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6篇
  25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不明显和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通过对信息技术产业中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本校办学定位及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提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嵌入式系统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实现了零距离上岗,解决了该专业特色不明显和教育质量不稳定的情况,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相似文献   
32.
研发农药水乳剂的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农药混配加工生产企业经营者考虑最多的2个问题:一是探索寻求高效、低价的优秀有效成分配方组合:二是将这种配方制做成何种剂型?  相似文献   
33.
正1选址评价必要性变电站作为上、下级电网的连接点,既是负荷点又是电源点,而变电站选址受国家政策、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选择站址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基础建设投资额、工程建设速度和变电站未来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大量变电站建设例证表明,工程前期可研准备充分,站址选择科学合理,有助于整个工程布局更加紧凑,控制投资规模,投产后有效提高整个区域电网的  相似文献   
34.
35.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简史、作用特点、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并讨论了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6.
甘肃景泰提水灌区田间灌水技术评价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田间灌溉试验和计算机模拟,对景泰提水灌区现行地面灌水技术进行了评价,研究对比了地面灌溉田间灌水效率的2种计算方法,用模拟地面灌水流运动的计算机模型模拟灌溉试验,得到平均灌水均匀度和田间灌水效率,并针对灌区田间灌水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7.
为筛选出高效、安全的水稻二化螟防治药剂,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大环内酯双糖类、多杀菌素类、酰肼类、双酰胺类、缩氨基脲类、有机磷类等6类9种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双酰胺类两种药剂的防效最佳,药后20d,10%溴氰虫酰胺OD 34.5g/hm2和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SC 22.5g/hm2的防虫效果分别为86.96%和85.69%,保苗效果分别为87.04%和84.42%;其次为25%乙基多杀菌素WG和22%氰氟虫腙SC。有机磷类杀虫剂毒死蜱、大环内酯双糖类杀虫剂阿维菌素和酰肼类杀虫剂甲氧虫酰肼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8.
苯氧菌胺由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研发成功,1993年在日本获得登记,1999年上市,成为防治稻瘟病的优良杀菌剂。苯氧菌胺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适宜作物为水稻,防治稻瘟病有特效,也用于防治大豆锈病。综述了苯氧菌胺的发现、理化性质、合成路线、分析方法、应用现状、作用机理、抗药性、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开发现状,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9.
应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ET0预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参照作物腾发量是计算作物需水量和进行灌溉预报的基础要素。该文利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所具有的直接通过模糊推理实现输入层与输出层之间非线性映射能力,和神经网络的信息存储和学习能力,将其应用于参照作物腾发量预测中。根据相关分析,输入变量选择日照时数和日最高气温;用5年共1827个数据组对系统进行训练,建立了参照作物腾发量预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对近年213个数据组进行了实际预测,与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40.
夏玉米茎流速率和茎直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为了揭示夏玉米茎流速率和茎直径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对夏玉米生育中期的茎流变化和茎直径微变化过程进行监测,分析了二者的日变化过程及相关关系、茎流速率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茎直径随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茎流速率日变化过程呈单峰曲线型,其变化受太阳辐射、饱和水气压差、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影响显著,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得到了茎流速率与上述气象因子的线性回归方程,为今后利用气象因子预测夏玉米的叶面蒸腾量提供了基础;茎直径微变化的日变化过程也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收缩,夜晚复原,每日茎直径最大值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减小,二者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依据这一关系可利用茎直径微变化诊断作物缺水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