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不同治理措施对退化草原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纯培养技术,对退化草原四项不同治理措施(浅耕翻、耙地、播种羊草、围栏封育)处理后的土壤微生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项治理措施中,各类群土壤微生物均显著高于对照区.0~10 cm土层,微生物各类群的数量均依次为浅耕翻>耙地>播种羊草>围栏封育>对照;四项治理措施细菌数量依次比对照区增高了91.95%、89.66、87.36%和73.56%;真菌数量增高了53.06%、50.34%、50.34%和23.81%;放线菌数量增高了41.27%、38.89%、24.47%和22.63%.10~30 cm土层,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均依次为浅耕翻>耙地>播种羊草>围栏封育>对照;四项治理措施细菌数量依次比对照区增高了43.59%、43.59%、41.03%和33.33%;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区增高了34.19%、31.15%、29.74%和5.39%;而该土层真菌数最则依次为围栏封育>播种羊草>浅耕翻>耙地>对照,四项治理措施分别比对照增高了221.74%、191.30%、162.86%和161.43%.采取不同治理措施后,微生物各类群的数量增高幅度各不相同,其中0~l0cm土层细菌数量增高幅度最高,真菌次之,放线菌最低.而l0~30cm土层真菌数最增高幅度最高,细菌次之,放线菌最低.四项治理措施土壤微生物与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2.
蒙古高原景观生态区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蒙古高原位于亚洲大陆中部的腹地,四面远离海洋,高原周围有高、中山地环绕,形成了封闭型的内陆高原,是欧亚大陆上一个独特的景观地理区域。这一区域包括中国的内蒙古地区及蒙古国的疆土。东西跨经度34°36′,西至东径87°40′,东至122°15′;南北跨纬度15°22′,北至北纬53°08′,南至37°46′。本文对这一广阔的完整的自然地理区域内景观生态分区问题作概略的阐述。  相似文献   
33.
梭梭年轮测定方法及生长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项研究在阿拉善荒漠区的吉兰泰、洪高勒、雅布赖等三地采集了梭梭主干解析木的样本 ,借助数码影像技术 ,完成了梭梭解析木分析方法的探讨。发现梭梭年轮的径生长为线性模式 ,这在双子叶木本植物中可能是仅有的。梭梭的高生长仍呈 L ogistic趋势和台阶式步进的特征。在梭梭的年轮分析中 ,可以看到一年生长 2个年轮的情况 ,但在解析木圆盘上的分布具有不确定性 ,大多表现为单侧优先生长的态势。本文确定了梭梭解析木圆盘中生长较快的一侧伪年轮发生频率为 0 .3 75 ,由此可确定梭梭的年龄。采集的样本中有 98年 (龄 )的植株 ,证明梭梭为百年寿命的植物  相似文献   
34.
内蒙古典型草原动态监测的取样问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用数理统计方法 ,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带的羊草 +大针茅草原群落 2 0年 ( 1 981-2 0 0 0 )的采样数据进行分析、检验 ,选择出群落中的重要种 ,验证了草原的物种生物量服从正态分布 ,并证明了在采样中取 1 0个样方的生物量统计 ,即可替代 2 0个样方  相似文献   
35.
内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退化分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锡林郭勒高原和呼伦贝尔高原典型草原区选取19个调查点,对典型草原羊草+大针茅群落在长期牧压下的植被状况进行了调查.处在不同退化演替序列的植物群落优势种的类型、活力和恢复力均存在很大差异,原生生态系统保持了健康的种类组成,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形成较高的群落生产力.根据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结合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群...  相似文献   
36.
LIU Zhong-ling  相似文献   
37.
草原是与人类起源同步发展的珍贵自然遗产 400万年的沧桑演化正是草原的孕育形成和人类起源的时代,是人与草原休戚相关同生共荣的历史。旧石器、新石器时期的历史遗存,表明了草原是人类长远生存的资产和文明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38.
内蒙古草原植被在持续牧压下退化演替的模式与诊断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刘钟龄  王炜 《草地学报》1998,6(4):244-251
草原在长期超强度放牧压力下,发生逆行演替。由于群落中的植种群更替,使生物生产力衰退,并伴随着土壤与下垫面的变化,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流程下降到低一级生态效率的系统状态。  相似文献   
39.
荒漠区一年生植物层片的组织格局与生态适应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阿拉善荒漠及其邻近地区 ,有多种一年生植物种群可组成荒漠与绿洲生态系统的恒有性植物层片。本项研究利用样地调查与统计资料 ,取得了多种一年生植物层片物种组成的研究结果 ;在吉兰泰盐湖地区、腾格里沙漠东南部、雅布赖低山区、孪井滩地区、祁连山山麓、额济纳绿洲等地 ,对一年生植物种群生物产量的季节与年度间的波动性进行了调查和测定 ,并与相关的气象资料做了比对分析 ,获得了气候年、季变化与一年生植物层片动态的相关性认识。据此 ,划分了一年生植物层片的生态类型。荒漠与绿洲生态系统中 ,主要的一年生植物层片有 :.荒漠夏雨型一年生禾草类植物层片 ,荒漠一年生杂草类植物层片 ,沙漠一年生沙生植物层片 ,盐漠一年生盐生植物层片 ,绿洲草甸一年生植物层片 ,绿洲胡杨林一年生植物层片 ,柽柳灌丛一年生植物层片 ,绿洲农田一年生杂草植物层片等。多数一年生植物种是在荒漠优势植物株丛间的裸斑土壤种子库中 ,有丰富的种子储备 ,利用夏季较为集中的降雨迅速萌发生长到结实 ,完成一个短暂的生活周期。也有些一年生植物在沙质土、盐渍土、草甸土等特异性生境中各自具有有效的生态适应机制 ,组成沙漠、盐漠、绿洲林地与草地的一年生植物层片。这些一年生植物层片的组织格局 ,生态适应模式 ,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40.
内蒙古草原退化与恢复演替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62,自引:7,他引:62  
1 98 3 -2 0 0 0年对内蒙古锡林河中游的典型草原放牧退化演替变型实行封育禁牧 ,并连续进行了恢复演替的动态监测 ,本文根据监测的数据及已经发表的论文 ,从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等层次上对退化草原的特征、退化序列、演替进程的诊断、恢复演替的轨迹与节奏性 ,恢复演替中的植物种群动态与植物个体变异进行了阐述 ,进而对退化与恢复演替的生态学机理提出了基本认识 :认为草原退化演替使其物质与能量流程及收支平衡失调 ,打破了生态系统自我调控的相对稳态 ,下降到低一级能量固定与转化效率的系统状态是草原退化的生态学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