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为探究激素功能应答蛋白质提供了有效手段。目前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已经鉴定出水稻(Oryza sativa)、欧洲山毛榉(Fagus sylvatica)、挪威槭(Acer platanoides)等多个物种种子萌发过程中ABA-和GA-应答蛋白质。综述了种子萌发过程中响应脱落酸和赤霉素的蛋白质组变化相关研究的进展,包括与转录、蛋白质降解、活性氧清除、能量代谢等相关的蛋白质,以及其他代谢相关的蛋白质,以期为揭示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激素应答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采用MSP430F149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并设计了相关外围电路和控制程序。治疗仪系统主要包括供电与充电电路、按键电路、USB接口、LCD显示电路、激光头及驱动电路以及单片机控制电路,可输出持续稳定的650nm的低强度激光,利用单片机软件控制可实现对激光输出功率的精确控制和可调,并具有LCD可视操作、时间设置和定时报警等实用功能,使得整个治疗过程更加准确和高效。治疗仪采用可充电锂电池供电,具有操作简单、耗电低、性能稳定、经济便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为研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快速检测试剂盒,用重组IBDV-VP2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免疫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触合,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VP2蛋白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D11、2G8和2E5,抗体亚类分别为IgG1κ、IgG2bκ和IgG1κ。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证明,3株单抗均与VP2发生特异性反应。相加ELISA证明3株mAb识别VP2不同的抗原表位。在病毒中和试验中,1D11和2G8腹水对IBDV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04和103,而2E5无中和活性。用亲和层析方法纯化1D11和2E5,分别作为包被抗体和标记抗体,建立了IBDV夹心ELISA检测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测定了其主要性能指标,对IBDV的最低检出量为102 TCID50/mL。用夹心ELISA、AGP和RT-PCR 3种方法同步检测8种试验样品,夹心ELISA与RT-PCR的检测结果一致,显著高于AGP方法。组装成的试剂盒,置于37℃保存7d、4℃保存6个月和-20℃保存24个月,其检测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揭示环境因子对巢湖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的影响机制。[方法]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研究各环境因子(上覆水浓度、温度、pH值、DO条件)对巢湖沉积物湿样中NH4+释放的影响。[结果]随着温度的上升和上覆水NH4+浓度的降低,沉积物中NH4+释放量显著增加;pH值对NH4+释放的影响比较复杂;沉积物中NH4+最大释放量在厌氧条件下是好氧条件下的6倍左右。[结论]该研究为"引江济巢"工程中巢湖的环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合成氟虫腈人工完全抗原,制备氟虫腈单克隆抗体,以氟虫腈及氟虫腈类似物为半抗原,分别采用戊二醛法和碳二亚胺法合成人工完全抗原;利用紫外光谱扫描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鉴定;使用氟虫腈-牛血清蛋白人工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得到杂交瘤细胞株,采用小鼠体内诱生腹水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氟虫腈在牛乳中的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结果表明:氟虫腈的人工完全抗原合成成功,制备的单克隆抗体3F6质量浓度为8.5 mg/mL,效价为2.0×106,亚型为IgG1,与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亚砜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9.21%、14.02%、21.46%;氟虫腈在牛乳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7%~118%,变异系数低于15%,方法具有较高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6.
广西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是农业大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广西省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以期改善广西农业生态环境,并为广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农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超声破碎和高速离心方法提取禽波氏杆菌外膜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并纯化兔抗禽波氏杆菌外膜蛋白IgG,建立了能进行禽波氏杆菌抗原定位和检测的间接免疫酶组化法,并对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对禽波氏杆菌人工感染海兰褐雏鸡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法能特异性地对气管、肺、肝、心、脾、肾中的禽波氏杆菌进行抗原定位,同细菌分离鉴定的结果符合率为100%。同时对感染鸡胚肝脏和心脏中禽波氏杆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该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特点,可用于禽波氏杆菌临床和试验感染条件下的诊断和定位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禽波氏杆菌感染鸡后在体内组织器官中的定植规律及其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定位、定量状况,本试验对禽波氏杆菌感染鸡组织器官的固定剂进行了筛选,制备石蜡切片,选择良好的粘片剂,利用纯化的兔抗禽波氏杆菌外膜蛋白IgG作为一抗,建立了能进行禽波氏杆菌抗原定位检测的间接免疫荧光组化法,并对禽波氏杆菌人工感染鸡进行了检测。经多次优化,确定将10%中性福尔马林作为固定剂固定组织24 h,0.1%多聚-L-赖氨酸作为切片的粘片剂。最佳工作条件为2%脱脂奶粉37℃封闭30 min;兔抗禽波氏杆菌外膜蛋白IgG 1:100稀释,4℃孵育过夜;荧光素标记羊抗兔二抗1:20稀释,37℃作用30 min。该方法重复性和特异性检测良好,对禽波氏杆菌感染雏鸡组织器官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法能特异性地对鸡组织器官中的禽波氏杆菌进行抗原定位,气管、肺脏、肝脏、心脏、脾脏、肾脏中的禽波氏杆菌抗原均呈现特异性荧光信号,同细菌分离鉴定方法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99.27%。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组化法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用于禽波氏杆菌致病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黑凤乌鸡在聊城莘县的适应性,为其在聊城地区的推广养殖提供理论依据.选择从四川兴文引进的黑凤乌鸡种蛋,从出壳开始记录生长性能和产蛋性能,与四川兴文地区的黑凤乌鸡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聊城莘县黑凤乌鸡在0~7周龄,公鸡体重从33.90 g增长到493.60 g,母鸡体重从32.6 g增长到424.5 g左右.7周龄公母...  相似文献   
20.
为研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快速检测试剂盒,用重组IBDV-VP2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免疫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触合,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VP2蛋白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D11、2G8和2E5,抗体亚类分别为IgG1κ、IgG2bκ和IgG1κ。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证明,3株单抗均与VP2发生特异性反应。相加ELISA证明3株mAb识别VP2不同的抗原表位。在病毒中和试验中,1D11和2G8腹水对IBDV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04和103,而2E5无中和活性。用亲和层析方法纯化1D11和2E5,分别作为包被抗体和标记抗体,建立了IBDV夹心ELISA检测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测定了其主要性能指标,对IBDV的最低检出量为102 TCID50/mL。用夹心ELISA、AGP和RT-PCR 3种方法同步检测8种试验样品,夹心ELISA与RT-PCR的检测结果一致,显著高于AGP方法。组装成的试剂盒,置于37℃保存7d、4℃保存6个月和-20℃保存24个月,其检测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