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林业   112篇
农学   111篇
基础科学   163篇
  155篇
综合类   727篇
农作物   138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355篇
园艺   173篇
植物保护   6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制备转人表皮生长因子(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hEGF)基因红花植株,为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hEGF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植物偏好的双基因hEGF克隆至表达载体pOP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OP-hEGF-hEGF,采用冻融法将质粒pOP-hEGF-hEGF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通过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红花,采用PCR检测、Southern blot筛选转基因红花阳性植株。【结果】成功构建了植物特异表达载体pOP-hEGF-hEGF,通过转化红花子叶,共获得了30株转基因红花植株,其中3株鉴定为阳性,转化率为10%;对转化植株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从DNA水平检测结果可知,hEGF基因已整合进红花基因组中。【结论】获得了转hEGF基因的红花株系。  相似文献   
102.
腾格里额里斯镇主要有毒植物分属于5科、7属、7种,对畜牧业危害严重有小花棘豆、变异黄芪、牛心朴子等,据有关资料报导,其主要有毒物质为吲哚兹定生物碱-苦马豆素、三甲基吡啶、苯并噻唑、娃儿藤碱等生物碱。在防控方面应加强草场管理、化学防除毒草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治有毒植物的蔓延和危害。  相似文献   
103.
相对湿度作为干燥介质的重要参数,对干燥热质传质过程和干燥品质具有显著影响。但由于相对湿度对干燥过程的影响机理及优化调控机制尚不明确,导致相对湿度的调控方式多依靠经验,造成干燥效率低、品质差、能耗高等问题。对于传质过程,降低相对湿度能够增大对流传质系数,加快物料表面水分蒸发;而对于传热过程,升高相对湿度能够增大对流传热系数,加快物料升温速率。相对湿度较高时,物料升温速率快,内部水分迁移量增大,但表面水分蒸发量较小;而当相对湿度较低时,物料升温速率较慢,内部水分迁移量较小,但表面水分蒸发量较大。相对传热和传质过程的影响此消彼长,互相耦合。高相对湿度主要体现为对传热过程的影响,低相对湿度主要体现为对传质过程的影响。高相对湿度能够抑制物料表面的结壳,并能够提高复水性,降低收缩率。阶段降湿及多阶段降湿干燥方式下物料表面形成和保持了蜂窝状多孔结构,能够提高干燥效率和品质。基于监测物料温度的相对湿度调控方式被验证为较忧的相对湿度控制方式。阶段降湿干燥方式适用性的实质为:干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流传热热阻和内部导热热阻的相对大小,及对流传质阻力和内部传质阻力的相对大小,不同干燥条件和物料种类、厚度会影响以上传热传质阻力的大小,从而呈现出不同适应性的结果。当阶段降湿干燥过程中传热毕渥数>1且传热毕渥数>0.1时,说明阶段降湿干燥过程适用于此物料的干燥。该文综合论述了相对湿度对果蔬热风干燥过程中热质传递及干燥品质的影响,优化调控策略及适用性范围4个方面内容,明确了果蔬热风干燥过程中相对湿度的影响机理,为相对湿度的优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为金柑新品种优质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融安金柑”为对照,对“富圆金柑”“桂金柑1号”和“桂金柑2号”3个金柑新品种开展3年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观察。【结果】“桂金柑1号”“桂金柑2号”和“融安金柑”的果实生长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生长过程中,果实横径均小于纵径;果径生长量在花后55 d前逐渐下降,在花后70~115 d和花后130~145 d又分别出现2个生长高峰。“富圆金柑”果实发育与其他3个品种存在差异,果实发育前期纵径大于横径,至花后70~100 d横径发育加快,生长至纵径同等大小,果实呈圆形,之后纵径、横径发育一致,保持圆形至成熟。【结论】金柑新品种果实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特性,“富圆金柑”“桂金柑1号”“桂金柑2号”和“融安金柑”的果实生长发育曲线呈“S”形,果径增长有3个高峰,果实膨大期都从花后70 d开始,要及时、足量施用稳果肥和壮果肥,并在花后85 d后(一般为9~11月)秋旱时注意加强肥水供应,以确保果实继续膨大。  相似文献   
105.
储华国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0):85-85,104
针对家蚕不结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消毒防病,避免和预防蚕传染病的发生;做好规划,防止桑叶和蚕室受农药污染;改善上簇环境和改变操作习惯。  相似文献   
106.
该文介绍了生物质废弃物的种类和产量,指出了如何综合利用这些生物质废弃物生产生物基产品,并对比了国内外利用生物质废弃物生产生物基产品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综合利用生物质废弃物生产生物基产品对我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灌区向日葵利用微咸水进行灌溉的适宜矿化度及可行性,采用淡+咸+咸畦灌模式,在向日葵苗期采用淡水灌溉,现蕾期、灌浆期采用不同矿化度微咸水2.5 g/L(KX2)、3.0 g/L(KX3)、3.5 g/L(KX4)、4.0 g/L(KX5)进行灌溉,并以全生育期淡水灌溉(KX1)为对照,研究微咸水灌溉对向日葵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葵花籽粒中的蛋白质和油酸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亚油酸和脂肪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减小,棕榈酸和硬脂酸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VE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部分品质指标之间具有比较强的相关性,其中,蛋白质与油酸、亚油酸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脂肪与脂肪酸各组成指标(亚麻酸除外)、VE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脂肪酸各组成指标中除了棕榈酸与其他脂肪酸指标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脂肪酸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且脂肪-油酸、亚油酸-蛋白质呈正"S"变化趋势,脂肪-亚油酸呈倒"S"变化趋势;脂肪-VE、油酸-蛋白质是正相关线性关系,亚油酸-油酸是负相关线性关系,且亚油酸和油酸的相关度很高.不同处理籽粒品质指标平均综合得分排名依次为:KX5>KX4>KX2>KX3>KX1,品质指标综合得分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处理向日葵平均产量依次为:KX3>KX1>KX2>KX4>KX5,产量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当灌溉水矿化度为3.5 g/L时,既不会造成向日葵大幅度地减产,又能提高其品质,是比较合理可行地微咸水灌溉浓度.  相似文献   
108.
以5份不同类型的辣(甜)椒为供试材料,人工接种CMV重花叶型株系,通过DAS-ELISA方法,分别检测接种5、10、15、20、25、30d后辣椒植株中CMV含量的时序变化,同时对供试材料进行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并对2种方法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供试材料接种5~15d后的病毒含量逐渐增加,并于15d时达到最高水平,之后略有回落;通过DAS-ELISA检测得到的植株病毒含量与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得到的病情指数呈正相关,说明2种鉴定方法获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9.
不同园艺植物花芽分化时期的划分略有差异,分化时间有所不同。影响花芽分化的内在因素包括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内源激素主要有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光照、温度、水分、矿物质营养可通过调控激素水平影响园艺植物的成花。花芽分化机理有碳氮比学说、激素平衡假说、激素信号调节假说和营养假说。同时,随着对各园艺植物花芽分化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发现花芽分化过程与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综述了近年来园艺植物花芽分化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0.
研究旨在探究缩合单宁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27只杜寒杂交(杜泊羊×小尾寒羊)母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羊饲喂基础饲粮,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9.47、78.94 g/kg的缩合单宁。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低剂量组肉羊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肉羊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肉羊GR值、胴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羊肉p H24 h值、内聚性、咀嚼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羊肉滴水损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蒸煮损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肉羊血清总氧化能力(T-AO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肉羊血清CAT活性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