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7篇
  6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该文以荷兰Wageningen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发的土壤-水分-大气-作物系统模拟模型(SWAP模型)为基础,模拟计算浑善达克沙地地下水浅埋区天然羊草群落生育期蒸散量。为了确保模拟精度,首先在2003年野外试验以及室内试验所得的土壤水分数据基础上,利用2005年实测气象资料及作物指标,以2005年实测的土层剖面水分数据,对SWAP模型的参数进行率定,得到适合当地条件的模型参数;然后用2006年的数据对选定的模型参数进行检验和确定。结果表明:SWAP模型有良好的精度,可用于模拟地下水浅埋区蒸散量。  相似文献   
52.
浑善达克沙地东南缘重叠植被生态需水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叠植被非生育期生态需水量是霜期、持续冰冻期地表有效自由水蒸发量,它维系越冬生境。基于2005~2006年对黄柳-扁蓄豆构成的重叠植被生境中气象因子及生理因子野外观测试验数据,用单、双作物系数法计算了重叠植被2个不同水文年生态需水量。这个基础数据对决策重叠植被建设规模、对区域需水预测模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3.
54.
55.
桂蚕12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亚热带地区抗BmNPV黄色茧家蚕新品种,于2022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结果显示,桂蚕12号结茧率97.26%,虫蛹生命率95.49%,分别比对照品种两广二号高2.08%、4.4%。龄期经过与对照相仿。桑叶常规饲养中,该品种对血液型脓病表现出较强的抵抗性。桂蚕12号万头产茧量14.314 kg,比对照高6.03%;万头茧层量3.000 kg,比对照高9.69%;茧层率21.01%,比对照高0.69%;一茧丝长911 m,比对照长4.11%;解舒率73.3%;鲜毛茧出丝率16.31%,比对照高0.55%;净度93.3分。农村生产鉴定试验中,桂蚕12号单张产茧量35.78 kg,比对照高4.90%;健蛹率为96.55%,比对照高5.14%。  相似文献   
56.
为了探讨不同灌水处理对小桐子生长及蒸散耗水特性的影响,文中开展了小桐子5个灌水处理(W1:(0-20%)θf,W2:(20-40%)θf,W3:(40-60%)θf,W4:(60-80%)θf,W5:(80-100%)θf)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高水处理W5相比,水分处理为W1、W2、W3和W4时小桐子的株高、叶干重、叶面积、根系干重和总干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蒸腾量和蒸散量也相应降低。各种处理下小桐子蒸散量的日变化与环境中气象因子关系密切。W1处理下小桐子水分胁迫严重,不利于其生长;W3处理较W5节约灌溉用水达40%,小桐子生长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而蒸腾量和蒸散量却显著下降,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节水效果明显,抗旱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7.
为了研究盐胁迫条件下,不同水量交替灌溉对小桐子幼树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采取盆栽试验,设置3种供水水平[W1: 19.8 mm,W2: 19.8/39.6 mm(对2种灌溉定额进行交替灌溉),W3: 39.6 mm]和3种施盐水平(每kg风干土中加入NaCl分析纯的质量分别为S0: 0 g,S1: 3 g,S2: 6 g),对小桐子幼树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与处理W3相比,W2节水19.72%,其平均茎粗、叶面积及叶片数仅分别下降了4.10%,6.14%,1.32%,总蒸散量和干物质质量分别减少19.68%和10.14%,从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61%.在处理W2下,与处理S0相比,S1的小桐子总干物质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增加17.49%和20.30%,表明在处理W2下,处理S1对提高小桐子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盐分S2胁迫时,与处理W3相比,W2的株高和茎粗分别提高44.99%和3.47%,总蒸散量显著降低20.30%,总干物质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增加30.90%和65.38%,表明在盐胁迫程度较高的处理S2下,采用处理W2具有提高小桐子抗盐胁迫的能力.可见,在盐胁迫条件下采取不同水量交替灌溉处理,不仅可促进小桐子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而且提高了小桐子的抗盐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58.
侧柏春季造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高达20m,胸径2m以上。幼树冠卵圆形,老树冠不规则,树皮灰褐色.薄条片状裂,树叶直展扁平,排成平面,两面相似,全为鳞形叶,长1~3mm,交叉对生.先端钝尖。雌雄同株,雌球花蓝绿色,球果卵圆形,成熟后开裂。  相似文献   
59.
为了探明保水剂与水肥处理对小桐子幼树生长与水分利用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2种供水模式(重度水分亏缺W1,40%ET;轻度水分亏缺W2,80%ET)、2种施氮水平(N1:0.25g/kg风干土;N2:0.5 g/kg风干土)和2种保水剂水平(S1:0;S2:2 g/kg风干土)对小桐子幼树生长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N2S2条件下,与W2相比,模式W1的小桐子总干物质质量减少7.2%,而总水分利用率显著增高43.2%;W2S2条件下,与N1相比,水平N2的小桐子总干物质质量和总水分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14.4%和10.5%.有利于小桐子幼树生长的保水剂与水肥的最优组合为S2W2N2.2采用施加保水剂处理的小桐子具有显著提高根系、冠层和整株的干物质质量的作用.在水平N2下,与处理S1W2相比,处理S2W1在节水达35.1%情况下,株高增长29.0%、蒸散量减少了45.3%,而根系、冠层和总干物质的质量分别显著增多14.5%,21.8%和20.3%,因此水分利用率显著提高98.6%.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不同水量交替灌溉对小桐子生长调控与水分利用的影响。采用4种水分处理模式(灌水定额分别为T1处理:10mm;T2处理:20mm;T3处理:30mm;T4处理:10和30mm,均不断的对2种灌水定额进行轮回交替)。结果表明:T1处理能在灌水定额为10mm,灌水周期为7d的环境下存活,表现出极强的抗干旱胁迫能力,其原因不仅是通过停止生长和叶片脱落适应干旱环境,而且最主要的原因是通过木质部有类似海绵状的物质能储存较多的乳白色的液体而继续存活。在节水21.6%前提下,与T3处理相比,T4处理的平均外皮层厚度显著增加了24%,叶片、叶柄、主杆、冠层和整株的单位干物质质量的贮存水能力分别显著增加28.3%、28.8%、13.7%、17%和12.3%,平均蒸散量和蒸腾量分别显著降低36.8%和20.4%,而根系和总干物质质量分别增加21.3%和1.3%,因此,总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30.2%。可见,采用灌水定额为10和30mm交替灌溉的T4处理增强了贮存水调节能力,提高了小桐子的根系和总干物质质量,而降低了蒸腾量和蒸散量,从而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