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7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提高兽医公共卫生学的教学效果,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兽医公共卫生学教学内容,选择在兽医公共卫生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笔者也分析了兽医公共卫生学教学中多媒体制作和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以期为其他专业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为了探讨茵陈提取物对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的抑制和预防效果,试验将45只1日龄肉雏鸡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O组,饲喂肉雏鸡基础日粮),FLHS模型组(M组,饲喂肉雏鸡高脂日粮+每天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和茵陈提取物组(Z组,饲喂肉雏鸡高脂日粮+每天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按体重灌胃100 mg/kg茵陈提取物),于试验第28天进行肝总脂含量、肝脏出血指数、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M组肉鸡肝脏广泛出血,肝细胞颗粒变性或脂肪变性。Z组肉鸡变性肝细胞、出血区域和数量与M组比均明显减少,肝总脂含量、出血分数和血清部分生化指标与M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 05或P0. 01),鸡FLHS发生率显著低于M组(P0. 05)。说明茵陈提取物可能通过影响鸡体内炎性因子和脂代谢氧化产物等因素来降低鸡肝脏脂肪变性区域和出血点数量及大小,维持血清各生化指标趋于正常,并促进肝细胞再生,减少FLHS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3.
54.
本试验选用200只24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基础日粮中含钙3.55%)、低钙组(日粮含钙1.27%)、试验Ⅰ组(8 mg依普黄酮/kg+低钙日粮)和试验Ⅱ组(20 mg依普黄酮/kg+低钙日粮),观察依普黄酮对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相关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组血清中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均呈上升趋势,60 d时,与低钙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清中PTH水平分别降低了6.12%(P<0.01)和7.05%(P<0.0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分别降低了23.72%(P<0.01)和25.08%(P<0.01);各组血清中降钙素(CT)水平在15~30 d时均呈上升趋势,在30~60 d时均呈下降趋势。整个试验期,试验组和低钙组血钙水平比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各组雌激素(E2)水平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低钙日粮中添加依普黄酮能够显著调节蛋鸡体内钙代谢相关激素的浓度,促进钙离子向骨骼沉积,减少骨组织脱钙,缓解蛋鸡骨质疏松的程度。  相似文献   
55.
本实验选取50日龄左右健康短毛家猫20只,分为两组,每组10只,一组饲喂猫粮,另一组饲喂鸡肝,研究饲喂鸡肝对幼猫骨骼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饲喂鸡肝可对幼猫的骨骼代谢产生明显影响。在饲喂到60天和90天时,鸡肝组幼猫血清中的钙含量比猫粮组幼猫极显著偏低(P<0.01);在饲喂期间,鸡肝组幼猫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升高,在30天时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60天和90天时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在饲喂到50天时,鸡肝组幼猫甲状膀腺激素(PTH)分泌显著增加,与猫粮组幼猫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在85天时,其PTH分泌减少,与猫粮组幼猫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50天和85天时,鸡肝组幼猫血清骨钙素(BGP)含量下降,但与猫粮组幼猫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85天时,鸡肝组幼猫血清降钙素(CT)分泌增加,与猫粮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鸡肝组幼猫在饲喂到85天时血清25-OH-D3含量下降,与猫粮组幼猫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饲喂到90天时,鸡肝组幼猫股骨长度极显著低于猫粮组(P<0.01)。  相似文献   
56.
为有效控制临床中赛鸽新城疫的发生,将分离到的鸽新城疫河北毒株(HB株)灭活后制备成水佐剂疫苗,并对其物理性状、安全性、毒性、最佳免疫剂量和抗体产生时间、免疫持续期和保护效果及与鸡新城疫疫苗(LaSota株)对比效果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使用0.10%甲醛37℃灭活16 h可彻底将病毒灭活,并且对病毒的效价影响最小;制备的水佐剂疫苗安全无毒副作用,采用0.3 mL剂量免疫雏鸽后7 d,有较低水平抗体产生,21 d抗体水平达到8.1 log2,28 d达到顶峰9.0 log2;免疫30 d后保护指数为100.0;与鸡新城疫疫苗(LaSota株)进行对比发现,制备的水佐剂疫苗攻毒保护率为100%,而鸡新城疫疫苗(LaSota株)仅为30%;制备的水佐剂疫苗在4℃条件下可保存180 d,20℃条件下可保存90 d。综上,采用鸽新城疫病毒HB株制备的水佐剂疫苗可在免疫后短时间内产生有效抗体,并且在受到强毒攻击时较鸡新城疫疫苗的保护率高。  相似文献   
57.
试验采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探讨了对小鼠试验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时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将18只泌乳8~10 d的BALB/C母鼠随机分成正常组、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阳性时照组和试验组母鼠经第4对、第5对乳腺乳头管注入50μL 2.0x105CFU的细菌悬液.试验组攻菌出现症状后,每个乳腺经乳头管注入1 U·mL-1的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稀释液50μL,间隔12 h 1次.观察小鼠的临床症状,测定体温、血常规等指标.接菌66h后,颈静脉放血处死小鼠,取小鼠乳腺进行细菌计数和病理组织切片制作.结果显示,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0.001 U·mL-1,MBC值为0.063U·mL-1.病理组织观察显示,正常组的腺泡结构完整,而阳性对照组的乳腺组织局部被破坏,间质增宽,炎性细胞浸润严重,试验组的组织结构基本正常,有轻度充血.说明重组溶葡萄球菌酶能有效地减少细菌感染,降低组织的损伤程度,对乳腺有一定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为探讨盐酸小檗碱(BBR)在仔兔大肠杆菌性腹泻中的作用及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只30日龄新西兰兔,接种大肠杆菌待出现腹泻症状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第1组为BBR低剂量治疗组(0.1g/kg),第2组为BBR中剂量治疗组组(0.2g/kg),第3组为BBR高剂量治疗组(0.3g/kg),第4组为不用药感染组,另取10只健康仔兔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按各剂量连续口服给药5d。每天定时测体质量,观察临床症状,统计有效率、治愈率、死亡率作为评价指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肠道组织内NF-κB p65基因及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感染组仔兔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及腹泻等临床症状,且体质量下降明显;与感染组相比,治疗组仔兔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随着用药剂量增加仔兔肠道组织内NF-κB mRNA及其蛋白表达极显著减弱(P0.01)。结果表明,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大肠杆菌感染诱导仔兔腹泻导致肠损伤过程,而BBR可下调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治疗大肠杆菌导致肠损伤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
为了对屠宰牛产生的废血进行开发利用,提高动物的利用价值,将其制成溶血液,输入引胆牛体内以提高血液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血清胆红素的含量,从而成功地使胆汁胆红素的含量增加,提高了胆红素产量。  相似文献   
60.
研究37℃持续热应激对实验性大肠杆菌病肉鸡股动脉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应激作用和大肠杆菌感染均可使肉鸡股动脉压及其最大变化速率极显著下降(P<0.01)。热应激第3天,感染大肠杆菌肉鸡股动脉收缩压为((14.76±1.52),(11.04±0.36)kPa)、股动脉舒张压为((11.84±1.66),(9.71±0.36)kPa)、平均股动脉压为((12.81±1.59),(10.15±0.36)kPa)呈显著下降(P<0.05),股动脉收缩与舒张压最大变化速率((93.10±18.81,21.28±7.28)/(69.16±28.83,15.96±3.64)kPa/S)呈极显著下降(P<0.01)。说明37℃持续热应激能显著降低感染大肠杆菌肉鸡股动脉压,热应激并大肠杆菌感染降低肉鸡股动脉压可发生迭加效应,但肉鸡死亡率不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