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50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7篇
  34篇
综合类   299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97篇
园艺   149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31.
为明确河南省夏谷区谷子对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的响应情况,以郑谷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试验,以种植密度为主区、氮肥施用量为副区,分析不同种植密度(40万、60万、80万株/hm2)和施氮(纯N)水平(0、60、120、180 kg/hm2)对谷子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水平的上升,谷子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不同种植密度以60万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5 441.1 kg/hm2;对谷子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得出,58万~73万株/hm2为试验最佳密度。不同施氮水平以12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5 501.39 kg/hm2;对谷子产量随施氮水平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得出,100~125 kg/hm2氮肥施用量确定为研究区域最佳施氮量。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谷子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以种植密度60万株/hm2配合施氮水平12...  相似文献   
73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纳豆芽胞杆菌发酵对小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 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 IDF)的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用纳豆芽胞杆菌液态发酵(37℃、180 r·min-1,48 h)小米糠制备膳食纤维,分别通过Sevag法和酶法对得到的SDF和IDF进行脱蛋白处理,最后冻干。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的基本成分和单糖组成,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样品的结构,并测定样品的黏度、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胆固醇和胆汁酸吸附能力、葡萄糖吸附能力和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结果]纳豆芽胞杆菌发酵使小米糠SDF的得率和纯度分别由5.17%和76.12%提高至19.36%和82.44%,IDF的纯度由73.45%提高至76.01%(P<0.05)。结构分析表明,纳豆芽胞杆菌发酵使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 DF)的表面结构变得疏松,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官能团和结晶度...  相似文献   
733.
研究以郑农花15号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播期和密度梯度,分析对其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能显著影响郑农花15号的生长发育进程,随播期的推迟,各生育阶段天数有不断缩短的趋势,全生育期也随之变短,而密度对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不显著。播期和密度对郑农花15号农艺性状的影响显著,同一播期下,随播种密度增加,郑农花15号株高、侧枝长、分枝数、结果枝数等农艺性状均呈下降趋势。同一密度下,分枝数、株高和侧枝长整体上随播期的推迟逐步降低,而结果枝数、单株果数和百果重随播期的推迟先升高后降低。郑农花15号的适宜播期为4月25日至5月25日,适宜播种密度为15万~19.5万穴/hm2,其中5月5日播期和18万穴/hm2的播种密度,最有利于发挥其高产潜力,研究结论为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郑农花15号的深入利用及推广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734.
主要介绍了早春胡萝卜中棚种植的播前准备,通过机械化整地施肥、播种,水肥一体化设施运用,采后机械化清洗处理等关键技术,比传统露地种植提前30天上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适合荆门沿汉江流域或相似气候土壤条件的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35.
【目的】研究引进12份大豆品种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大田的适应性,为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推广的优质、高产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稳定性参数,高稳系数、变异系数,分析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结果】参试品种合交02-69,210.868 kg/667m2,比对照增产28.36%,HSC居第1;绥农14,219.217 kg/667m2,比对照增产31.09%,HSC排名居第4。合交02-69、黑农69、黑农71、绥农14、黑农63为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较对照分别晚14、13、13、10、8 d;中黄901较对照早9 d,属于中早熟品种;株高在90~105 cm的品种有3个,分别是中黄901、黑农63、合交02-69。【结论】外引的12个品种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能正常开花结荚成熟,多数表现较好,其中合交02-69、绥农14、东农53、黑农69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736.
徐胜勇  李磊  童辉  王成超  别之龙  黄远 《农业机械学报》2023,54(7):204-213,281
传统的人工种苗表型测量方式存在效率低、主观性强、误差大、破坏种苗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RGB-D相机的黄瓜苗表型无损测量方法。研制了自动化多视角图像采集平台,布署两台Azure Kinect相机同时拍摄俯视和侧视两个视角的彩色、深度、红外和RGB-D对齐图像。使用Mask R-CNN网络分割近红外图像中的叶片和茎秆,再与对齐图进行掩膜,消除了对齐图中的背景噪声与重影并得到叶片和茎秆器官的对齐图像。网络实例分割结果的类别和数量即为子叶和真叶的数量。使用CycleGAN网络处理单个叶片的对齐图,对缺失部分进行修补并转换为3D点云,再对点云进行滤波实现保边去噪,最后对点云进行三角化测量叶面积。在Mask R-CNN分割得到的茎秆对齐图像中,利用茎秆的近似矩形特征,分别计算茎秆的长和宽,再结合深度信息转换为下胚轴长和茎粗。使用YOLO v5s检测对齐图中的黄瓜苗生长点,利用生长点与基质的高度差计算株高。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通量和精度,对子叶时期、1叶1心时期和2叶1心时期的黄瓜苗关键表型测量平均绝对误差均不高于8.59%、R2不低于0.83,可以很好地替代人工测...  相似文献   
737.
通过对山茱萸高效配套技术研究,对比总结出山茱萸高效培育配套技术,包括建园要求、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低产园改造、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从而为山茱萸在当地的推广栽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38.
摘要:为了获得能够同时作为番茄和茄子嫁接的砧木,选用自主培育的多抗番茄砧木组合26个,国内优良番茄嫁接砧木品种4个和国外引进番茄嫁接砧木3个,分别进行抗病基因包括抗根结线虫的Mi1和Mi-2、抗颈腐根腐的Frl、抗枯萎病的I-2/5和抗黄萎病的Ve1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同时还测定了砧木品种根、茎的主要生理指标,包括壮苗指数(茎粗/株高)、根系质量和下胚轴长度等。结果表明:番茄砧木嫁接试验中,番茄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均在95.0%以上,茄子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均在85.0%以上。筛选出的HC483、HC484、HC490、HC493、HC494、HC495、500-2、B2和Y1共9个砧木品种综合表现较为突出,而且以这些番茄砧木培育得到的种苗长势旺盛、根系发达且抗多种病虫害。  相似文献   
739.
甘草是用量较大的一种中药材。因为它的药用价值很高,所以采挖现象比较严重,导致我国多地野生甘草资源接近枯竭。近年来,由于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甘草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种植甘草的农户逐年增加,因此通过探索甘草的人工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扩大甘草种植面积,提高甘草的品质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十分必要。与此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保护甘草的野生资源,提高农户收入,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40.
为了研究组蛋白乙酰化对小麦再生的影响,以CB037、Fielder和中国春(CS)的成熟胚为外植体,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5-氮杂胞嘧啶核苷(5-azaC),分析了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分化率和绿芽诱导率。结果表明,添加50 μmol/L 5-azaC,CB037绿芽诱导率为54.72%,与对照79.62%相比,下降水平达到极显著差异;添加10 μmol/L和50 μmol/L 5-azaC,Fielder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39.13%和35.71%,绿芽诱导率分别为26.09%和25.14%,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的下降;CS在50 μmol/L浓度处理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23.89%,与对照30.9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的下降。添加5-azaC降低小麦成熟胚再生频率;随着添加浓度升高,降低效果越明显。5-azaC对小麦再生频率的影响有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