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兰州市五泉山公园草本植物真菌病害调查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兰州市五泉山公园草本植物真菌病害的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共有32种病原真菌引起39种真菌病害;病害寄主属11科19属,以菊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病原菌以半知菌纲和子囊菌纲为主。多种病害在公园内发生普遍,且部分病害发生与危害较为严重。气候及植物配置与养护管理对病害发生影响较大,并据此提出了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2.
土壤特性对大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青海  毕君 《中国麻作》2000,22(1):32-34
  相似文献   
23.
通过踏查和对害虫标本的鉴定,对兰州市五泉山公园古树虫害发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害虫种类较多,其中同翅目和鳞翅目的害虫种类最多,占害虫种类的80%,如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棉蚜(Aphis gossypii)、柳干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等.双翅目的柳枝瘿蚊...  相似文献   
2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外源铅对青稞生长的影响及青稞不同部位铅积累富集规律。结果表明:随外源铅浓度的增加,青稞株高、茎粗、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生物量都呈下降趋势,青稞可以耐受400 mg/kg以下铅胁迫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不减少,铅处理水平超过800 mg/kg时,青稞地上生物量较对照处理显著下降14. 1%;不同铅处理水平下青稞各器官铅含量为根茎叶籽粒,随土壤铅浓度升高,青稞根、茎、叶、籽粒中的铅含量显著升高。当外源铅浓度超过400 mg/kg时,青稞的生长发育受到显著抑制;通过青稞籽粒铅含量与土壤铅含量回归方程,计算出土壤铅毒性临界值为346. 17 mg/kg;青稞根富集系数大于1,青稞籽粒、茎、叶铅富集系数均小于1。  相似文献   
25.
为评估灭蝇胺在芹菜上使用的安全性,2019—2021年在西藏拉萨市开展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在芹菜上的残留动态试验与最终残留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芹菜上灭蝇胺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明确其消解规律及半衰期,并对灭蝇胺及其代谢物三聚氰胺的残留量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灭蝇胺在芹菜上的消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3.18~3.40 d,属易消解农药。三聚氰胺在芹菜上的残留量先降低后增加,施药2~3 d后三聚氰胺的残留量达到最大值,之后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初步回归分析表明,其残留量达到最大值后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三聚氰胺在芹菜上的半衰期为5.13~6.24 d。依据GB 2763—2021,灭蝇胺在芹菜上的MRL值为4 mg/kg,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在芹菜上按照推荐剂量168.75 g a.i./hm2分别施药2次和3次,最后一次施药7 d后,灭蝇胺及其代谢物三聚氰胺不存在较大的超标风险。施用灭蝇胺7 d后采收芹菜安全。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多处麻田的定点观测和取样测定,分析了栽培大麻的主要土壤类型和土壤条件,明确了影响大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土壤理化因素及相关程度.  相似文献   
27.
本文提出了鲁中丘陵山区花生 5 0 0 0kg/hm2 的构成指标、基本条件、不同生育阶段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和栽培措施及技术规程的要点  相似文献   
28.
本文研究了山东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夏玉米采取软盘育苗、小苗带土移栽与套种和直播的高产栽培途径的生育进程、产量表现和群体特征。结果表明:夏玉米采取改进的移栽方式可以解决麦田套种玉米整齐度差、夏直播玉米生育期不足和大苗移栽缓苗慢的矛盾,充分发挥当前生产上大力推广的紧凑大穗中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9.
大麻对氮、磷、钾营养元素吸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大麻的营养吸收规律,国内前人研究报道甚少。为了提高大麻单产和品质,我所从1981年开始对大麻营养吸收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在莱芜大麻产区进行,以大麻丰产群体为条件,在不同生育阶段,对大麻植株各器官干物重和养分状况进行测定分析,了解大麻纤维产重形成的营养条件,找出吸收营养的规律,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