肉羊产羔数之间的关系,采用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检测鲁中肉羊BMPR1B、BMP15和GDF9基因中已知主效位点多态性,并与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BMPR1B基因在鲁中肉羊中存在FecB突变,GDF9基因6个分型位点仅4个位点(G1、G3、G4、G5)在鲁中肉羊中存在多态,BMP15基因中5个分型位点在鲁中肉羊中均不存在多态性。FecB基因3种基因型(CC、CT、TT)突变频率分别为0.16、0.58和0.26,此位点多态性较高(0.25相似文献   
45.
F-box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3基因(F-box and leucine rich repeat protein 3,FBXL3)能编码含F-box结构域的蛋白,属于F-box蛋白家族成员,在细胞核中发挥功能。F-box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21基因(F-box and leucine rich repeat protein 21,FBXL21)位于细胞质中,其功能与FBXL3基因功能存在拮抗作用。FBXL3与FBXL21蛋白在哺乳动物体内产生分子昼夜节律的负反馈循环中均都起重要作用。FBXL3通过形成SCF(SKP1-CUL1-F-box)复合物行使E3泛素连接酶功能,并通过泛素化促进隐花色素(Cryptochrome,CRY)蛋白的降解参与生物钟调控,FBXL21通过泛素化使CRY蛋白积累参与生物钟调控,两者对于CRY蛋白的拮抗作用能够稳定哺乳动物生物钟。本文首先介绍了生物节律以及生物钟分子的组成,然后综述了FBXL家族基因在昼夜节律循环中的调控作用及其突变后对季节性发情性状的影响,有助于后续探索FBXL家族基因突变后影响绵羊季节性发情性状的具体分子机制,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变绵羊发情的季节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6.
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作为绵羊(Ovis aries)繁殖性状的重要调控因子,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探究BMP15基因组织表达水平及BMP15基因突变与不同绵羊品种繁殖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择多羔品种(小尾寒羊)和单羔品种(滩羊和苏尼特羊)作对比,应用RT-PCR和qRT-PCR技术研究BMP15基因组织表达谱以及在不同绵羊品种卵巢组织表达差异;选择不同产羔率水平的多个绵羊群体,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和测序技术检测BMP15的3个突变(FecXGr,FecXO和G971A).结果发现,BMP15主要表达于绵羊卵巢、输卵管、子宫、脾脏、十二指肠、骨骼肌和皮下脂肪组织,且在卵巢组织表达丰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织;绵羊BMP15在3个品种卵巢组织的表达量存在差异,且小尾寒羊(多羔品种)表达量显著低于滩羊和苏尼特羊(单羔品种)(P<0.05),滩羊和苏尼特羊差异不显著(P>0.05);最新发现的绵羊BMP15 3个突变(FecXGr,FecXO和G971A)在16个绵羊群体均未检测到.研究结果提示,绵羊BMP15在卵巢组织中高表达,表达水平与绵羊排卵和产羔数呈负相关.本研究可为揭示绵羊高繁殖力调控因子BMP 15的作用机制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7.
以高繁殖力(小尾寒羊和湖羊)及低繁殖力(特克塞尔和道塞特)4个绵羊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与绵羊高繁殖力主效基因FecB紧密连锁的微卫星基因座471U在高繁殖力和低繁殖力绵羊品种中多态性,探讨该微卫星基因座与小尾寒羊FecB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关系。结果表明:高繁殖力品种小尾寒羊和湖羊在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BMPRIB)基因编码序列第746位碱基处发生了FecB突变(A746G),而在低繁殖力的特克塞尔和道塞特绵羊中未检测到该突变;小尾寒羊BB、B+、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94、0.392和0.114,湖羊BB、B+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15和0.185。471U基因座在4个绵羊品种的466只个体中共检测到3个等位基因和5种基因型;小尾寒羊(316只)、湖羊(54只)、特克塞尔(48只)、道塞特(48只)和BB型(156只)、B+型(124只)、型(36只)小尾寒羊以及BB型(44只)、B+型(10只)湖羊群体中优势等位基因大小分别为200、204、200、200、200、200、200、204、204bp,其频率分别为0.767、0.926、1.000、0.625、0.808、0.730、0.722、0.943、0.850。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小尾寒羊FecB基因B等位基因与471U基因座200bp等位基因以及+等位基因与471U基因座204bp等位基因均存在一定的连锁不平衡(D′分别为0.430、0.444)。  相似文献   
48.
北五味子应对逆境胁迫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五味子具有极高的经济及药用价值,是一种具有敛肺滋肾、益气生津的中草药,被列为药用上品。在改善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植物的逆境胁迫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受到恶劣环境如干旱、高温、高盐和病毒等外部条件的影响,植物面对逆境环境会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影响植物药用成分的产量。该文综合前人对多种药用植物的抗逆境胁迫机制的研究,综述北五味子的药用价值以及在几种不同胁迫环境下北五味子体内可溶性糖类、蛋白质、木脂素和根高苗长的变化情况;总结了北五味子在胁迫环境下的防治方法,为发挥五味子药用价值实现北五味子田间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
褪黑激素(melatonin,MEL)是一种重要的内分泌激素,主要由松果体和视网膜分泌,通过与褪黑激素受体(melatonin receptor,MTNR)结合而发生作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本文主要介绍了褪黑激素受体1A基因(melatonin receptor 1A,MTNR1A)的结构、表达及其在不同物种上克隆、定位、多态性、性状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该基因与季节性繁殖的关系,并对未来MTNR1A基因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阐明季节性繁殖机理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0.
通过采取PCR-SSCP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方法检测类固醇21-羟化酶(steroid 21-hydroxylase,CYP21)基因的10个外显子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中等繁殖力品种(湖羊)和低繁殖力品种(多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间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所设计的10对引物中,仅引物P8扩增的片段存在多态性。对于P8扩增得到的片段,经HinPⅠ1酶切后,可在小尾寒羊、湖羊和多赛特羊中检测到AA和AB型,而在特克塞尔羊中只检测到AA型;经BcnⅠ酶切后,在小尾寒羊、湖羊、多赛特和特克塞尔羊中均检测到CC和CD型。测序结果显示AB型与AA型相比在2340位发生了A→G突变,但并未引起所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CD型与CC型相比在2376位发生了G→A突变,也未引起所编码氨基酸的变化。AB型小尾寒羊产羔数最小二乘均值比AA型的多0.96只(P<0.05),CC型和CD型小尾寒羊产羔数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初步表明CYP21基因的B等位基因是提高绵羊产羔数的一个候选DNA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