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索五种罗非鱼的亲缘关系。[方法]从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杂交种尼奥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和红罗非鱼基因组中提取DNA,通过PcR扩增其ITS1基因序列及18S、5.8S部分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扩增片段大小约700bp。测序结果显示获得的序列包括完整的ITSI区以及18S和5.8S部分序列。序列长度变异主要在ITS1区,18S和5.8S片段的序列长度没有发生变化。罗非鱼5个种的ITS1序列的碱基组成差别不大。从UPGMA聚类结果上看,尼罗罗非鱼与尼奥罗非鱼聚为一支;莫桑比克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聚为一支,红罗非鱼再与莫-奥聚合。[结论]五种罗非鱼的ITS1及18S、5.8S部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尼罗和尼奥罗非鱼亲缘关系较近,奥利亚与莫桑比克罗非鱼亲缘关系较近,红罗非鱼可能与奥利亚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2.
1999年 1 0月下旬 ,泸水县老窝乡中元村松林寨部分农户饲养的本地水牛 ,发生一起以发病急、死亡快为特点的急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诊断为牛出败。1 发病情况 经疫区调查 ,其疫源系一畜主将急死的牛宰杀食用并将疫源扩散 ,结果参加宰杀的人所饲养的牛相继发病死亡。有的同栏养牛 ,有的相隔较远也发生而造成流行。在发生疫情的 6户中 ,牛存栏1 2头 ,发病 1 0头 ,发病率为 83.33% ,死亡 8头 ,发病致死率为 80 %。本次牛出败疫情 ,主要见于水牛 ,其他畜禽不见发病。2 临床症状 患牛发病突然 ,反刍停止 ,咳嗽 ,鼻腔流出带…  相似文献   
63.
在流水池饲养环境里,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选育系F6、F7、F8三代鱼二龄鱼按雌、雄分组后进行生长性能比较。经过123d的饲养,F6、F7、F8二龄鱼雌鱼绝对增重率为3.13g/d、3.16g/d、3.19g/d,相应特定增重率为0.66%/d、0.68%/d、0.67%/d;F6、F7、F8二龄鱼雄鱼绝对增重率为3.27g/d、3.31g/d、3.39g/d,相应特定增重率为0.55%/d、0.56%/d、0.57%/d。F6、F7、F8二龄鱼的增重率基本呈现出逐代增大的趋势,但增大的程度比较微弱。不同阶段F6、F7、F8代二龄雌、雄鱼的特定增重率随着饲养天数的增加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4.
利用芳香植物驱虫的特性,选择普列薄荷作为地被植物进行樱桃园地面覆盖,研究普列薄荷驱虫对樱桃叶片保存效果的影响,发现樱桃秋季存叶率高、叶片受病虫侵害程度轻,不需使用农药防治叶部病虫害,防止了农药污染,为樱桃的有机生产建立了新模式。  相似文献   
65.
对中国主要养殖的尼罗、奥利亚、莫桑比克、杂交种尼奥(尼罗×奥利亚)、奥尼(奥利亚×尼罗)和红罗非鱼(莫桑比克×尼罗)的线粒体COI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分析,探讨罗非鱼种间亲缘关系和种类鉴别标记.6种罗非鱼中大部分个体均获得长586~708 bp的基因序列.其碱基组成GC含量为47.7%.序列分析表明.莫桑比克罗非鱼2个个体分为2个单倍型,单倍型之间的碱基差异为1个碱基,其余几种罗非鱼均只有1个单倍型.其中,尼罗和尼奥、奥利亚和奥尼的单倍型序列相同,但种间核苷酸序列差异达4.3%~7.7%.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这6个(杂)种分为3个组:尼罗-尼奥,红罗-莫桑比克和奥利亚-奥尼罗非鱼组,其中前2组亲缘关系较近,与后1组亲缘关系较远.表明COI可作为罗非鱼种类判别和亲缘关系分析的重要标记.  相似文献   
66.
67.
我国主要养殖罗非鱼的16S rRNA序列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主要养殖的尼罗、奥利亚、莫桑比克、杂交种尼奥(尼罗♀×奥利亚♂)和红罗非鱼(莫桑比克×尼罗)的线粒体16S rRNA部分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分析,探讨罗非鱼种间亲缘关系和种类鉴别标记。PCR产物经直接测序,5种罗非鱼中大部分个体均获得长546 bp的基因序列。其碱基组成GC含量为47.4%。序列比对分析显示变异位点18个,没有插入/缺失位点,转换/颠换比率为2.7。序列分析表明,红和奥利亚各有2个单倍型,尼奥、莫桑比克与尼罗各有1个单倍型。其中,尼奥与尼罗的单倍型序列相同,莫桑比克与红罗非鱼的1个单倍型序列相同。表明部分红罗非鱼的母本为莫桑比克。UPGMA聚类分析表明,尼奥与尼罗聚成一支、红罗非鱼与莫桑比克成一支、奥利亚独成一支。  相似文献   
68.
性类固醇激素对性腺发育期间的鱼类促性腺激素(GTH)分泌有负反馈作用,而对性未成熟的鱼类GTH分泌有正反馈作用.本实验选取性腺发育中期的长臀(鱼危)(Cranoglanis bouderius)进行研究,将实验用鱼分成4组(实验重复3次,每组共用6尾鱼,):①持续性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处理;②E2在注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Analogue of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A)脉冲刺激的处理;③持续性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处理;④MT在注入GnRH-A脉冲刺激的处理;采用离体灌流孵育和GTH放射免疫测定的方法研究E2和MT对长臀(鱼危)脑垂体GTH分泌的影响.持续性的E2(1μmol/L)处理能显著性地抑制长臀(鱼危)脑垂体碎片基础GTH的分泌,而持续性的MT(1μmmol/L)处理能抑制长臀(鱼危)3脑垂体碎片基础GTH的分泌,同时E2和MT处理能抑制GnRH-A刺激的GTH分泌,而高浓度的E2和MT处理(10μmol/L)要比低浓度的E2和MT处理(0.1μmol/L)对长臀(鱼危)脑垂体碎片基础GTH释放抑制能力强.这些结果表明,在离体实验中,E2和MT对性腺发育中期的长臀(鱼危)脑垂体的GTH的分泌具有负反馈的作用,并且可能直接参与了长臀(鱼危)脑垂体的GTH调节.  相似文献   
69.
周立斌  叶卫 《水利渔业》2005,25(2):22-22
采用林彼(Linpe)方法和传统人工催产方法对长臀宣进行人工繁殖孵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和地欧酮(DOM)药物组合诱导的排卵率与GnRH-A和鲤鱼脑垂体匀浆(CPE)组合的效果相同.对于长臀(鱼危)而言,采用Linpe方法进行人工催产具有一定的优点,可以弥补CPE来源有限和价格昂贵的不足.  相似文献   
70.
淡水白鲳的属种及其养殖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淡水白鲳系1985年开始引入我国大陆。该鱼原产南美亚马逊河,其种属名称.据我们初步比较鉴定,认为应属于colossoma brachypomum(Cuvier).它作为新的养殖鱼类,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杂食性,生长快,易捕捞;2)耐低氧至0.48毫克/升,耐盐度达10‰;3)对敌百虫和孔雀石绿等药物具敏感性,对硫酸铜和漂白粉则具较强忍耐性;4)在水温9~10℃时出现异常,8℃致死。生活温度范围为12℃~55℃.饲养容易。本文结合形态特征还进行了染色体和同工酶的分析,染色体数为2n=54,n=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