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我国水稻的一种检疫性病害,具有流行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等特点,严重威胁水稻的产量。该病害在中国南方稻种植区发生较重,且有向北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该病害的发生症状、发病影响因素和病害防治进行阐述,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四川籼稻区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rep-PCR分子指纹技术对2000~2002年采自四川6个籼稻自然生态区的137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了DNA分子指纹扩增和聚类分析,共获得73个不同的DNA指纹图谱(单元型)和62条分子量不等的DNA带型.结果显示,无论以何种遗传相似水平划分,四川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都表现很突出的优势宗谱,又存在着具有较多遗传多样性的次要小宗谱和特异性宗谱,蕴含着极其丰富的遗传信息;在0.19遗传相似水平,所有供试菌株可以划分成37个遗传宗谱,层次较为丰富.四川稻瘟病菌群体结构具有明显的时空特点,不同年度间稻瘟病菌群体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又各自拥有当年的特异性宗谱;在空间上,不同稻作区表现出从复杂到简单的病菌群体变化特点.稻瘟病菌的遗传宗谱与生理小种致病型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作者认为将二者横向比较没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3.
20%龙卷风水剂防除免耕田杂草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卷风”有效成份为百草枯,属灭生性、触杀性的除草剂。小麦、油菜和蔬菜收获后,为争时枪栽,节省劳力,用20%龙卷风水剂除草,每亩用量150~200毫升,对清水40~50公斤,在秧苗移栽前2~3天喷雾,能有效地防除各类杂草。2002年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在崇州市道明镇和温江区涌泉镇试验  相似文献   
64.
稻瘟病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菌是引起水稻稻瘟病的一种真菌。稻瘟病菌致病性的深入研究,对抗性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谱系的划分及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65.
优质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成恢177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成恢177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籼型恢复系绵恢502与美国光身稻Lemont杂交,后代通过花药培养和病圃稻瘟病抗性鉴定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稻瘟病、高配合力、强恢复力水稻恢复系。成恢177已配组出川香优2号、冈优177、中优177和D优177等4个组合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也作为稻瘟病抗性资源在杂交水稻育种中应用。  相似文献   
66.
持续高温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续高温抑制病菌的侵入和病斑扩展。其病害发生程度顺序为25℃〉30℃〉35℃〉40℃,温度升高,持续时间延长,PO酶活性降低,PAL酶活性升高,表明了高温增强稻株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67.
持续低温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持续低温作用下,具有不同抗性的品种汕优多系1号和汕优63对稻瘟病菌的抗性变化。结果表明:(1)持续低温处理比未经处理的对照稻瘟病病斑要早出现2-3d;低温处理3-5d出现病斑数目最多,对病害发生最为有利;但处理时间过长,则不利于病害;(2)持续低温处理3-5d对病斑扩展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8.
农作物生产过程持续面临着病虫害的威胁与为害,选育和推广农作物抗病虫品种是病虫害防治最经济、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措施。“十三五”期间针对四川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开展了大量研究,结合研究结果本文综述了农作物病虫抗性鉴定新方法与新技术研制、病虫害致害性变异监测、作物抗源筛选与创制、作物抗性评价与利用等方面的工作进展,以期为四川省农作物抗病虫性研究提供思路参考并开展工作交流。  相似文献   
69.
影响稻瘟病灾变的关键生态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持续低温(≤20℃)3~5天,有利于病菌侵入和病斑扩展。持续降水4天左右或结露8h以上,有利于病害的发展。抗病品种对温度、降水时数变化的反应较稳定。温度偏低或施氮量增加,则明显削弱品种的抗病性。稻株体内与抗性相关的物质差异明显。上述结果对病害预测预报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