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3篇
  7篇
综合类   36篇
水产渔业   108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美洲鳗白仔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3.
“氹仔”养鱼是指山区农民利用当地丰富的山溪水、山泉水和草木资源,在房前屋后、山坑坡地挖醚叠石砌基建成“氹仔”,在“氹仔”中进行养鱼(主要是草鱼等草食性鱼类)的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74.
应用RAPD技术对3个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群体(奥利亚罗非鱼83系、新引进的红色奥利亚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02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扩增结果统计获得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奥利亚罗非鱼83系、红色奥利亚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02系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21 0,0.090 3和0.014 9;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以奥利亚罗非鱼83系与红色奥利亚罗非鱼群体间的最大,为0.135 1,奥利亚罗非鱼83系与奥利亚罗非鱼02系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61 0,红色奥利亚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02系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21 8.利用MEGA3.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奥利亚罗非鱼83系与奥利亚罗非鱼02系首先聚为一支,然后再与红色奥利亚罗非鱼聚为一支.3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总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234 0,总的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52 7,3个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507 1.上述结果说明这3个群体的群体内遗传变异较小,但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分化.对RAPD分析中所获得的6条特异带进行SCAR转化.S97800和S4691400两个特异片段成功转化为SCAR标记.这些标记可作为鉴别3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的遗传标记,并将为今后的选择育种提供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近年来中国罗非鱼主养区无乳链球菌流行特征,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和测序等方法对2007年~2016年分离纯化得到的263株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进行菌毛岛屿和血清型分型分析。菌毛岛屿分型结果显示:263株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可分为两种菌毛岛屿类型:PI-2b型(40株)和PI-1+PI-2b型(218株),其中PI-1+PI-2b型无乳链球菌是主要的流行菌株,占总数的82.9%。其余5株无乳链球菌的菌毛岛屿基因缺失,不含菌毛岛屿。分子血清型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的无乳链球菌分为两种血清型:Ia型258株(98.1%)和Ib型5株(1.9%)。所有Ib型无乳链球菌的菌毛岛屿均有缺失,仅含有2b-AP1基因。进一步分析表明,Ia-(PI-2b)型无乳链球菌是2011年之前主要的流行株型,而Ia-(PI-1+PI-2b)型无乳链球菌为近6年来广泛流行的株型。Ia型是我国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最流行的分子血清型,同时PI-2b是最重要的菌毛岛屿(98.1%)。本研究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流行病学和疾病防控提供调查依据。  相似文献   
76.
利用一对特异性引物MHC 2b-snp-sf和MHC 2b-snp-sr,从广东省3个不同罗非鱼养殖地区(以下分别称高要群体,茂名群体,惠州群体)采集的137尾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GIFT strain)的个体基因组中扩增出长度为775-796 bp的片段。克隆后测序,序列分析结果显示:775-796 bp的核苷酸序列中共检测出62个简约信息位点,49个单碱基突变位点。112个多态位点中,增添/缺失位点34个,转换位点44个,颠换位点33个,另外一个位点既出现转换(C/T)又出现颠换(A/T)。137尾个体的751个阳性克隆的测序结果分析表明,751条序列分属于4个等位基因。其中,等位基因Orni-DAB*0101在3个群体中所占比例最高(85.2%)。等位基因的分布及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表明:高要、茂名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惠州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群体间的分化指数(FST值)、平均基因流(Nm)、分子方差分析(AMOVA)和平均K2-P遗传距离均表明3个养殖群体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未发生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该研究结果提供了广东地区养殖尼罗罗非鱼MHCⅡB基因的部分遗传信息,为尼罗罗非鱼抗病品系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月鳢(Channa asiatica),又叫山斑鱼、花星鱼、七星鱼、张公鱼等,隶属于鲈形目、鳢科。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广大丘陵、山区的沼泽溪流中。月鳢不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具有滋补强身、活血生肌、利尿祛风、通气消胀等功效,因此既是餐桌上的佳肴,又是保健珍品,被称为“保健生鱼”,在粤、港、澳及东南亚地区尤受欢迎,其售价比其它生鱼(斑鳢、乌鳢)高出几倍。  相似文献   
78.
为建立一种批量检测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快速敏感的原位杂交方法,本研究依据罗非鱼无乳链球菌cfb基因序列,选取其132-599 bp之间的序列为靶序列,采用PCR法制备了特异性地高辛标记的DNA探针DIG-cfb(Digoxigenin-labelled cfb probe,430 bp),同时对所制备的探针进行了测序鉴定及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探针测序序列与实际Gen Bank序列相符,所制备的DIG-cfb探针与无乳链球菌基因组杂交呈阳性,与患病罗非鱼的其他细菌病原(嗜水气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类志贺邻单胞菌以及海豚链球菌)基因组,以及与无乳链球菌亲缘关系较近的链球菌其他种(牛源链球菌、变异链球菌),斑点反应则均为阴性,d NTP对照组也为阴性,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该方法可实现对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检测无乳链球菌基因组的下限为1.5 ng/μL DNA。对采集于广东、海南及广西等不同地点的无乳链球菌样品,均可获得较明显的斑点反应圈,对患链球菌病的罗非鱼肝、脑组织基因组也可特异的检测出无乳链球菌。表明本研究建立的DIG-cfb原位杂交法对无乳链球菌基因组的检测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等特点,适合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79.
杨淞  卢迈新  黄樟翰  高风英 《水利渔业》2006,26(4):14-15,20
用呼吸室法对荷那龙罗非鱼、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及其杂交F1的呼吸耗氧率、窒息点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水温为16~32℃时,平均体重为10.40~116.28 g的荷那龙罗非鱼的耗氧率在0.07~0.61 mg/g.h,平均体重为18.98~102.53 g的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的耗氧率范围是0.06~0.43 mg/g.h,平均体重2.24~133.82 g的杂交F1莫荷鱼的耗氧率范围是0.06~0.65 mg/g.h;3种试验鱼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耗氧率与鱼体规格呈负相关。②3种实验鱼的耗氧率均为白天高于夜间。③水温24℃时,3种试验鱼的溶氧临界窒息点分别是:荷那龙罗非鱼0.33~0.55 mg/L,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0.24~0.31mg/L,莫荷鱼为0.38~0.43 mg/L。  相似文献   
80.
鱼类的性别遗传机制正处于分化的初级阶段,其性别决定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共同控制,其性别决定机制比较复杂.一直以来鱼类与性别连锁的遗传标记的研究备受到关注,近年来在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取得一些进展.本文从表型标记、蛋白质标记和DNA分子标记三方面对鱼类的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标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着重介绍鱼类DNA水平上的性别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为鱼类的性别标记及性别控制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