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158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46篇
  61篇
综合类   470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357篇
园艺   108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刘美  吴世新  潘伯荣 《干旱区研究》2015,32(6):1186-1191
沙冬青是亚洲荒漠唯一的常绿阔叶灌木,目前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准确掌握沙冬青的空间分布将有助于其生境保护和物种恢复。采用ASD Field Spec便携式光谱仪测定新疆沙冬青和蒙古沙冬青的叶片反射率,利用一阶导数和倒高斯模型提取沙冬青的高光谱特征,以探究冬季识别新疆沙冬青群落主要物种的可行性以及2种沙冬青的光谱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 1月,新疆沙冬青仍具有绿色植物的基本光谱特征,与其群落中的膜果麻黄和琵琶柴光谱反射率在近红外波段(780~1 300 nm)具有明显差异,反射率之差最高可达33%。因此,选择冬季进行沙冬青的遥感识别是可行的;2新疆沙冬青和蒙古沙冬青的光谱反射率曲线波形相似,"红边"位置分别为720 nm和719 nm;3倒高斯模型可很好地模拟红边区域的光谱特征,模拟结果表明2种沙冬青均存在"蓝移"现象,且新疆沙冬青的"蓝移"偏量大于蒙古沙冬青,说明引种环境对沙冬青的生长有胁迫。  相似文献   
22.
2018年9月20日,1只6月龄杂种犬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医院确诊为犬细小病毒感染,经过治疗好转,9月28日再次就诊发生肠管脱出,为了对其进行诊治,试验采用临床症状检查、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腹部触诊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结果表明:病犬初步诊断为腹腔积液及肠套叠,并发肠脱出,采取手术疗法,经过严格的术后护理和抗感染,该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3.
为了检验自制中药混悬型乳房注射剂的安全性,试验通过对注射剂热原性、溶血性、肌肉刺激性、皮肤过敏性、急性毒性以及对健康奶牛乳房刺激性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该注射剂符合使用动物新兽药的安全性,为临床安全使用该注射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添加维生素D3及其代谢物对肉鸡生长性能、骨参数及肉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将768只1?d日龄的雄性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各组肉鸡的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以维生素D3、2,5-羟维生素D3、1,2,5-羟维生素D3和1-α-羟维生素D3的形式补充2000?IU/kg维生素D3。肉鸡分为1~7?d、8~21?d和22~42?d?3个阶段饲养。结果:日粮添加1-α羟-VD3显著降低所有阶段肉鸡的体重和料重比(P<0.05)。在1~21?d时,2,5羟-VD3组的采食量低于VD3和1,2,5-羟VD3组(P<0.05)。但在1~42?d时,1-α羟-VD3组较VD3和1,2,5-羟VD3组显著降低了采食量(P<0.05),同时,1-α羟-VD3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1,2,5-羟-VD3组肉鸡屠宰15?min后胸肌亮度值显著高于VD3组(P<0.05)。肉鸡屠宰后15?min,2,5-羟VD3组腿肌红度值显著高于VD3组(P<0.05),同时肉鸡屠宰后24?h,VD3组腿肌红度值显著高于1,2,5-羟-VD3组(P<0.05),而VD3和2,5-羟VD3组腿肌黄度值显著高于1-α羟-VD3组(P<0.05)。结论:除了1-α-羟维生素D3外,肉鸡日粮添加维生素D3及其代谢物(均显示出类似的生长性能和骨性状。 [关键词]维生素D3|代谢物|肉鸡|生长性能|骨参数|肉质  相似文献   
25.
在目前非洲猪瘟疫苗毒株、变异毒株、野毒株并存背景下,只做好外部生物安全已不足以达到防控非洲猪瘟的目的。因疫苗毒株隐蔽性强、检测难度大,不知道通过引种是否会将疫苗毒株带到猪场。因此,未来猪场生物安全不能只关注场外生物安全,更重要的是要运用“以猪为本”的“1237”P氏生物安全立体非洲猪瘟防控体系,即在做好“控五流”等外部生物安全的同时,更要关注饮水安全、注重猪的自身健康度、提高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才能实现“与非共存,与蓝共舞”。所谓“立体防控”是指全方位的防控,而不是仅仅针对猪场大门的传统生物安全防控。  相似文献   
26.
集团猪场代表行业最高技术、管理及现代化水平,迅速发展。特别是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暴发后,在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背景下,集团化养猪企业凭借资金、人才、技术、硬件设施等优势,采取超额储备种猪的运作模式,进而迅速扩张。超额储备的本质是利用资金充足、场区数量、生物安全等优势,通过统一使用长白或大白公猪配种,育肥场用作种猪场等方式超额储备后备母猪。个别场区清场后可以迅速引种补栏,多余后备母猪、妊娠母猪正常出售回收资金。这种模式可有效降低风险、保证足够盈利,同时在非洲猪瘟疫情的背景下有效整合农业资源、利用商业资金反哺养猪业,指引养猪行业走向。  相似文献   
27.
刘华  张世新 《猪业科学》2016,(3):126-127
正得益于遗传选育、饲料工业、引种和猪场管理的发展,近30年来中国养猪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水平和规模逐年提高,养殖模式向西方发达国家逐渐靠拢,但与西方养猪强国相比生产水平(猪场PSY和MSY指数)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养猪业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绩效管理引入规模猪场是大势所趋。笔者根据多年猪场实际管理经验,以1 000头母猪场为例,浅谈猪场的绩效管理,以期为广大养猪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疮痂病是薄壳山核桃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带菌植物材料是传播疮痂病的重要来源。准确、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可为该病害流行规律调查和防控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通过比较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Venturia effusa及其近似种之间的ITS序列差异,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不同地区的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菌株,而对其近似种以及薄壳山核桃上的其他真菌均没有信号。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对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DNA的最低检测限可达0.5 pg/μL。该方法用于田间样品检测时,检测时间仅需1 h,远快于常规的分离培养法。本研究建立的基于TaqMan探针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的快速检测和监测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9.
对宁南旱区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草地土壤水分消耗及粮草轮作水分恢复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苜蓿生长年限延长,在1 ̄6年内苜蓿草地土壤湿度下降迅速,产草量逐年上升,7年后土壤湿度下降趋于平缓,但苜蓿产草量下降迅速,表明苜蓿生长强烈耗水引起深层土壤干燥化,导致苜蓿生长逐渐衰败,苜蓿平均降水生产效率逐年下降;(2)苜蓿草地土壤垂直剖面可分为降水入渗恢复层(0 ̄200cm)、根系发达枯竭层(200 ̄500cm)和根系衰老缓耗层(500cm以下)三个层次。随苜蓿生长年限延长,苜蓿剖面的主要土壤干层逐渐上移,并且干层厚度呈现减小趋势;(3)耕翻的苜蓿茬后轮作粮食作物的年份越长,土壤水分恢复越好,实行草粮轮作的苜蓿最迟不超过生长的第10年。  相似文献   
30.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科技水平正在日益提高,我们农机管理部门就愈加肩负着繁重的历史重任——依法治机,强化农机;发展可持续性大农业,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强我国农业在世贸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