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植棉高产品种产量及形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盐胁迫环境中进行棉花品种比较试验,研究适宜江苏滨海盐土种植的高产优质棉花品种的产量及其形成特征。结果表明,盐碱地植棉产量主要是单位面积总铃数决定的,盐碱地高产品种的产量结构特点是结铃器官成铃效率高。干物质积累量大(尤其是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大)对提高果枝和果节的结铃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干物质积累高峰期内干物质增长速率高是保证较高干物质积累量的关键,具有明显的生育和结铃高峰是盐碱地高产棉花品种的显著特征。因此适宜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常规棉品种,二是出苗期成苗较好,三是具有突出的生长发育和成铃高峰期。  相似文献   
12.
针对苏北地区低温季节设施蔬菜育苗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低温季节蔬菜日光温室高效育苗技术,对该技术的设施配置、育苗全程操作管理进行规范,为指导苏北地区设施蔬菜专业化育苗单位开展低温季节蔬菜育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08、2009年分别用南农2191和科棉6号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抗虫杂交棉地膜精播稀植技术及优化整枝技术的产量构成和形成特点。结果表明,利用"双秆棉"技术克服抗虫杂交棉地膜精播稀植技术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是完全可行的,具体操作和技术措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适当保留2个左右营养枝有利于增加结铃数,处理得当可以增产;不整枝处理在低密度和气候条件较好时结铃数增加,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在密度较高时和雨涝年份成铃数降低,影响产量。因此,抗虫杂交棉地膜精播稀植技术应强调合理整枝。  相似文献   
14.
苏杂3号地膜精播稀植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杂3号是江苏省农科院最新培育的抗虫杂交棉,生产上表现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势,在江苏省迅速推广.为探讨苏杂3号地膜精播稀植种植技术,解决常规育苗移栽用工多、管理繁、劳动强度大及常规地膜直播棉用种多、成本高等现实问题,实现抗虫杂交棉精播稀植、省工节本、高产优质目标,2007年在江苏省灌云县洋桥农场进行了苏杂3号地膜精播稀植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盐碱土的“盐、碱、旱、涝、瘦”多项障碍因素的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及从区域整治着眼,结合流域治理的双重措施,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增强排灌能力,建立了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为持续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灌豆2号为材料在江苏省灌云县进行施氮试验,探索氮肥基施和花荚期施用对大豆产量及其形成动态的影响,为制定苏北地区大豆高产优质栽培的科学施肥技术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花荚期施氮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对增加结实粒数和粒重都有利,基施氮肥降低结实粒数,但有提高粒重的效果。基施氮肥有利于早期结荚数和籽粒数增加,但后期结实粒数增长速度慢,而花荚期施氮有利于籽粒数增长和籽粒充实,最终结实籽粒数多;花荚期施氮增加了生殖器官的干物质积累,有利于后期籽粒充实,因而能显著增产。因此,灌豆2号高产栽培的氮肥施肥策略是花荚期施纯N量75 kg/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灌豆2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灌豆2号育种经验和该品种产量、品质和抗性表现及特征特性,介绍该品种在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关键技术,为该品种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江苏灌云县生态条件优越,非常适宜发展优质高效设施蔬菜。利用当地的优质水源发展芦蒿—番茄种植模式,不仅可在冬季生产出当地人喜爱的芦蒿,还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但芦蒿生产中易发生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蚜虫、蒿瘿蚊、斜纹夜蛾、蜗牛等,生产中应采用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江苏棉花生产状况的调查,分析江苏棉花生产方式存在的关键问题,根据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发展方向,提出依靠植棉机械化推进棉花生产方式转变的思路,并提出推进植棉机械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总结多年多点试验和示范结果,形成了苏北地区灌豆2号夏播高产优质技术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