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7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7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植物耐受重金属胁迫细胞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存在一系列耐受重金属胁迫的细胞机制,这些机制主要包括:根和质膜限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和运输;在细胞内通过植物络合素、金属硫蛋白或有机酸等络合重金属;利用热激蛋白等修复被胁迫伤害的蛋白;将重金属离子区隔化入液泡等。概述了植物耐受重金属胁迫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2.
模式植物拟南芥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是一种十字花科(Cruciferae)的小型野草,早在16世纪被发现,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它的研究价值.它是国际上第一个完成全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高等植物,其研究成果对于其它高等植物包括农作物的研究,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拟南芥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际植物学界及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就拟南芥基因组研究及其相关技术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3.
小麦体细胞杂种山融3号耐盐相关SSR标记的筛选和初步定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寻找并定位与小麦耐盐性有关的SSR标记。【方法】选取耐盐性强的体细胞杂交新品种山融3号为试验材料。以山融3号为母本,盐敏感的常规品种济南17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01组合)。利用SSR-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方法对01组合F2代分离群体苗期耐盐性进行鉴定,并结合小麦SSR图谱分析,标记其耐盐相关位点。【结果】通过遗传分析和χ2检验表明:01组合中的耐盐性状可能由一个主效基因控制。应用SSR标记技术,筛选到了与山融3号耐盐性状连锁的SSR标记Xgwm304。【结论】SSR标记Xgwm304位点与主效耐盐基因间的遗传距离为24.41 cM,该主效耐盐基因定位于5A染色体的短臂上。  相似文献   
24.
以成熟花生种子萌动4d的上胚轴为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将倒位重复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AhFAD2片段分别与CaMV35S启动子和种子特异性表达的大豆凝集素启动子相连导入花生。经PCR检测证实含有AhFAD2倒位重复基因片段的RNAi抑制表达框架已成功转入花生。  相似文献   
25.
花生AhFAD2-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脂肪酸脱氢酶(FAD)能够调节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水平来提高植物对不良环境的耐受性。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从花生中克隆到2个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命名为AhFAD2-2.1和AhFAD2-2.2。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个基因的ORF区均为1 152 bp,编码383个氨基酸;c DNA水平上有12个碱基差异位点,其中只有483位和720位的碱基差异引起氨基酸的改变;它们的基因组序列大小分别为5 089 bp和5 090 bp,在5'UTR区分别存在一个3 821 bp和3 822 bp的内含子。qRT-PCR分析结果显示,这两个基因为组成型表达,其中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花和根中次之,茎与种子中表达量最低。低温处理下,幼苗叶片中AhFAD2-2基因的表达量在0.5 h时迅速增加,至12 h达最高值,随后表达量逐渐下降,说明AhFAD2-2的表达响应低温胁迫诱导。本研究结果可为花生的抗寒性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是生物体内十分重要的一类酶,参与植物生长、花粉和果实发 育等重要生物过程的调控。当前花生中苹果酸脱氢酶在种子后熟和萌发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本研究克隆了 花生AhMMDH1 基因,其ORF大小为1038bp,编码345个氨基酸,是定位于线粒体的疏水蛋白。三维结构分析发现, AhMMDH1以苹果酸脱氢酶(M链)和乙醛酸前体(G链)的异源二聚体形式存在,其M链在41-47位点出现NAD+结 合位点。qRT-PCR分析发现,该基因在花中表达量较高,干种子次之,茎叶中表达痕量;不同发育时期10 ~70 d(新 鲜收获种子)种子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干种子;种子吸水16h表达量明显升高,胚根突破种皮时(吸水36h)达到最 高,随后表达量明显下降。推测该基因在种子后熟和萌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AhMMDH1 的 生物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7.
由于常规育种方式无法打破牡丹上胚轴休眠,导致牡丹育种周期较长,极大限制了牡丹生产的发展,所以寻求利用牡丹成熟胚组织培养技术对牡丹进行育种和快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以‘凤丹白’成熟胚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对胚生长、丛生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研究发现培养基1/2MS+6-BA 1.5 mg/L+NAA 0.1 mg/L+GA31.0 mg/L对胚的萌发效果最好;培养基MS+6-BA 1.5 mg/L+NAA0.1 mg/L最有利于牡丹丛生芽诱导。研究表明,GA3有助于打破上胚轴休眠,利于种子萌动和茎的伸长生长,为进一步研究牡丹快速繁殖和育种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8.
以山东大花生鲁花14号(LH14)为母本、高油酸花生开农176(KN176)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再以LH14为轮回亲本历经4次回交获得BC4F1,期间用Taq Man探针标记技术辅助杂种AhFAD2B基因型选择;BC4F1经连续自交、田间筛选并辅助KASP分子标记鉴别后代籽粒AhFAD2B基因的基因型,获得基因型aabb的BC4F5株系10个,它们分别来源于BC4F1代7个单株。分析这10个株系产量及品质性状,结果显示各株系结果集中,单株平均荚果数、果型与母本LH14相似,油酸含量为68.67%~77.93%;其中7个株系的百果重、饱果率和6个株系的百仁重分别比对照LH14提高0.02%~16.05%、4.55%~12.31%和0.05%~9.41%。综合各株系田间表现及籽粒品质指标,最终选择油酸含量高于70%的7个BC4F5代株系进行DUS测试、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Taq Man探针标记与KASP标记结合应用于高油酸品种选育过程中,大大减少了田间选择的工作量,提高了回交选育高油酸花生的效率。  相似文献   
29.
含油量是花生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花生油的主要成分是三酰甘油(TAG),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是催化合成TAG的关键酶类,其活性高低与含油量呈正相关。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花生DGAT(Ah DGAT)基因家族的进化、基因结构特点、表达模式以及可变剪接等进行了分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Ah DGAT1、Ah DGAT2和Ah DGAT3亲缘关系较近,与Ah WSD/DGAT的亲缘关系稍远。Ah DGAT1具有17~18个外显子,Ah DGAT2具有7~9个外显子,Ah DGAT3具有2~3个外显子,而Ah WSD/DGAT具有3~6个外显子。Ah DGAT1的跨膜区数目为7~11个,Ah DGAT2和Ah WSD/DGAT为0~2个,Ah DGAT3没有跨膜结构。另外,4个亚家族均具有自己特有的保守结构域和表达模式。Ah DGAT1和Ah DGAT2在种子中表达量较高,而Ah DGAT3和Ah WSD/DGAT在根和叶中的表达量较高。Ah DGAT1的可变剪接形式最多,其次为Ah WSD/DGAT。花生的4个Ah DGAT亚家族具有不同的特点,表明它们可能在进化中具有不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30.
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Ti质粒介导途径,将抗虫CpTI基因转入花生,经过诱导分化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PCR检测及Southern杂交鉴定结果表明,外源CpTI基因已整合到大部分再生花组中。通过抗虫性检测试验,转基因花生具有一定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