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150篇
农学   90篇
基础科学   67篇
  67篇
综合类   543篇
农作物   107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447篇
园艺   111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年大鲮鲆人工养殖发展很快,但目前国内大鲮鲆专用饲料却很少。许多养殖户对大鲮鲆的营养需求及摄食习性了解甚少,在自制饲料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导致大鲮鲆营养不良,生长缓慢。针对这种情况,以下介绍大鲮鲆鱼饲料的配制方法。 首先原料选用要严格。鲜杂鱼一般占饲料的50%或略高,玉筋鱼、沙丁鱼、鲐鱼及其他海捕鲜杂鱼等,是制作大鲮鲆饲料的主要原料。选购鲜杂鱼时,最好不要购买单一品种,特别应避免长期使用小鲅鱼做饲料。因为大鲮鲆长期吃小鲅鱼做成的饲料,易造成营养不良,生长缓慢。 其次饲料配比要适宜。大鲮鲆对蛋白质的需求量高,而…  相似文献   
102.
为了解轮耕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比较和分析了秸秆还田和不还田条件下,连续3年常规耕作(3C)、1年深翻+2年常规耕作(DP2C)、2年深翻+1年常规耕作(2DPC)和连续3年深翻(3DP)处理的冬小麦田土壤酶活性时空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深翻均可提高0~40cm土层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其中秸秆还田后平均增幅分别为24.92%、9.20%、6.66%和11.04%,经深翻处理后平均增幅分别为5.33%、6.26%、2.02%和3.43%。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各处理土壤酶活性逐渐降低,2DPC和3DP处理相对3C处理20~40cm土层4种土壤酶活性降低幅度较小。秸秆还田配合2DPC、3DP土壤耕作处理不仅能提高酶活性,也有利于酶在土壤中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03.
施磷水平与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施磷水平对冬小麦分蘖成穗、产量、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明确维持冬小麦持续高产的最佳土壤有效磷含量及施磷量,为冬小麦高效磷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8—2021年在河南科技大学农场进行了连续3年小麦田间试验,试验设P2O5 0、90、180和270 kg/hm2 4个磷水平,分别记为P0、P90、P180、P270处理,研究了施磷水平对冬小麦分蘖成穗率、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磷素吸收与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施磷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  (1)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冬小麦单位面积最大分蘖数、有效分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处理间均呈P270>P180>P90>P0,而穗粒数、干物质向籽粒中分配率和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180处理的冬小麦产量高达9.8?10.2 t/hm2,比P90处理高17.3%~18.2% (P<0.05),与P270处理相比高出4.2%~11.5%,但差异不显著;(2)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冬小麦茎、叶、颖壳及穗轴和籽粒的磷含量处理间多呈P270>P180>P90>P0;籽粒磷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180水平下籽粒磷积累量最高,为57.0~61.1 g/m2;与P90相比,P180处理显著 (P<0.05) 提高了籽粒磷积累量,提高幅度为27.7%~39.0%;冬小麦磷偏生产力和磷农学利用效率均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呈降低的趋势,与P90相比,P180、P270水平下冬小麦磷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效率分别降低了40.0%~41.1%和35.3%~36.1%、62.1%~64.7%和58.6%~62.8%,且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3)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施磷水平呈线性相关,小麦产量与施磷水平和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年施P2O5 194.2~197.4 kg/hm2时最佳土壤有效磷含量25.5~25.8 mg/kg,产量最高为9752~10349 kg/hm2。  【结论】  适宜的施磷量可显著增加冬小麦的有效分蘖数和成穗数,提高茎、叶、颖壳及穗轴的干物质和磷素积累量及向籽粒的转移,增加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在供试区域,获得冬小麦最高产量的施P2O5 量为194.2~197.4 kg/hm2,土壤有效磷含量为25.5~25.8 mg/kg。  相似文献   
104.
黄冈,革命老区,大别山区,农业大市,粮食耕地面积53.33万hm^2,粮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确保老区农民增产增收,农发行黄冈市分行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自9月28日湖北省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以来,黄冈市分行共认定中晚稻托市收购网点43个,同比增加23个,实现11个县(市、区)全覆盖。  相似文献   
105.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nhnken组合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灵芝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发酵工艺条件。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灵芝胞外多糖的最佳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为:葡萄糖15.79g/L ,玉米粉10.23g/L ,豆饼粉10.41g/L。此条件下的验证试验表明,此时胞外多糖的得率为340.05mg/L ,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该方法对灵芝液体发酵多糖的开发与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华山松木蠹象卵蛹及羽化孔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华山松木蠹象的卵、蛹及羽化孔的空间分布型研究,表明了该虫的卵、蛹、羽化孔在华山松上的分布均为聚集型,根据切比雪夫定理,应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出华山松木蠹象卵、蛹及羽化孔的空间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07.
春节刚过,武汉市黄陂区的茶农袁季平,考虑扩建自己的家庭作坊,再添置两台茶叶加工设备。 去年,仅靠一台设备和专门从浙江学回来的龙井茶制作手艺,袁季平自产的龙井茶销售额近10万元。  相似文献   
108.
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是蛋鸡养殖业的重要环节。饲养管理主要讲述育雏期的饲养和高产蛋鸡的培育,疾病预防侧重讲述在场址的选择、禽舍的消毒以及免疫和死鸡处理方面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9.
对华山松木蠹象的卵、蛹及羽化孔的空间分布型研究,表明了该虫的卵、蛹、羽化孔在华山松上的分布均为聚集型,根据切比雪夫定理,应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出华山松木蠹象卵、蛹及羽化孔的空间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10.
1 不能发热1.1 电热丝损坏,发热丝断路。排除方法是找出断头处,将断头处相互缠绕(如长度不够,可用一小段直径0.3~0.5mm铜丝缠绕,连接两断头),然后把接头理顺,用绝缘胶布密封包裹,不使线头外露,或更换电热丝。1.2 电源线断路。排除方法是修好或改换引线。1.3 控制盒断路。排除方法是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