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4篇
  3篇
综合类   27篇
园艺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早秋栽培的大白菜习惯上叫做早熟大白菜 ,是相对于中晚熟大白菜来说的 ,它的播种时间介于夏大白菜和秋大白菜之间。河南省一般 7月底至 8月初播种 ,生育期 60d左右 ,国庆节上市 ,双节前后是蔬菜的秋淡季 ,因此市场行情较好。但是生产上存在着品种更新慢 ,老品种适应性差 ,耐热性不够 ,抗病性不过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利用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快速育种技术对国内外大量的抗热、耐热品种及资源进行培养 ,得到了一大批耐热性好、高抗病的纯系材料 ,组配了一批早熟组合。豫新 60就是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选育的早熟大白菜杂交种。该…  相似文献   
42.
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快速育成早熟春甘蓝一代杂交新品种‘豫生1 号’ ( 96-1) 。该品种叶球近圆形, 结球紧实, 叶质脆嫩, 耐先期抽薹, 耐裂球, 抗病毒病、黑腐病、霜霉病。定植后60 d 成熟, 净菜产量44~ 55 t/ hm2。适于华北地区春季栽培。  相似文献   
43.
豫园红星洋葱是从日本红皮洋葱中经过多年优良单株选择和提纯复壮育成的红皮洋葱新品种。中熟,全生育期260d左右。株高约68cm,叶片上冲,深绿色,蜡粉中等。鳞茎外皮红色,扁圆形,球形指数0.70,辣味适中,口感甜脆,商品性好;单球质量240g左右,667m2产量约5500kg。适宜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4.
早熟春甘蓝新品种豫生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熟春甘蓝豫生1号采用花药培养、小孢子培养等生物技术选育而成的杂交新品种。该品种表现早熟、耐裂球,抗先期抽薹;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一般亩产净菜2934.45~3663.78kg;比对照品种中甘11号增产8.13%~16.42%;品质好,每100g鲜样含Vc25.3mg,可溶性糖2.14g,叶质脆嫩、味略甜,口感好。  相似文献   
45.
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营造培育环境、加快培育进程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需求、现状及制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因素。提出了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外部环境机制、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等健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6.
为了把黄籽沙逊的黄籽性状同埃塞俄比亚芥菜的优良特性相结合,在对黄籽沙逊和黄籽埃塞俄比亚芥菜种间远缘杂交的基础上,开展了对种间杂种的形态鉴定、染色体倍性检测、根尖染色体制片和分子标记鉴定研究。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黄籽沙逊和埃塞俄比亚芥菜真杂种外观明显不同于其父母本,处于中间类型,更多偏向于父本黄籽埃塞俄比亚芥。总共对11株黄籽沙逊与黄籽埃塞俄比亚芥菜种间杂种后代的倍性进行了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阳性植株DNA相对含量(主峰位置125)明显小于对照黄籽埃塞俄比亚芥DNA相对含量(主峰位置200),大于亲本黄籽沙逊DNA相对含量(主峰位置75)。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真杂种植株染色体为27条,为黄籽沙逊(AA,2n=20)和黄籽埃塞俄比亚芥菜(BBCC,2n=34)的单倍体染色体相加之和。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真杂种既有父本也有母本的特异性条带。以上均证实了所获得种间杂种的真实性,其包含了双亲中的遗传信息。所获得的含有芸薹属A、B和C 3个亚基因组的种间杂种可作为育种的中间材料应用到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育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索12个辣椒microRNA的时空表达及胁迫响应。根据辣椒中已鉴定和注释的microRNA信息,进行靶标预测和时空表达分析。靶标除转录因子外,还有ABC transporter、WD40和锌指结构等。辣椒中miRNA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并且miRNA在果实发育中也起作用。同时,对辣椒进行脱落酸、茉莉酸甲酯、高温、低温、盐和辣椒疫病病原菌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2个miRNA在不同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micro RNA对胁迫有响应,对胁迫呈现出显著性表达差异,miR4414b受疫病胁迫上调表达,miR167在脱落酸胁迫下下调表达,miR396d经脱落酸、茉莉酸甲酯和疫病诱导后,显著上调表达。miR156在高温和低温胁迫下下调,靶标转录因子SBP可能上调,适应胁迫反应。但miR156a经NaCl诱导后显著上调表达,可能导致靶标下调表达。miR171c经脱落酸、茉莉酸甲酯和疫病处理显著下调,靶标GRAS基因可能上调抵抗胁迫,本研究对辣椒中miRNA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8.
以20份越冬大白菜幼苗为试材,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大白菜幼苗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并筛选适宜的形态特征指标,以期为制种大白菜幼苗越冬形态特征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冬前”大白菜幼苗的地上鲜质量、单株叶面积、叶片数、根茎粗、侧根数等形态特征与越冬率高度关联(关联系数分别为0.798 1、0.750 6、0.735 2、0.707 4、0.676 9),各个指标充分反映了幼苗越冬能力。以所选“冬前”形态指标相对值为自变量,构建预测模型Y=68.885+0.963X1-0.011X2-0.168X3+10.983X5+0.116X7。经回代检验,模型准确率超过97.00%。利用均方根误差(1.405 3)和相对误差(0.014 8)对模型评价,其预测值高度精确,能够有效地预测制种大白菜幼苗越冬率。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的模型非常可靠,能够用于露地大白菜幼苗越冬率预测模型的建立,为基层技术人员提供有力的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
以大白菜基因组DNA为模板,对影响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的反应体积、引物浓度和DNA模板用量等3个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适用于大白菜的KASP反应体系。96孔模块最佳反应体系中,总反应体积为8 μL,其中模板DNA(60 ~ 80 ng · μL-1)1 μL,KASP Master mix(2×)4 μL,引物混合物(50 μmol · L-1)0.14 μL,ddH2O 3 μL。384孔模块最佳反应体系中,总反应体积为4 μL,其中模板DNA(60 ~ 80 ng · μL-1)1 μL,KASP Master mix(2×)2 μL,引物混合物(50 μmol · L-1)0.07 μL,ddH2O 1 μL。利用不同引物和不同的大白菜材料对优化的反应体系进行验证,均获得了较好的KASP-SNP分型,验证了该优化体系的稳定性。该反应体系可以用于大白菜遗传多样性研究、基因定位、遗传图谱构建等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50.
 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双单倍体育种技术快速育成大白菜一代杂种‘豫园50’。该品种生育期52 d, 高温结球能力强, 单球质量1. 45 kg, 球形指数1. 74 , 抗病毒病、霜霉病、黑斑病和黑腐病等多种病害; 净菜产量52. 6 ~ 58. 7 t.hm-2, 适合夏季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