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2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31篇
  17篇
综合类   275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1.
为探究不同利用方式下种植模式和施氮对牧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在甘肃环县对栽培草地设置放牧(G)和刈割(M)两种利用方式,每种方式下设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单播(W)、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单播(H)与两者混播(WH)3种种植模式及0(N1)、80 kg·hm-2(N2)和160 kg·hm-2(N3)3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1)放牧较刈割显著提高了总鲜、干草产量,显著降低了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进而提高了相对饲用价值(RFV).2)WH和H处理较W显著增加了鲜、干草产量,且WH显著高于H;WH和H较W显著提高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了NDF含量,进而显著提高了RFV.3)总鲜、干草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N2和N3处理的粗蛋白、粗脂肪显著高于N1,而NDF和ADF显著低于N1,并显著提高了RFV.因此,无芒雀麦和红豆草混播草地在放牧下施氮160 kg·hm-2是一种适宜陇东地区放牧型栽培草地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12.
为筛选安全、高效的苗后茎叶除草剂,满足黄芪规模化种植对化学除草技术的需求,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对6种含有不同成分的茎叶除草剂进行了田间临时用药评估。结果表明,65%2甲4氯二甲胺盐水剂、460 g·L-1 2甲·灭草松可溶液剂、480 g·L-1灭草松水剂+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混用、240 g·L-1烯草酮乳油在供试剂量范围内,对二年生黄芪生长安全,药害风险可接受,可应用于黄芪田苗后防治杂草。460 g·L-1 2甲·灭草松可溶液剂最佳使用浓度为3 000 g·hm-2,黄芪增产率(与空白对照相比,下同)为27.48%,65%2甲4氯二甲胺盐水剂最佳使用浓度为900 mL·hm-2,黄芪增产率为24.15%,240 g·L-1烯草酮乳油最佳使用浓度为600 mL·hm-2,黄芪增产率为14.16%,复配使用480 g·L-1灭草松水剂浓度为3 750 mL·hm<...  相似文献   
613.
草原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草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草原调查监测是草原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梳理我国及主要草牧业发达国家的草原调查监测发展历程,发现在监测内容上国内外主要经历了从生产指标到生态指标的逐步涵盖;调查监测的方法上国内外均以长期和短期相结合,以长期监测为主,短期监测为辅,随着技术发展,各国均根据草地类型、利用等特点,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调查监测体系。建议我国在草原监测上应科学布局固定监测点;完善草原长期监测网络体系;建立系统的天地空一体化草原监测技术体系;健全多功能草原监测的指标体系;加强草原监测人员和科技的投入,以推动我国草原监测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