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5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延长草方格沙障固阻流沙功效,在年降水量为70.95~133.25 mm的精河县境内的草方格沙障中开展罗布麻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无灌溉条件下,罗布麻株丛平均萌发率为45%~88.75%;因无管护及抚育,至7月上旬,仅一处试验点有存活植株,平均保存率为58.65%,存活植株方格占比为95%。罗布麻对非生物逆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为提高罗布麻保存率实现固沙目标,必须采取罗布麻生长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新疆北疆准噶尔盆地黏质土上施用不同剂量的NSI-415保水剂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在黏质土壤上施用不同用量的NSI-415保水剂后,对土壤的含水率和总盐含量有显著影响,当保水剂用量为60g时,黏土土壤含水率最大而总盐含量最小;(2)施用不同用量的NSI-415保水剂后,对黏土的pH值、有机质、容重均无显著影响;(3)施用不同用量的NSI-415保水剂后,对黏质土壤的结构组成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克拉玛依地区减排林地下水水位及水质的监测结果,分析了减排林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了减排林地下水的合理生态水位.结果表明,减排林区地下水埋深出现了规律性分布,减排林区地下水埋深已由2005年的7.8 m减小为2009年的4.6 m,呈减小趋势.减排林地下水的矿化度由2005年的22.67 g/L变化为2009年的5.35 g/L.并统计了减排林地下水理化性质特征,表明地下水的水溶性盐的空间变化明显.根据减排林区主要植被生长状况与地下水埋深关系,得出减排林区地下水合理生态水位为2.5~5.0 m.  相似文献   
14.
在北疆准噶尔盆地砾质戈壁的灰漠土上穴状施用不同量的"NSI-415"保水剂观测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穴状施用"NSI-415"保水剂对砾质戈壁灰漠土土壤的含水率,pH值、有机质和总盐含量,容重,结构组成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3种沙地植物光合碳同化对环境因子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the photosynthetic carbon assimilation of one-Year-old seedlings of three sandy plant species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1 ) the variati...  相似文献   
16.
在新疆墨玉县卡瓦克乡荒漠与绿洲的过渡地带对天然植被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现状调查,分析了种子库组成、种子库储量、种子库多样性及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范围内土壤中活性种子从总储量上来看较低,且随着距离河岸越远,土壤种子库储量下降越快.调查显示,研究区共有10种分属6科的植物,但各植物种的种子数量分配极不均匀,种子库的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2000—2020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沙漠化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为该区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制定防沙治沙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9个自然和社会经济指标构建沙漠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ENVI和ArcGIS软件的支持下,对2000—2020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沙漠化风险进行评价,并分析风险等级时空变化特征。[结果] ①2000—2020年博州沙漠化风险呈现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极高风险和高度风险区集中在博州东部精河县及东北部阿拉山口市;中度风险及低风险区域位于博州中部博乐市及温泉县,中度风险所占比例最大,高达40%以上。②2000—2020年沙漠化风险主要是以极高风险向高度风险转移,高度风险向中度风险转移,中度风险向低风险转移,整体呈现出逆向逐级转化的趋势。至2020年,极高风险面积共减少3 160.3 km2,低风险面积共增加2 424.76 km2。③2000—2020年,沙漠化极高风险和高度风险重心均向东迁移,极高风险重心迁移变化最为明显,逐渐向精河县东部迁移,中度风险和低风险重心变化范围不明显,分布于博乐市和温泉县。[结论] 2000—2020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各区域沙漠化风险程度不同,在沙漠化的治理与防治过程中,应当因地适宜,合理有效地开展治沙防沙以及生态修复工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水分梯度下梭梭和多花柽柳幼苗光合特性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不同水分梯度下大田栽植的梭梭和多花柽柳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梭梭和多花柽柳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显示2树种均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相同处理下梭梭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大于多花柽柳;随着灌溉量的降低,梭梭和多花柽柳的蒸腾速率呈现无规律性变化,梭梭的蒸腾速率日均值小于多花柽柳;不同水分梯度对梭梭和多花柽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在相同处理下,梭梭的水分利用效率总是大于多花柽柳;梭梭和多花柽柳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都是由清晨的最大值逐渐降低,降到最小值后,又逐渐升高。[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梭梭和多花柽柳在不同水分梯度下的光合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现场调查取样、实验室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新疆准噶尔盆地西缘天然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下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其与梭梭盖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天然梭梭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梭梭盖度正相关,盖度≥70%(密盖度)时,SOC平均含量达4.17g/kg;盖度50-69%(中盖度)时,SOC平均含量达1.94g/kg;盖度30-49%(疏盖度)时,平均为1.79g/kg,表明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梭梭林;(2)密盖度的土壤全N、全P、全K以及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均大于中、疏两种盖度;(3)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N、全P、速效N、速效K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4)在土壤垂直剖面中,上层土SOC及养分含量稍大于下层土,表明梭梭体内积累的氮、磷、钾还可以归还土壤。总体上看,林下土壤中的SOC与氮、磷、钾的分布都受控于梭梭的分布与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甘家湖梭梭林的C,N,P,K元素化学计量特征,进而揭示该地区梭梭林的养分限制状况和适应策略,以新疆甘家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植被盖度C≥70%(HC),50%≤C70%(MC),30%≤C50%(LC)梭梭林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化学计量学角度,测定和分析土壤(0—10cm,10—20cm,20—40cm,40—60cm,60—100cm)及梭梭标准木地上、地下部分中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的质量分数及计量比值。结果表明:(1)不同盖度梭梭林土壤营养元素及计量比存在差异,有机C和全N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HCMCLC,全P和全K含量基本相似:HCLCMC。土壤C∶N较为稳定,不同盖度梭梭林土壤C∶P,C∶K,N∶P,K∶N差异显著,而不同盖度梭梭林地K∶P差异不显著(p0.05)。(2)梭梭植株地上部分仅中盖度N含量和C∶N显著高于低盖度(p0.05);梭梭植株地下部分C,N,P含量、C∶N,N∶P,K∶N在不同盖度之间差异显著,而K含量、C∶P,C∶K和K∶P在不同盖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梭梭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分相比,C含量、C∶N,C∶P和C∶K为地下地上,而N,P,K含量、N∶P,K∶P和K∶N均为地上地下。(3)植株地上部分营养元素与土壤中对应元素多为负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较小,而地下部分营养元素与土壤中对应元素则多为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较大。梭梭地上和地下部分,除C和P为负相关外,其余均为正相关,且C∶N和K∶N为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得出,该地区土壤较为贫瘠,尤其N,P元素匮乏;梭梭生长主要受N限制;梭梭植株根系生长发育受土壤影响更大,植株体营养元素在同化过程中呈一定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