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8篇
  8篇
综合类   171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91.
转座反应在生物体的抗逆应激性反应、效应因子迁移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转座元件被发现并应用于未知功能基因的发现、生物遗传特性与功能等研究。Tn3、Tn5、Tn10、Tn7来源于原核生物,Mariner来源于真核生物,其中Tn3属于TnA家族,采用复制型转座,其余采用非复制型转座。实际应用中,相对于Tn3、Tn5存在插入热点区域,Mariner和Tn10具有更高的插入频率和随机性,且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详细总结了广泛应用于芽孢杆菌、假单胞菌、黄单胞菌、劳尔氏菌等细菌研究领域的Tn3、Tn5、Tn10、Tn7、Mariner类转座子的分类、结构特点、转座过程和调控机制,以及最新的应用进展,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理论说明和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92.
介绍了芦笋木蠹蛾、芦笋十四点负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的防治技术,以为该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3.
不同施氮期对夏玉米氮素积累运转及氮肥利用率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与不施氮相比,施氮提高了植株氮素积累量、子粒氮素积累量和氮素收获指数(NHI)。吐丝后穗部氮素积累迅速增长,茎鞘氮素转运主要集中在灌浆初期,叶片氮素转运主要发生在灌浆中后期。施氮使氮生理效率较不施氮处理平均下降了16%,处理间氮肥效率差异不显著。植株总吸氮量的60%~70%主要集中在吐丝至成熟期,以3叶期施氮+12叶展追氮处理,氮吸收最多,氮肥利用率(NHE)最高。与其它处理相比,3叶期施氮+12叶展追氮处理NVE分别提高了21.8个百分点和22.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4.
生物农药"蔬得康"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评价了生物农药"蔬得康"对香蕉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效果.温室试验结果显示,"蔬得康"对由香蕉枯萎病1号、4号生理小种引起的香蕉枯萎病的防效为76.19%~86.67%,防效显著.促生试验显示,"蔬得康"能够有效促进植株生长,植株生物量增加6.42%~24.32%,株高增量为4.97%~14.85%,茎围增量3.05%~14.29%.在广东省东莞市、珠海市两地的大田试验中,"蔬得康"在抽蕾期的田间防效分别为71.54%、57.15%,病害严重度显著低于化学对照和空白对照.化学农药多菌灵对香蕉枯萎病基本无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5.
刘红霞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2):75-76,90
近几年,大樱桃已成为大连地区农业支柱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对大连地区28个樱桃园30个点位树体营养、土壤营养、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的调查,分析了大樱桃树体的营养状况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大连地区多数樱桃园树体锰素营养过高,氮、钙、镁、铁、硼、铜素营养含量偏低,部分樱桃园树体磷、钾、锌含量或过高或不足,树体营养极不平衡,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不高不稳、品质下降;影响树体营养的重要因素是土壤营养含量及容重、孔隙度。该调查结果可为今后该地大樱桃施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6.
通过PCR-DGGE技术分析上海不同地区六个果园在根瘤病不同发病程度情况下不同树种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结构,为根瘤病的防治确定理论依据。样品包括梨树和桃树共计五个品种两种树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园区之间果树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在DGGE图谱75%相似性上划分,相同园区样品全部聚在同一簇。通过PCA主成分分析可以看出在同一园区中,发病程度不同的土壤样品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而树种对于根际细菌微生态的影响较大,树龄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7.
柑橘绿霉病菌(Penicillium digitatum)是引起柑橘储藏期腐烂最主要的病原之一,严重影响了柑橘产业发展。本试验克隆了柑橘绿霉病菌的木聚糖酶基因(PdXY2),对其表达进行研究,在柑橘发病过程中,PdXY2的表达显著升高,至48h达到最高,其表达量为对照的4倍。为进一步明确PdXY2基因功能,构建了PdXY2基因缺失突变株(ΔPdXY2),ΔPdXY2突变株的致病性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由此我们推断,在柑橘绿霉病菌侵染柑橘的过程中PdXY2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单一缺失木聚糖酶PdXY2基因不能影响其致病性。  相似文献   
198.
PopW蛋白对黄瓜霜霉病的防病促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期研究发现来源于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ZJ3721)的Harpin蛋白PopW对多种作物有较好的诱导抗病作用。本文研究PopW蛋白在温室和田间条件下对黄瓜霜霉病的生防和促生效果。温室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接种霜霉病病原菌后15 d, 250 mg/L PopW蛋白水溶液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最好(42.85%),PopW蛋白(250 mg/L)处理的黄瓜苗与对照相比生物量增加26.92%,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2010年,PopW蛋白(250 mg/L)间隔15 d喷雾1次,共使用3次。初次喷雾后8、25、35和48 d,对黄瓜霜霉病的生防效果分别为41.87%、48.36%、53.21%和50.85%; 2011年,等量的PopW蛋白间隔10 d使用1次,共使用3次。初次喷雾后的第8、15、22和27 d,生防效果分别为47.07%、48.17%、50.59%和54.48%。试验结果表明,250 mg/L PopW蛋白水溶液可作为黄瓜霜霉病的潜在生防因子,且其抗病作用有一定的持效期,可保持10~15 d,甚至更长时间。分析PopW蛋白处理对黄瓜的促生作用及其对黄瓜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PopW蛋白处理组黄瓜单株增产达33.01%。PopW蛋白处理的黄瓜果实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18.07 mg/g、6.80 mg/g、60.20 mg/100 g、68.27 μg/g,均显著高于对照(10.21 mg/g、5.30 mg/g、59.06 mg/100 g、49.55 μg/g),结果表明PopW蛋白处理可显著提高黄瓜产量、改善黄瓜品质。  相似文献   
199.
光肩星天牛刻槽中一种细菌及其对天牛幼虫的致病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离光肩星天牛刻槽微生物时筛选出一种红色杆状细菌,经常规方法鉴定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室内试验显示该菌对天牛低龄幼虫有致死作用.用5个浓度梯度(7.8×1010~2.0×107)接种低龄幼虫,结果显示,最高浓度剂量下幼虫死亡率可达80.6%,最低剂量下也有16.1%的死亡率.毒力回归方程为Y=0.6116x~0.6441,LD50=1.69×109个/ml.在野外试验中,将菌液喷于木段表面并将天牛成虫置于罩网木段上,使其产卵于木段,结果显示有皮下幼虫感染该菌致死,但防治效果仅有5.3%.  相似文献   
200.
通过对5种不同方式培育河北杨苗木成效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培育方式对河北杨生长量有显著影响,进而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从经济效益最大化考虑,培育胸径<2.0 cm杨河北苗木最佳方式是扦插;培育胸径2.0~3.0 cm河北杨苗木最佳方式是第一年扦插,第二年平茬留床培育;培育胸径>3.0 cm河北杨苗木最佳方式是第一年扦插,第二年平茬留床,第三年间苗,每公顷保留合理密度进行大规格苗木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