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150篇
农学   90篇
基础科学   67篇
  67篇
综合类   543篇
农作物   107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447篇
园艺   111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冷热结合下排湿烤房烟叶烘烤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烘烤是烟叶生产的关键环节,烤房是烘烤作业的必需设备,烤房性能决定烘烤的各种工艺条件,进而影响烟叶质量和烘烤成本[1,2]。冷热结合下排湿烤房具有良好的湿热稳定性、烧火排湿关联性和烟叶黄干协调性。为验证该烤房应用三段式烘烤工艺在豫中平顶山烟区的应用效果,2004年,在汝州市夏店乡进行了冷热结合下排湿烤房对比烘烤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基本情况试验设在汝州市夏店乡孙庄村,烟叶种植、烘烤水平偏上,烟叶面积共1.6 hm2,供试品种为中烟100,采用三段式烘烤工艺。1.2处理与代号试验设2种烤房处理:A、冷热结合下排湿烤房…  相似文献   
992.
野生鳖与养殖鳖肌肉营养、保健价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中华鳖(Ttronyx sinensis)肌肉中蛋白质及氨基酸、脂肪及脂肪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并与野生鳖肌肉营养成分作对照。结果表明:养殖鳖肌肉中蛋白质及赖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明显降低,而缬氨酸、甘氨酸和丝氨酸的含量显著提高;脂肪及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显著增加,但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的含量明显降低;胆固醇的含量显著增高,此外发现,缬氨酸为鳖肉食用营养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此  相似文献   
993.
乙烯利在玉米高产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玉米高产田叶面喷洒乙烯利,能获得增产.也会造成减产。研究证明,在种植密度52500株/11m2以上,第6片叶展开时.叶面喷洒40%乙烯利150~225ml/hm2(兑水375~4501)能降低株高和穗住。增加茎秆的粗度和节根条敷.提高抗倒伏能力,延长叶片的光合时间.增加光合势,使玉米获得增产。喷洒时间晚或乙烯利用量过大.都会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994.
中华鳖肉脂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中华鳖肌肉和油脂块的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肌肉的矿物质和氨基酸含量、肌肉和油脂块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肌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18.21%和1.23%,油脂块的脂肪含量为86.72%;肌肉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其中铁和铬含量分别为380.13 mg/kg和1.08 mg/kg;肌肉的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6.94%和45.45%,其中鲜味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1.90%和7.94%;肌肉和油脂块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0.18%和24.96%,其中肌肉的EPA和DHA含量分别高达9.93%和9.12%。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评价了中华鳖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995.
为探明生物炭不同还田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选用扬麦13为材料,研究了旋耕生物炭不还田(CK)、生物炭旋耕还田(XG)、常规翻耕还田(FG)和深翻还田(SFG)对冬小麦产量、干物质转运和籽粒灌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XG、FG和SFG处理显著增加冬小麦开花期、成熟期地上干物质积累量,促进花后干物质向籽粒转运,其中XG处理花后干物质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比CK提高4.97%,二者间差异显著,而FG、SFG处理与CK间无显著差异;XG、FG和SFG处理对冬小麦强、弱势粒灌浆起始势和灌浆活跃期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冬小麦强、弱势粒快增期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Vmax),缩短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以XG处理效果最明显,其强、弱势粒Vmax分别比CK提高16.41%、6.49%, Tmax减少6.69%、12.97%,差异均显著;XG、FG和SFG处理能优化产量构成,其中XG处理有效穗数、千粒重、穗粒数、产量最高,分别比CK提高3.63%、8.19%、17.01%、14.27%,差异均显著。因此,在小麦-玉米轮作雨养无灌溉条件下,玉米秸秆生物炭旋耕还田可促进小麦干物质积累及花后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提高强、弱势粒灌浆速率,增加冬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996.
不同采收期对黄山松种子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在霜降日及提早半个月和1个月采收的黄山松种子的播种品质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霜降日采收的种子其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和种子活力指数都要比提前采种的高11.4%~175.3%,采种时间越提前,品质越差。因此,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的黄山松采种时间应严格掌握在霜降前后,不能提前半月以上,否则将严重影响种子品质。  相似文献   
997.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玉米对间作花生铁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花生相比,玉米花生间作提高了花生茎、叶和籽仁铁含量,促进了花生单株铁积累量,与郑单958、登海661和甜单21间作的花生籽仁铁含量分别提高了42.77%~48.47%、16.42%~19.9%和53.83%~60.94%,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单株铁积累量分别提高了45.27%~57.83%、7.07%~13.22%和98.47%~160.99%,除与登海661间作花生外,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基因型玉米改善花生铁营养效果表现为:甜单21〉郑单958〉登海661。  相似文献   
998.
豫西旱地小麦不同种植方式增产效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豫西旱地对小麦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沟播、平播(CK)等不同种植方式的增产效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沟播三种种植方式都有增温保墒的作用;地膜覆盖的增温作用主要表现在白天,秸秆覆盖、沟播的增温效应主要表现在夜晚;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沟播的保墒作用表现在小麦拔节前;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沟播可增加旱地小麦的次生根、分蘖、叶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能有效提高旱地小麦产量,其增产效应为秸秆覆盖>地膜覆盖>沟播>平播。与平播相比,前三者的增产幅度分别达17.8%、16.6%、12.0%。  相似文献   
999.
灌浆乳熟期不同水分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灌浆乳熟期不同水分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盆栽方法,设3个处理水平,处理H1保持土壤湿润,土壤水势为0,处理H2土壤水势-30 kPa,处理H3土壤水势-50 kPa,以水稻灌浆乳熟期保持水层作对照(CK)。结果表明,处理H1有效穗数与CK无差异,千粒重比CK高10.4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产量处理H1比CK高12.76%,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水稻灌浆乳熟期保持土壤湿润,增加了水稻粒重提高了水稻产量,同时又节约了水资源。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究重庆烟区氮锌配施对烟草根系生长发育、碳氮代谢、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云烟116’为供试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氮肥水平(N1:常规施肥、N2:常规施肥减氮 8%)+锌肥水平(Zn1:0 kg/hm2、Zn2:15 kg/hm2)的2因素2水平试验。分析不同氮锌配施对烟草根系形态特征(根毛超微结构和根条数)、生理特性(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和全氮含量、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氮锌配施处理间不定根条数、根系活力、根系全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常规施氮量条件下配施锌肥,烟草根毛发生数量和根条数逐渐增加;锌肥的施入显著提高了根系生理特性。适宜的氮锌配施有利于烟草根条数、根系生理特性、主要化学成分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增加。N1Zn2处理条件下的烤后烟叶产量最高(2074.66 kg/hm2),产值最高(48982.72元/hm2),主要化学成分较其他各处理更为协调,并且从氮锌配施交互作用考虑烟草根系形态特征、生理特性以及烤后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产量,选择适宜的氮锌配施不仅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还能达到较为理想的烤后烟叶品质。通过研究分析得出:氮锌配施条件下最适宜的肥料施用量为常规施氮量90 kg/hm2、施锌量1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