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论文以关中地区为评价区域,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综合指数法对陕西关中地区及各地市2000-2009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动态评价.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2000年-2009年关中地区耕地集约度呈现波动变化,并在近两年具有下降趋势;关中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社会经济和耕作制度因素以及自然因素是影响关中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2.
南灵  江美丽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452-454,458
当前,农民增收困难甚至生活水平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农村大力探索和推行一种新型 生产制度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是势在必行。倡导成立农村合作组织,其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农民的 合作化程度,更要求其在政府扶持的过程中,内生出农民自己主导市场的力量。有了合作组织这样一个 平台,可以把很多东西整合到里面,像平民教育、医疗保障、技术推广、生态农业和维权等等,切切实实 的来增加农民收入,建设一个和谐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23.
1 江苏盐城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状况  区域发展的基础差异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基本原因。盐城县域在经济发展基础、区位条件和社会基础这三方面与苏南县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1 .1 经济发展基础差异呈南高北低的梯度盐城县域经济与苏南相比 ,突出表现为经济总量小 ,人均占有水平低。 2 0 0 2年 ,盐城所辖的七县 (市 )平均国民生产总值为 72 .72亿元 ,人均为7892元 ,同期苏南县域平均 GDP达到 2 4 4 .62亿元 ,人均更是高达 2 2 894元。而盐城的北部县域的经济发展基础更是薄弱 ,滨海、响水人均不到5 0 0 0元 ,还未达到国家的平均水…  相似文献   
24.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挖掘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必要举措.因此,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却制定了一些歧视性政策,变相地限制、甚至排斥农民工.针对这一现实状况,本文从不同方面对地方具体政策与中央政策导向的偏差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25.
依据陕西省白水县农户调查问卷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农业收入比重、家庭土地总面积、劳均耕地面积、农地亩均收益、家庭外出劳动力比重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影响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大基础教育与农民技能培训投资,积极扶持乡镇企业,支持种田大户发展农业生产,提供非农就业信息、保障农民务工收益等建议,以促进农户农地的转出,发展农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26.
高晓东  南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61-22663
以左权县拐儿镇为例,构建了“分区归总”的农村居民点潜力测算新方法:以地理特征和人口现状为标准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区域划分,筛选农村居住和非居住用地潜力构成要素,并运用不同模型分别测算潜力,最后整合得到总潜力。运用权重比较法分析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类型,针对不同潜力释放类型特点提出相应的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对策。  相似文献   
27.
综合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曼奎斯特(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陕西省16个国家级产粮大县(区)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从整体上来看,16个县(区)2007—200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最大;从各个县(区)来看,武功县的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均领先于其他县(区);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结构来看,2005—2009年间16个县(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农业技术进步,而不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8.
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建立了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西安市2002~2008年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及其协调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的建设用地利用综合效益明显增加,但是社会、生态效益一直偏低;建设用地利用效益的协调程度日益提高,截至2008年底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处于比较协调状态。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高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该区域建设用地利用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从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的内涵出发,构建基于压力-响应模型的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陕西省11个地级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的时空分异特征,并应用改进的新陈代谢无偏GM(1,1)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2005-2014年,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指数先曲折上升后波动下降,2010年达到最安全状态;(2)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与自然地理分区呈耦合关系,陕南安全水平最高,关中次之,陕北最低,各地级市安全状况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效应;(3)陕西省大部分地级市处于土地利用碳排放临界安全或不安全状态,压力系统恶化的同时,响应系统好转;(4)2015-2025年,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状态持续弱化,各地级市未来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均处于临界安全或不安全状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在认清本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情况的前提下,从相对敏感的指标入手采取针对性的碳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30.
针对陕西扶风县在耕地保护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和实施性,加强农村居民点的改造和统一规划,正确处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等措施,以达到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