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苦瓜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苦瓜多糖的提取工艺。选取料水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乙醇沉淀浓度等4项考察因素,采用正交实验对苦瓜中多糖进行了提取条件优化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料水比1:20,浸提温度100℃,浸提时间1h,乙醇沉淀浓度85%为最佳提取条件;苦瓜多糖粗品的提取率为鲜苦瓜的3.02%,其中多糖含量为28.6%。  相似文献   
72.
利用PPAR高通量筛选法研究了苦瓜中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活性成分。以SMMC-7721肝癌细胞为模型细胞,经MTS实验,确定了苦瓜提取物的适宜浓度为50 mg/L,并以此浓度对PPARα、PPARγ、PPARδ3受体的激活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苦瓜水提物MC3对PPARδ和PPARγ受体有激活作用,激活倍数分别达到1.966和1.698,是苦瓜中潜在的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3.
乳源木莲天然林群落种间联结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应用方差比率(VR)、卡方(χ2)检验、联结系数(AC)、点相关系数PCC和r等指标对乳源木莲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各种对的种间联结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3个乔木层种群在总体上存在显著的正联结,且乳源木莲、拉氏栲、栲树等优势种与其它树种形成种对正联结的比例均比负联结的大,表明其它大部分树种易与这些优势种群混生,形成相对稳定群落.灌木层23个种群间的总体联结性也表现出正联结,并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4.
【目的】保护区规划设计是自然保护区研究的重要内容,以数学模型为工具研究保护区设计成为新趋势。集合覆盖物种模型(SCSP)和最大集合物种模型(MCSP)等传统数学模型,仅考虑以最小代价进行保护区规划及设计,未考虑保护区的空间特征,导致选择的保护区区域过于分散,且仅考虑土地市场价格,不能完全体现保护区生态价值。本研究以生态值为衡量指标,结合连续性和紧实性的空间特征,构建有效合理的保护区规划模型,以期为自然保护区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省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将戴云山区域划分为567个规则地块,每个地块面积为2 km×2 km,且任意地块都包含若干个小班。依据生态值赋分标准和重心算法,先后计算戴云山小班和其所属地块生态值。结合特殊空间特征与生态值,构建基于尾长法的空间集合覆盖模型(SSCP),并探讨不同紧实性权重和物种保护比例组合对保护区规划结果的影响。最后,以传统SCSP模型、系统保护规划工具Marxan模型和Zonation模型的规划结果为对照组,验证SSCP模型的有效性。【结果】从空间分布来看,用SCSP模型、Marxan模型和Zonation模型求解的保护区设计结果表现为地块分布离散,破碎度高,SSCP模型的设计结果表现出更好的连续性和紧实性;从选地数量来看,SSCP模型的选地数量与物种保护比例及紧实性权重正相关,即物种保护比例上升,或紧实性权重增大,选中的地块数增加。【结论】研究设计了新型保护区数学规划模型——SSCP模型,并以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提出规划建议:向其西北方向和东南方向扩展,其中西北方向纵向扩展6 km,横向扩展18 km,东南方向纵向扩展9 km,横向扩展8 km。本研究方法的提出为我国保护区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5.
【目的】基于鸟类影像数据,探讨全域与局域特征融合手段,结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理论,建构鸟类种群识别模型,以期为森林与湿地的监控与治理提供新的手段。【方法】首先,依据人类识别物体从整体到局部的生理过程,采用跳跃结构实现物体整体信息与局部信息的交互,该模型主要采用2个模型框架提取鸟类的全域和局域部件特征,并采用跳跃结构,提出融合模块(Fusion block)结构进行特征融合,将全局特征信息传递至局部特征抽取模块。该模型训练阶段需提供鸟类局部的部位标注信息,而测试阶段采用Faster R-CNN模型自动提取其鸟类局部标注信息。其次,探讨不同鸟类局部影像信息对模型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比不同网络分类模型和鸟类数据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该鸟类种群分类模型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总体分类精度达90%以上;对于不同的鸟类局部影像信息,其分类精度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基于鸟类头部局部影像的网络分类模型总体分类精度最高; Faster R-CNN模型对鸟类局部影像定位精度较高,测试阶段采用人工标注的局部影像标签和Faster R-CNN模型预测的局部影像标签对模型的总体分类精度差异小;对比Inception-V1、Res Net-101、Dense Net-121以及Bilinear CNN等网络分类模型总体分类精度,该模型总体分类精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对比使用NABirds鸟类数据集的分类效果,该模型总体分类表现较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结论】该鸟类种群分类模型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以及有效性,可为森林与湿地的监控和治理提供合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76.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水稻直播技术的优势与不足,从种子、播量、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以为水稻直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基于模糊聚类的泰宁各乡镇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泰宁县11个乡镇旅游资源进行模糊聚类.当λ=0.031时,分类效果特别显著.结果表明:新桥乡、下渠乡、开善乡及龙安乡聚为Ⅰ区;上青乡、龙湖镇、大田乡和大布乡聚为Ⅱ区;朱口乡为Ⅲ区;杉城镇为Ⅳ区;梅口乡为Ⅴ区.基于模糊聚类结果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旅游资源进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1)Ⅳ-Ⅴ区的总体评价结果具有明显优势,旅游资源质量高,区位、交通条件、经济条件和心理条件比其它乡镇更成熟,但清洁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得分低于Ⅰ-Ⅲ区;(2)Ⅱ、Ⅴ区的资源影响力、保护工程和保健性指标优于Ⅰ、Ⅲ-Ⅳ区;(3)Ⅲ、Ⅴ区的和谐性和生态环境指标优于Ⅰ-Ⅱ、Ⅳ区.  相似文献   
78.
福州市公园植物美景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福州市5个代表性公园植物景观的实地调查,选取53张样点相片,应用美景度评价方法对其景观美学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的生活型构成、绿色比、色彩数量、色泽4个因子对景观的影响较大;经对4个因子进行景观要素类目权重分析,结果表明,乔灌草生活型构成对植物美景度的贡献最大,而充足的绿色(绿色比1/3)、鲜亮的植被色泽也有较大的贡献。提出了福州公园植物配置建议和有关植物美景度评价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水松各分布区实地调查,从生殖生物学、生态因子胁迫、人为干扰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探讨水松濒危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水松原始的生物学特性制约了其生存规模,对生境的高要求影响了其持续繁衍,人为干扰引起的生境破碎化和过度砍伐所导致的个体数量下降是其濒危的直接因素,较低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是其濒危的内在因素。针对水松濒危的原因和现状,提出在种群规模大、遗传多样性高的分布地设立保护点,对生境退化、规模较小的种群采取迁地保护措施,并通过人工繁育幼苗扩大种群规模。  相似文献   
80.
选取中国内地2007年SO2排放、工业固废产生、废水排放和能源消耗作为评价指标,以"森林面积"和"农业用地"为"生态容量"表征指标,计算基于生态容量的中国资源环境基尼系数,以绿色负担系数判断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不公平因子.结果表明:4项指标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分别为0.56、0.57、0.67、0.60,表现出极大区域分配不公平性.由绿色负担系数可知,上海、天津、江苏、北京、山东、河北、山西、河南、辽宁、浙江、重庆、广东等经济发达省市是主要不公平因子,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减少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