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农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1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对自行研制的自控型供沙漏斗的结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论述的基础上 ,对其稳定性和转速与供沙速率间的关系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在 90次测试中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 15 .5 % ,供沙速率不随时间发生显著变化 ;转速与供沙速率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 ,随着转速的增大供沙速率稳定增加 ;该漏斗可提供 0~ 112 0 g/ s供沙速率 ,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为向全球变暖背景下的陕西省秦岭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集1961—2010年该区域71个气象台站的资料,采用气象数据小网格推算、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秦岭南北近50年来稳定通过≥0℃的热量资源的积温、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秦岭南北≥0℃的积温增加、初日提前、终日推迟和持续日数延长,除秦岭北部≥0℃初日变化速度慢于秦岭南部外,秦岭北部≥0℃的积温、终日和持续时间变化速度快于秦岭南部;秦岭南北≥0℃的积温和持续日数发生由少到多突变的年份分别为2003和1997年,秦岭南北≥0℃初日发生由推迟到提前的突变年份为1997年,秦岭南北≥0℃终日发生由提前到推迟的突变年份为1972和1976年。秦岭地区≥0℃积温的空间变化相似,整体呈增加趋势。秦岭南北初日和持续日数具有相同的周期,秦岭南北的终日具有相同的短周期,而秦岭南北的积温具有相同的长周期。  相似文献   
13.
基于随机森林的我国荞麦适宜种植区划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共获取196个荞麦分布点记录,采用相关性以及随机森林变量重要性分析,筛选出气候、土壤和地形三种类型15个环境评价因子,结合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我国荞麦的潜在种植区域,并划分荞麦适宜种植分布区,同时依据随机森林模型给出的变量重要性,分析影响荞麦生长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的我国荞麦适宜种植分布精度较高,荞麦的种植适宜区分布较广,从东北到南方的广阔地区均有分布,但荞麦高适宜种植区范围较小。气候因子对荞麦生长的影响最大,主导因子为日照时数(SH)、年均温(Bio1)和最热季降水量(Bio18),通过绘制主导因子的响应曲线,进一步明确其对荞麦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可为合理规划我国荞麦种植提供数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泰尔指数的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宁  卫海燕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5):183-186,190
以陕西省10个地市及杨凌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对指数和绝对指数测算了陕西省2000~2007年的区域经济差异,并运用具有可分解性质的泰尔指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2000年以来陕西区域经济差异呈逐年扩大的态势,且这种差异的构成在2005年以后发生了转变,已经由三大区域内的经济差异占主要地位发展为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占主要地位。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如果不能均等地在各地区之间分配,则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建议采取措施降低经济差异的增长速度,并应以降低组间经济差异为主。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平台支持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区域水资源压力评价的方法和思路探讨,完成了指标体系的构建、数据处理、评价模型的建立.将此方法应用到西安市水资源压力的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西安市2000-2005年的水资源压力整体上呈增大趋势,存在巨大的水资源压力隐患,水资源与人类经济环境发展不协调.  相似文献   
16.
运用图论等数学方法对陕西省关中、陕南和陕北地区城镇的分布规律及与中心位置的离散程度分别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获得了各研究地区的理论中心区位。研究并确定了陕西省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理论"极核",并对各"极核"周围的辐射能力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基于WebGIS的西安市旅游资源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系统以Arcinfo和ArcView为开发平台 ,应用GIS技术、Internet技术、数据库技术为基本的技术支持 ,设计了西安市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的结构、C/S结构和数据库 ,并利用VisualBa sic 6.0进行界面开发。该系统可实现信息查询、典型地物标注、景点 3维显示、空间操作与分析、旅游专家咨询等功能 ,实现了西安旅游资源的信息化 ,同时也为“数字西安”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GIS的西安市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以Arcinfo和Arcview为开发平台,应用GIS技术I、nternet技术、数据库技术为基本的技术支持,设计了西安市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系统结构、C/S结构及其数据库,并利用Visual Basic 6.0进行了界面开发。给出了利用①地籍管理子系统;②土地利用子系统;③土地规划子系统;④建设用地子系统;⑤综合维护子系统五大模块管理西安市土地资源的方法,实现了土地管理信息化,同时也为“数字西安”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了西安市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标体系,并运用变异系数法对1996年以来西安市城市化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进行了综合测度,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及其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间维度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两者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9年,西安市城市化综合水平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西安市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呈现波动发展,但总体上向良性方向发展;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生态环境压力是影响西安市城市化的最主要因素,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增多等是胁迫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时序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耦合度以颉抗阶段为主,耦合协调度基本处于中高度协调水平。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暖背景下秦岭地区≥10℃热量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秦岭地区农业热量的时空变化研究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1961—2010年秦岭南北71个气象台站的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 突变检验、Moralt 小波分析和ArcGIS 空间插值法,对秦岭南北近50 年来≥10℃的积温、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秦岭南北≥10℃的积温和持续日数均呈增加趋势,初日为提前趋势,终日为推迟趋势;秦岭北部≥10℃初日变化速率低于秦岭南部,秦岭北部≥10℃积温、持续日数和终日的变化速率高于秦岭南部。(2)秦岭北部≥10℃积温、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为1995 年、2003 年、1973 年和2000 年,秦岭南部≥10℃积温、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为2004 年、1995 年、1974 年和1977 年。秦岭南北部≥10℃积温具有明显的20~30年和7~10年的振荡周期。(3)空间上,秦岭地区≥10℃积温的空间变化相似,整体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