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21.
为寻找最优的太子参品种(系)与适宜播种量组合,以太子参丰抗1号品系、施秉地方品种、黔太子参1号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75、525、675 kg/hm~23个播种量水平,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品种(系)与播种量对太子参产量及其水溶性浸出物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从3个品种(系)太子参看,黔太子参1号产量为1 348.11 kg/hm~2,单位面积块根质量为134.81 g/m~2,单位面积块根数为1 170个/m~2,单个块根质量为0.115 6 g/个,均极显著高于丰抗1号、施秉地方品种;从3个播种量水平看,525、675 kg/hm~2处理产量、块根质量、块根数、单个块根质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375 kg/hm~2处理,播种量525 kg/hm~2处理比375 kg/hm~2处理分别高1 165.74 kg/hm~2、116.57 g/m~2、1 083个/m~2、0.106 2 g/个;播种量675 kg/hm~2处理比375 kg/hm~2处理分别高1 123.83 kg/hm~2、112.38 g/m~2、1 073个/m~2、0.104 2 g/个。黔太子参1号播种量525 kg/hm~2组合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综合表现最优,产量为1 550.34 kg/hm~2,块根质量为155.03 g/m~2,块根数为1 367个/m~2,单个块根质量为0.113 7 g/个;品种(系)与播种量生育期太子参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采收时3个品种(系)差异不显著,分别为44.37%、44.58%、44.60%,3个播种量水平分别为45.28%、43.46%、44.80%,375 kg/hm~2处理显著高于675 kg/hm~2处理,均极显著高于525 kg/hm~2处理,黔太子参1号播种量375 kg/hm~2组合最高,为47.27%。结果表明,3个太子参品种(系)综合表现最优的为黔太子参1号,其次为丰抗1号;黔太子参1号与丰抗1号适宜播种量为525 kg/hm~2,施秉地方品种适宜播种量为675 kg/hm~2或更高。  相似文献   
22.
为制定贵州三叶木通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一定参考,分别采用原子吸收法和高温灰化法测定贵州三叶木通藤茎和果皮中矿质元素和灰分含量。结果表明:贵州三叶木通藤茎和果皮中总灰分含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的标准,但不同产地的含量差异较大,果皮中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含量高于藤茎;藤茎和果皮中均含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Cu元素的平均含量在藤茎和果皮中均最低;藤茎中Ca元素的平均含量最高,果皮中K元素的平均含量最高,各矿质元素的含量在不同产地差异较大。说明,合理规划贵州三叶木通适宜生产区域对保证其药材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贵州天门冬属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为贵州天门冬属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一定参考。采用干旱胁迫法对贵州天门冬属4种植物(短梗天门冬、羊齿天门冬、天门冬、非洲天门冬)进行为期30 d的干旱胁迫处理,应用植物生理研究法测定相应的抗旱指标。结果显示,贵州天门冬属4种植物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非洲天门冬短梗天门冬羊齿天门冬天门冬。贵州天门冬属野生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为天门冬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4.
不同种苗质量对金铁锁田间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制定合理的金铁锁种苗分级标准,采用田间试验调查和室内植株性状考察方法,探讨了不同等级的金铁锁种苗对金铁锁田间出苗率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级金铁锁种苗在田间出苗率、叶片数、茎长、地上分枝数等指标方面均优于二、三级种苗,说明根据根粗、根长、根重及外观形态等指标建立的金铁锁种苗的分级标准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5.
四川地区富贵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富贵菜Gynura divaricata(L.)DC,又名白子草、白背三七草、白(百)子菜、鸡菜、大肥牛、叉花土三七、菊三七、白背菜等,中药名为白背土三七(或白三七草),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主产两广、海南、云南、贵州等地.笔者在四川地区引种栽培并获得了成功.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6.
为白术的规范化种植提供技术指导,对一年生白术表观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白术相关表观指标,探究白术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块根膨大规律。结果表明:一年生白术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生长旺盛期,植株总鲜重、地茎、株高、分枝夹角、根冠比、根直径和根长都达到最大值,块根膨大也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27.
通过研究矿质元素在三七中的分布特征,为三七营养诊断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两年生三七和三年生三七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主根、须根、剪口、茎、叶和花6个部位的14种元素(N、P、K、Ca、Mg、Fe、Al、Cu、Zn、B、Na、Sr、Cd、Pb)的含量,并分析各部位元素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分别接受了总变量的38.0%和28.6%,明确区分了植株的各个部位;B、Mg、N、Al、Fe、Cd、Sr、Ca、K、Na这10种元素反映80.96%的矿质元素信息,表明该元素在三七花期为主要的矿质元素;不同元素在三七各个部位中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植株中K和P元素的含量较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28.
不同生长期太子参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太子参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测定了太子参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土壤 pH 在4月中旬(6.05)和6月初(6.18)分别出现峰值;水分变化无显著差异;有机质含量开花中后期(5月初)含量最高;碱解氮含量在开花后期(5月中旬)含量最低,块根成熟后(7月中旬)含量最高;速效磷大致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速效钾开花初期含量高于出苗期,且是全生育期的最高值(97.82 mg/kg );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在地上部分逐渐凋零后降低;脲酶活性波动较大;出苗后,太子参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出现了3次波峰,2次波谷;放线菌和细菌也分别有2次波峰和2次波谷,从三大微生物菌类比值来看,在块根成熟期的变化波动较大;产量增加速度最快的也是在开花中后期。结论:多个指标均在太子参茂盛生长期出现多个峰值,且部分指标在采收时出现徒增的现象;开花中后期是产量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最后活跃的时期,而微生物最活跃的时期是在块根成熟期;太子参不同生长期会影响其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应加强对太子参根际微生物菌根的研究,以有效遏制根腐病的发生,改善太子参土壤根际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9.
不同栽培密度对何首乌块根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何首乌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何首乌块根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贵州都匀何首乌种植基地,密度对何首乌块根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在起厢60cm、沟30cm搭架栽培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即行距45cm、株距37cm,在此密度下生长18个月的何首乌块根鲜重达12 057.60kg/hm2,二苯乙烯苷和结合蒽醌含量分别达2.768%和0.161%。  相似文献   
30.
为了探究三叶木通果实成熟过程中基因表达情况,本实验采用Illumina HiSeq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叶木通6个不同时期果实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GO和KOG注释与分类及KEGG代谢通路分析。本实验共获得Unigene 106 547条,在GO与KOG数据库中分别有27 302和12 014条Unigene注释成功,KEGG通路分析显示有11 749个Unigene参与到270条已知代谢通路中,其中包括26条乙烯合成关键酶的Unigene。本实验结果可为探究三叶木通果实成熟过程中基因表达情况以及三叶木通果实成熟基因的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