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6篇
  4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合理开发利用黔西北地区资源,确保山区优质灵芝生产的可持续性和多样性,我们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研发鹿角灵芝高产栽培技术。本文作者根据鹿角灵芝菌株生物学特性和当地的气候特点,从生产季节安排、栽培配方、菌丝体培养、出芝管理等方面,探索黔西北地区鹿角灵芝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2.
对不同贮藏条件下,对赛买提杏果实的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和果胶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同期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硬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当果实的呼吸强度变化剧烈时,加速糖、酸等物质水解,引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高峰变化,相反果实的呼吸强度较低时,果实内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也较小;果实褐变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相关,但机械损伤会加剧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因此降低果实表面的损伤度可有效降低果实褐变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
针对目前果园垄间导航路径识别方法存在准确性与实时性难以同时兼顾、泛化能力弱等问题,本文在U-Net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采用MobileNet-v3 Large作为U-Net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并在跳跃连接处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oordinate attention, CA),构建轻量化路径识别模型。以该模型分割的垄间可行驶区域为基础,利用最小二乘法重塑可行驶区域边缘点,并进一步提取垄间导航线。首先采用数据增强的草莓垄间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并进一步迁移到葡萄和蓝莓数据集上进行权重微调,以提高模型适应能力。最后在相应的验证集上进行导航路径识别,并通过可视化对比不同模型识别结果,以验证模型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网络模型在草莓、蓝莓和葡萄果园垄间路径识别的平均交并比分别为98.06%、97.36%和98.50%,平均像素准确度分别达到99.13%、98.75%和99.29%。模型处理RGB图像分割可行驶区域的理论推理速度可达19.23 f/s,满足导航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4.
基于启发式动态规划的履带机器人路径跟随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移动机器人传统路径跟随控制方法需要人工调校参数、缺乏自主优化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启发式动态规划(Heuristic dynamic programming, HDP)的路径跟随控制方法。首先,设计履带式机器人路径跟随控制系统结构,建立了误差状态方程;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HDP算法的路径跟随控制方法,综合误差性能指标和跟随稳定性指标设计了回报函数,采用多层前馈神经网络逼近评价器和执行器,并推导了网络参数的在线优化规则;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和系统试验验证了HDP方法的路径跟随性能。试验结果证明,基于HDP算法的控制器跟随直线的平均误差绝对值为0.04m、均方根误差为0.06m;跟随钝角转向曲线的平均误差绝对值为0.01m、均方根误差为0.06m;跟随锐角转向曲线的平均误差绝对值为0.03m、均方根误差为0.09m。该方法不需要对控制参数进行反复调试就能够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提高了移动机器人路径跟随控制方法的环境适应性和自主优化能力。  相似文献   
55.
核桃叶提取物对杨毒蛾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核桃叶提取物对杨毒蛾具有较强的胃毒作用,不同浓度处理对死亡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致死中时(LT50)以稀释5倍液处理最短,杀虫效果与原液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还表明,核桃叶提取物对杨毒蛾无拒食和触杀作用,但有一定的抑制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根茎导航基准线提取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一种在大田环境下快速、精确提取中晚期玉米行中心线作为农业机器人导航基准线的新方法。改进了传统的2G-R-B算法,实时地获取植株绿色特征。根据玉米垂直投影图生成根茎轮廓特点并采用峰值点检测算法生成玉米根茎候补定位点,再对候补定位点进行二次判别,提取玉米根茎定位点。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已知特征点进行拟合,得到作物行线。求取左右行斜率后,计算出实际需要的导航基准线。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算法相比,处理一幅700像素×350像素的彩色图像平均耗时小于185 ms,实时性好。在多种环境下生成的导航基准线准确率在90%以上,有较强的鲁棒性,为农业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在中后期玉米大田中的自主行走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导航方法。  相似文献   
57.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依靠食用蔬菜来获取自身所需的营养成分,因此蔬菜的质量与安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菜农在蔬菜生长过程中通过喷洒农药来防治病虫害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就使蔬菜中含有较高的农药残留,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所以要求对蔬菜的农药残留进行分析与检测,将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58.
59.
复杂背景下油茶果采收机重叠果实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果机械化振动采摘技术关键在于振动点选取,判断振动点选取取决于果实生长密度测算和分布估计.然而自然环境下重叠果实的识别对判定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凸壳识别的分割边界优化方法,提升重叠油茶果识别与分割准确度.该方法先将原始图像转换颜色空间,经过阈值分割和形态学处理获得重叠果实的凹区域,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Harris角点检测得到区域的特征点集,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欧式距离方法分析特征点距离关系得到分割路径,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分割后的目标区域进行拟合重建得到果实轮廓.对比重建的果实轮廓与真实分布图像,该方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为8.6%,比Hough方法低5.1%;平均耗时为0.52 s,比Hough方法低0.12 s.结果 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重叠油茶果实识别与分割问题,为采摘装置的振动点选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0.
由于苹果表面缺陷与果梗/花萼具有相似的灰度特征,通过传统机器视觉方法难以对两者进行有效区分。为避免苹果果梗/花萼对其表面缺陷识别造成干扰,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相移算法的苹果果梗/花萼检测方法。通过搭建条纹投影系统,投影仪投射三步相移条纹至苹果样本,摄像机同步采集经苹果表面调制的条纹图像;通过分析发现果梗/花萼区域的条纹图像凹凸性与正常区域存在明显差异,利用三步相移算法恢复条纹图像的截断相位,结合相位偏移、阈值分割和二维凸包算法便可检测出苹果果梗/花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区分果梗/花萼和表面缺陷,识别出不同位置和角度的果梗/花萼,整体准确率可达到99.12%;同时能够满足在线检测需求,平均处理时间约为0.479s。该研究可为苹果外观品质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