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0篇
  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乡镇尺度上的土壤肥力指标能够代表当地的基础地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指导科学施肥。本研究选择山东省1504个农业乡镇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和空间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山东省土壤肥力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丰缺敏感区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山东省乡镇尺度上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93±0.1) g/kg、(0.87±0.01) g/kg、(31.89±0.51) mg/kg 和(128.64±1.48) mg/kg;利用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将山东省各个乡镇土壤肥力分为优、中和差3类,所占比例分别为14.20%、46.67%和39.13%;总体上,山东省土壤肥力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中等及以下的乡镇占总体比例为85.8%。(2)山东省土壤肥力空间分布呈现北低南高的趋势,自西向东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土壤肥力相对高的地区以中部为中心,成发散式、环形分布,且途经潍坊市中部—淄博市—临沂市东北及东南部—枣庄西部与济宁连接处,构成一个S 型;山东半岛东南部地区土壤综合系数较低,有机质和 速效钾为主要限制因子;中南部、西南部及东南部地区土壤肥力等级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较低;西北和北部地区,土壤肥力主要限制因子为全氮和有效磷。本研究结果对有针对性地制订适宜山东省不同区域的土壤肥力提升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
基于RS和GIS的北京冬小麦面积多尺度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小麦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冬小麦统计和遥感监测数据,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分别从北京市、区县和乡镇三个尺度,评价了2009-2014年冬小麦面积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北京市冬小麦面积从2009年的61 971.02 hm下降到2014年的26 814.87 hm,减少了56.73%;冬小麦成片种植的地块数量从11 243块降低到4 914块,减少了56.29%;地块平均面积也从4.76±0.19 hm减少到1.22±0.05 hm,降低了74.29%;(2)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和顺义区的冬小麦面积减少量占总减少量的87.43%;每个乡镇的平均冬小麦面积从2009年的1 066.28±153.63 hm降低到2014年的388.21±59.17 hm,且大于1 000 hm和500~1 000 hm的乡镇数分别约减少了2/3和1/2;(3)四个典型乡镇冬小麦面积也均呈极显著减少趋势,地块平均面积降低幅度均在70%以上,并且面积大于5 hm的地块数量占总体的比例减少至不足8%。这说明2009-2014年北京市冬小麦种植面积显著减少,种植区域破碎化趋势严重。  相似文献   
93.
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世界性玉米病害,意大利、法国、瑞典、以色列和阿根廷等许多国家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94.
选用密植型玉米辽单565和郑单958两个新品种,每667m2种植5 000株、4 500株、4 000株,以当地主栽品种丹玉39每667m2种植3 200株为对照,进行了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密植品种增加密度后都比对照品种产量高.郑单958每667m2种植5 000株、4 500株、4 000株的分别比对照品种丹玉39增加36.15%、22.82%、20.06%;辽单565每667m2种植5 000株、4 500株的分别比对照品种丹玉39增加19.2%、15.15%.  相似文献   
95.
当前农民收入中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已平分秋色,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不仅受农业内部因素影响还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本文以青岛市为例,从农民收入的来源方面入手,运用灰色关联理论通过对1994~2009年青岛市农民收入数据分析,探讨影响青岛市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认为,近年来青岛市农民农业收入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农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农业结构调整。但整体看来,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发展缺乏有效资金投入;二三产业发展对农民非农收入有重要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发展速度对非农收入影响比较大;受农民非农就业机会以及文化素质制约非农收入的持续提高面临风险。建议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扶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鼓励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强教育投入等措施促进青岛市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互联网经济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互联网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以及农民增收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现阶段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对农村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还是有消极影响。所以,对农村互联网金融机制进行改革,制定适合农村的互联网金融机制,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7.
对从韩国引进平菇菌株ZP1、ZP2、ZP3、ZP4、ZP5比较试验,结果表明ZP2和ZP5产量高,适合当地栽培;其中ZP2生物学效率最高,菌丝长势好,污染率低,出菇整齐,菇形紧凑,耐高温;ZP5污染率较低,出菇整齐,菇形紧凑,耐高温,但菌盖易碎,商品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8.
99.
通过在冀南各类蔬菜区普查,包括对蔬菜、地面、周围环境等目测、网捕等,查到蔬菜害虫天敌2纲(昆虫纲、蛛形纲)9目50科174种。并根据异色瓢虫对不同寄主的捕食、衔接转移的特性,进行了对槐蚜、大豆蚜、萝卜蚜捕食功能反应初步试验研究,并分别建立了捕食功能反应数学模型。同时,进一步试验验证,异色瓢虫及高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和转移时的取食特性。为生物防治利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不同生育阶段气候资源的变化规律,基于东北地区4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点的物候期观测记录及相应的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了1981-1999年、2000-2016年春玉米营养生长期、并进期、生殖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平均温度、生长度日、降水量、高温度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①1981-2016年,东北地区春玉米全生育期及不同生育阶段的平均温度、生长度日和高温度日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相同的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的趋势,降雨量呈现自西北向东南增加的趋势。②相比1981-1999年,2000-2016年春玉米全生育期及不同生育阶段的平均温度和生长度日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局部趋势不明显。降雨量在各生育期变化不明显,吉林省和辽宁省在并进期略有下降,黑龙江省在生殖生长期的降雨量减少。在营养生长期高温度日在空间上有增加趋势,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温风险频率有较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