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50篇
农学   102篇
基础科学   69篇
  118篇
综合类   742篇
农作物   120篇
水产渔业   133篇
畜牧兽医   433篇
园艺   106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芦苇(石刁百)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茎食用.原产于地中海和小亚细亚地区.  相似文献   
72.
建立高效的水产品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检测分析方法,是保障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一种有效风险监测技术手段。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具有分析时间短、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等优点,可满足水产品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介绍了硝基呋喃类药物种类、特点及其危害,对UPLC-MS/MS技术在水产品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检测应用做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水稻EARLY STARVATION1 (OsESV1)基因对水稻淀粉代谢的影响。【方法】 通过CRISPR-Cas9技术获得osesv1突变体,考查osesv1的表型及胚乳淀粉的理化特性,分析OsESV1的表达特性及相关功能。【结果】 OsESV1蛋白在植物界中十分保守。osesv1突变体株高、穗长、每穗粒数低于野生型,分蘖数显著多于野生型,叶片中淀粉含量显著下降,籽粒中的直链淀粉含量上升,而总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OsESV1呈组成型表达,并且具有昼夜节律表达的特征。OsESV1蛋白定位在叶绿体内且呈点状分布。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结果表明OsESV1蛋白可以与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小亚基(OsAGPS) 2a和OsAGPS1互作。【结论】 OsESV1基因影响水稻叶片的淀粉合成途径,而对胚乳淀粉合成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铜绿丽金龟在干热河谷区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针对其对莲雾的为害特征,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为防治铜绿丽金龟为害其他热带水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在云南省内采集89份酸角样品,测定单果重、果实厚度、果实宽度、单果种子数、种子质量百分比、果肉质量百分比、果实长度等9项品质评价指标。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重与果实厚度、果实宽度、单果种子数、果实直线长间相关性极显著,果肉质量百分比与厚宽比间相关性显著,果肉质量百分比与种子质量百分比间负相关性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要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0.51%,即代表了全部信息的90.5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中的欧氏距离平方、类间平均链锁法,9项品质指标聚为4类,最终将9项指标简化为单果重、果肉质量百分比、种子质量百分比和厚宽比4项具有代表性品质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6.
吉绿11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于2005年以植株较高、百粒重6.6 g的农家品种5号为母本,以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的白绿522为父本,于2005年进行人工杂交选育而成。本文介绍了吉绿11号的选育经过,阐述了其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7.
根据历史和调查资料,对1989—2010年广东沿海牡蛎体内锌(Zn)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污染水平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牡蛎体内Zn的浓度总平均值为211.5 mg/kg,从总体看其浓度出现频率呈对数正态分布。在时间上,牡蛎体内Zn总体平均浓度的分布呈阶段性变化,具体表现为1989—2007年Zn的浓度呈微弱降低的趋势,基本维持在197.0 mg/kg的水平;2007—2009年牡蛎体内Zn的浓度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之后Zn的浓度有所降低。在空间上,粤东和粤西沿海牡蛎体内Zn浓度的变化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且基本与广东沿海牡蛎体Zn平均浓度的变化趋势相同,而珠江口牡蛎体Zn的浓度水平相对较高并表现出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单因子指数和非致癌性风险指数评价结果均表明,牡蛎体内Zn的总体不存在明显的污染,但从当前保护环境角度应当尽快设立我国水产品中Zn含量的限定标准。  相似文献   
78.
为了解全氟辛烷磺酸钾(PFOS)对海洋鱼类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理,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PFOS胁迫和净水恢复过程中真鲷(Pagrosomus major)鳃组织和肝脏组织内谷胱甘肽(GSH)质量分数与谷胱甘肽转硫酶(GST)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胁迫开始时鳃中w(GSH)在低浓度组出现诱导,中、高浓度组出现抑制现象,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处于显著诱导水平(P〈0.01);肝脏中w(GSH)在胁迫第15天时各浓度组中出现显著的剂量效应,w(GSH)随着PFOS曝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真鲷2种组织的GST活性变化与各自组织中w(GSH)的变化趋势相近。净水恢复期内个别浓度组的指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说明真鲷可以修复PFOS胁迫造成的损伤。结果表明,PFOS在试验条件下对真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可能对海洋高等生物存在潜在性危害,应对其海洋环境风险评价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79.
为摸清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变化特征,于2018年3-11月对广州市番禺区十六涌3个养殖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开展了逐月调查,并通过冗余分析(RDA)探讨了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养殖池塘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9种,主要由硅藻、蓝藻、甲藻、绿藻和裸藻5大门类组成,其中硅藻种类最多(19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的65.5%;其次是蓝藻,共5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17.2%;甲藻3种,绿藻和裸藻各1种。共出现优势种16种,主要为直舟形藻(Navicula directa)、奇异菱形藻(Nitzschia paradoxa)、柔弱菱形藻(Nitzschia delicatissima)、尖布纹藻(Gyrosigma acuminatum)、大角角藻(Ceratium macroceros)和小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等。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介于2.56×103~189.2×103个·m-3,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介于0.468~2.597。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RDA结果表明,营养盐、盐度和pH是影响养殖塘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