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珠江长臀(Cranoglanis bouderius)为试验材料,建立了长臀扩增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体系,对其分析过程中的DNA提取、双酶切、单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银染等步骤进行了检测,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用PstI/TaqI、EcoRI/MseI等2组双酶切组合构建长臀的AFLP指纹图谱,条带清晰可辨,扩增信号强,得到清晰的长臀AFLP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42.
运用AFLP技术,对广东鲮鱼原种场保存的鲮原种2个子群体(子群体h、q)各29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5对AFLP引物组合中的6对引物扩增共产生173条条带,其中多态位点数为72,多态位点比例为41.5%。在6对引物产生的173条扩增条带中,有一条扩增条带在子群体h中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其在子群体q中的出现频率(72.4%>20.6%),编号为E2M4-1。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子群体h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高于子群体q(0.1367>0.0998)。该研究为筛选鲮原种群体2个子群体间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做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43.
对翘嘴鳜(♀)和斑鳜(♂)杂交F1代进行程序性的驯化,挑选出易驯化和不易驯化的2组。采用一维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易驯化和不易驯化杂交鳜的形态差异;对易驯化杂交鳜全长、体长、体宽、体高、吻长、头长、眼径、眼间距、尾长、尾柄高、尾柄长和体质量等12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所选易驯化杂交鳜F1代体长、体高和眼径3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亦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通径系数达0.435;所选3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r2=0.949,说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体质量为依变量(Y),体长(X2)、体高(X4)和眼径(X7)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Y=-15.527+0.127 X2+0.344 X4+0.903 X7。试验结果说明,翘嘴鳜和斑鳜杂交F1代存在易驯化和不易驯化个体的食性分化;用体长、体高和眼径估计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易驯化杂交鳜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Gunther),俗称江团,肥沱,是原产于我国长江水系的名贵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而且鱼膘肥厚,可加工成珍贵的鱼肚。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长吻鮠作为滋补的水产品,在封建社会还是朝廷贡品。在70年代以前,长吻鮠的产量完全靠江河捕捞;由于长期的捕捞过度,资源已严重衰竭。为了使这种珍贵的鱼类能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我国水产科技人员从80年代开始,对长吻鮠进行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研究,现已解决了人工养殖的技术难题,根据广东省几年来的养殖情况表明,这种鱼在池  相似文献   
45.
玉兰新品种‘长安丽人’是由多瓣紫玉兰(Magnolia polytepala)和武当木兰(M. sprengerii)红花类型‘High Haven’通过人工杂交获得。花被片9~11个,倒卵形,中内轮花被片盛开初期斜上,外表面粉红色(RHS 63A-D),内表面中紫粉色(RHS 186D);花蕾顶生。花期3月下旬—4月上旬。适宜种植范围为陕西西安及气候相近地区。  相似文献   
46.
谢斌  王亚玲  叶卫 《园艺学报》2020,47(5):1015-1016
玉兰新品种‘小璇’是由星花玉兰‘睡莲’(Magnolia stellata‘Waterlily’)和阔瓣含笑‘新含笑’(Michelia platypetala‘Xin Hanxiao’)通过人工杂交获得。株形矮小、紧凑,花量大,花背红至粉红,花开两季,花期长,适宜种植范围广。用玉兰、望春玉兰、黄兰等作砧木进行嫁接繁殖。  相似文献   
47.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配组方法和加性一显性遗传模型,在水泥池和网箱两种不同放养密度的养殖环境中,对尼罗罗非鱼(Oreoe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及这两种罗非鱼的正、反杂交后代,从与生长相关的体重、全长、体长、体高、体宽及肥满系数共6项性状,分析基因型×环境互作遗传效应,并进行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4种罗非鱼的体重性状主要受加性遗传效应控制;全长、体长、体宽三个性状主要受显性基因效应控制,通过杂交可发挥这些性状的育种潜力,早代选择可获得较好的育种效果。(2)奥利亚罗非鱼在两种环境中各性状的显性×环境互作效应都表现为负向,尼罗罗非鱼生长性状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较为复杂,尼奥杂交鱼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生长表现。(3)除肥满系数与其它各性状间相关关系较小之外,体重、全长、体长、体高、体宽5个性状相互之间的表型相关在0.893~0.981,而遗传相关在0.904~0.993之间,表明这5个性状相互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8.
雀鳝,俗名花鳄、短嘴鳄鱼火箭(Lepisosteus oculatus)。原产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墨西哥地区。雀鳝因其体色鲜艳,全身具花纹,体形奇异。因而成为国际上比较名贵的一种淡水观赏鱼。天然苗种少,价格贵。市场供不应求。在我国。雀鳝鱼苗一直全靠从国外进口。2004年夏季。作者对饲养在嘉禾水产研究所池塘的雀鳝成鱼培育至性成熟。并对这些亲鱼进行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孵化出一批仔鱼,进行了初步的人工育苗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9.
杉木人工幼林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年生杉木人工幼林进行3种不同施肥对比试验,其结果表明:施磷肥的效果最好,5年后立木蓄积生长量比对照区年均增长17.11 m~3/hm~2;磷肥+尿素混合施效果次之,年均立木蓄积生长量比对照区增加立木9.04 m~3/hm~2;施尿素对林木作用不大,仅比对照区年均立木蓄积生长量增长2.38 m~3/hm~2。  相似文献   
50.
杂交条纹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卫  符云 《科学养鱼》2000,(10):21-22
杂交条纹鲈于 1993年由广东省引进养殖。经试养表明,杂交条纹鲈与我国现有鲈科养殖品种相比,具有体型和体色好看,肉质好而有特殊香味,商品价值高等优点,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目前在广东、福建等地已有小规模养殖,其他省市也纷纷引种试养。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杂交条纹鲈养殖和繁殖方面的实践体会,简要介绍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条纹鲈体侧扁,呈纺锤形。鳞片呈银白色,比其它鲈鱼大。整个体色除背部的小部分呈青灰色外,体侧和腹部都呈银白色,侧线上下都有纵向排列的黑色条纹。纯种条纹鲈体型较长,体长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