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75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8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利用(Cyprinus carpio)上皮细胞(epitheliaoma papulosum cyprini, EPC)培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Sn1203分离株(IHNV-Sn1203), 根据GenBankIHNV G蛋白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的序列设计引物(GenBank序列编号AB288207), 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IHNV-Sn1203G蛋白全长ORF, 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7b(+), 构建了pET27-G重组质粒, 并进行了测序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IHNV-Sn1203G蛋白基因序列长度为1 527 bp, 与韩国株具有最高的核酸同源性(96.86%)和氨基酸同源性(97.05%)。该基因编码508个氨基酸残基, 推导分子量约为56.55 kD, 等电点为6.15; 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G蛋白富含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 存在2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 存在4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7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 G蛋白N端含有2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 亲水性大于输水性; 位于483~508位氨基酸存在一跨膜区; 抗原表位预测显示抗原性良好; 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 IHNV-Sn1203株与日本株和韩国株聚为一簇, 都属于JRt基因型。

  相似文献   
42.
复方制剂中黄芩甙成分在奶牛血浆和乳中药动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高效液相色谱 (HPL C)法为定量手段 ,研究复方制剂中黄芩甙经子宫内灌注给药后在奶牛血浆和乳汁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采用 MCPKP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药时数据 ,分析黄芩甙在血浆和乳中的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 ,黄芩甙在血浆、乳中的药动学特征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黄芩甙在血浆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C0=0 .37︼g· m L- 1 、Ka=1.73· h- 1 、K =0 .2 5· h- 1 、t1/ 2 Ka=0 .70 h、t1/ 2β=2 .93h、Cm ax=0 .2 4︼g· m L- 1 、Tmax=2 .2 3h、AU C=1.5 2 m g· (L h) - 1 、Tlag=0 .5 0 h。黄芩甙在乳汁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C0 =0 .76︼g· m L- 1 、Ka=0 .88· h- 1 ,K=0 .38h- 1、t1/ 2 Ka=0 .79h、t1/ 2 β=1.82 h、Cm ax=0 .31︼g· m L- 1、Tmax=3.2 7h、AU C=2 .0 0mg· (L h) - 1、Tlag=1.6 0 h。  相似文献   
43.
鲤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检测器,对鲤CyprinuscarpioL 组织中环丙沙星的残留量进行了检测,用0 1mol/L的磷酸溶液(pH12)提取组织中的环丙沙星。色谱条件为:色谱柱(Waters)的C18反相柱3 9mm×150mm;柱温25℃;流动相φ(甲醇)∶φ(水)=160∶840(1L流动相中加入四丁基溴化铵2 7g,并用体积分数为85%磷酸调pH至3 0);流速1 0mL/min;用荧光检测器检测波长,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8、465nm。环丙沙星的线性范围为0 01~4 00μg/mL,所有样品的回收率均在70%以上,变异系数在10%以内,最低检测限为0 01μg/mL。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培养基酸碱度(pH)、镁离子(Mg2+)、细菌接种量及小牛血清对4种喹诺酮药物抑制鱼类体外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7和8时,4种药物的MIC和MBC均最小,当pH升高或降低时,MIC和MBC均明显升高,抑菌活性明显降低。Mg2+对4种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Mg2+浓度的升高,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MIC和MBC均升高;当Mg2+浓度为0~2 0mg/mL时,二氟沙星的MIC无明显变化;Mg2+浓度为1 0mg/mL时,二氟沙星的MBC由0 8μg/mL上升到3 2μg/mL,单诺沙星的MIC为0 00625μg/mL,但随着Mg2+浓度的增加,MIC和MBC均有升高。细菌接种量为102~105CFU/mL时,环丙沙星和二氟沙星的MIC和MBC均无变化,只有当菌数增至106CFU/mL时,MIC和MBC才开始随着接种细菌量的增加而增加。血清能明显降低4种喹诺酮类药物的体外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5.
两种颜色虹鳟卵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化学分析法,分别对两种颜色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Walbaum卵的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颜色的虹鳟卵其蛋白质、脂肪、灰分、水分、氨基酸、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基本相同,均高于虹鳟肌肉(除水分外),两种颜色卵的受精率、发眼率、破膜率和上浮率相近。  相似文献   
46.
复方中药对人工感染IBV雏鸡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滴鼻法对SPF鸡攻毒建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模型,使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技术、气管环中和试验法等,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角度研究复方中药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可能性.结果显示,与感染不给药组相比,复方中药组能显著增加病鸡的体质量(P<0.05),促进免疫器官生长发育,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中和抗体效价(P<0.05),极显著提高CD4+/CD8+比值(P<0.01).结果表明,复方中药能明显改善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具有提高机体抗病毒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甲醛及孔雀石绿对哲罗鲑发眼卵MHC及IL-1β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甲醛及孔雀石绿消毒对哲罗鲑发眼卵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及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的影响。将哲罗鲑发眼卵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3000粒卵,按照500 mg/kg和2 mg/kg浓度对鱼卵进行甲醛和孔雀石绿浸泡消毒,每天1次,每次持续30 min,对消毒前、后30 min采集的样品进行MHC及IL-1β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甲醛及孔雀石绿消毒均对哲罗鲑受精卵中MHC和IL-1β含量造成了一定影响。甲醛消毒促使卵内MHC含量稳步提升,而对IL-1β含量无明显影响;而孔雀石绿消毒导致卵内MHC产生无序剧烈变化,且IL-1β含量急速提升,可能已对卵造成了炎症反应。甲醛消毒对卵免疫系统产生的影响明显小于孔雀石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用于哲罗鲑鱼卵日常消毒使用。  相似文献   
48.
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人一兽一鱼共患病的条件致病菌。其危害的产生与其外毒素、胞外蛋白酶及表面分子等毒力因子的分泌、表达相关。研究其毒力因子有利于深入了解该菌的致病机理,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综述了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9.
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整合子的分子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嗜水气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整合子-基因盒分布及分子特征, 首先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28株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然后利用PCR方法检测菌株中Ⅰ、Ⅱ、Ⅲ型整合酶基因并对其携带基因盒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分离到的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呈多重耐药性, b-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和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率超过60%, 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较敏感, 且菌株间耐药谱差异较大。53.57%的菌株Ⅰ类整合子阳性, 21.43%的菌株Ⅱ类整合子阳性, 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多种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阴性株, 且Ⅰ类整合子阳性株多重耐药率明显高于Ⅱ类整合子阳性株, 表明整合子系统在嗜水气单胞菌多重耐药性中发挥重要作用。Ⅰ类整合子基因盒以aadAdfrAcatB家族为主, 分别介导氨基糖苷类、甲氧磺胺嘧啶类和氯霉素类药物耐药; 基因盒的排列以aadA2+dfrA12类型为主。此外, Ⅰ类整合子阳性的嗜水气单胞菌多重耐药性在不同个体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提示多重耐药菌株的耐药表型与基因盒的类型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50.
甲砜霉素在鲤鱼及鲫鱼体内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旨在分析甲砜霉素在鲤鱼和鲫鱼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并为制定休药期提供依据。按照30 mg/kg的给药量对鲤鱼和鲫鱼连续口灌给药甲砜霉素3天,定时取样,外标法定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采样组织中甲砜霉素的残留量。结果显示:甲砜霉素在0.1~200 n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7。回收率在81.33%~109.72%之间。甲砜霉素在停止给药后鱼体各检测组织中残留量呈下降趋势,在停药25天后,甲砜霉素残留量低于中国与欧盟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MRLs)。根据结果,建议休药期为25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