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1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采用400目尼龙娟网制作的网袋进行土-砂联合培养的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和铁、锰肥用量对水稻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厚度及水稻铁、锰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状况是影响水稻根表铁、锰胶膜厚度的重要因素,长期淹水条件下水稻根表形成的铁、锰胶膜较厚,而干-湿交替和湿润处理形成的铁、锰胶胶较薄;施用铁、锰肥力明显增加根表铁、锰胶膜厚度。试验还表明水稻根表铁、锰胶膜以铁胶膜为主,即使在含锰丰富土壤上施用  相似文献   
22.
旱作与覆盖方式对水稻吸收利用氮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是一种喜水或嗜水植物,具有半水生或湿生的习性,淹水栽培使水稻种植不仅耗水量巨大而且水资源浪费严重.因降雨量在地区间、季节间、年际间分配不均,加之受水源多少、引水灌溉难易等的影响,使不少稻田由于水资源短缺以及水分供需矛盾的原因往往造成水稻产量低而不稳甚至改种其它作物.水稻旱作是克服水分不足的高效节水稻作技术,作为一种抗旱手段,水稻旱作为水资源不足的地区、高亢地及低洼易涝旱作区、干旱所致的缺水地区扩种水稻、减少灌溉用水,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1,2].  相似文献   
23.
苹果树体氮含量与氮累积量的年周期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对树体生物量及不同器官氮含量和氮累积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月26日至4月30日,树体和树冠的生物量变化较小,4月30日以后迅速增加;3月26日至7月30日,根系生物量几乎没有变化,7月30日以后快速增加。果树新生器官(果实、叶片和新梢)中氮含量均表现为物候期前期较高,中后期较低;成龄器官(枝、干、根系)中氮含量呈"V"字变化。3月26日到4月30日,器官建造时树体氮累积量逐渐增加;4月30日到7月30日,树体氮累积量稳定变化;7月30日至1月15日,树体氮累积量明显增加。年周期内不同时期各器官中氮累积量差异较大,树冠氮累积量始终高于根系。  相似文献   
24.
作物光合作用的遗传与产量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近30年来作物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遗传研究结果,以及转基因C3作物在改良单叶光合速率方面的最新进展。表明经济系数较高、叶面积指数较大的水稻等C3作物,依靠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产量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5.
山丘区水稻覆膜节水抗旱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技术背景与平原区比较,山丘区水稻生产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灌溉条件差、成本高,加之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和气候变化,干旱已成为山丘区水稻生产中普遍发生的自然灾害。旱灾常导致稻田抛荒、被迫改种旱作、减产甚至绝收,不但影响水稻栽插面积,也影响其单产水  相似文献   
26.
吕世华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1):F003-F003
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是四川省和重庆市农业的主体区域,随着三峡工程、退耕还林生态工程的实施及人地矛盾的进一步加剧,区域内稻田资源的高效利用显得十分重要。四川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合作,长期致  相似文献   
27.
看了四川省农科院、川农大与邛崃的"院市合作"、"校地合作",感受颇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城乡一体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展现代农业."院市合作"、"校地合作"在这方面都取得了成效,也进行了有益探索.现在,发展现代农业我认为应破解三大难题,即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考虑一是粮食安全问题,二是农民增收问题,三是防灾减灾问题.这三个问题中核心是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8.
农业技术的扩散包括技术推广和农户对技术的采纳两个方面。农户对技术的采纳除了与采纳主体——农民,以及环境因素有关外,与技术本身的特性也密切相关。因此,一项技术的扩散速度主要受推广主体、技术本身的特性和农民三个因素的影响。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已得到广大农户、专家、政府领导的普遍认可。结合推广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分析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加快该技术的推广速度,促进我省水稻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29.
吕世华 《四川农业科技》2009,(2):F0004-F0004
该技术2007年被四川省科技厅、农业厅和水利厅共同审定为现代节水农业重点推广技术,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我们正积极创新示范推广的机制和方法.推动其应用.以促进我省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30.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是以地膜覆盖为核心技术,以节水抗旱为主要手段来实现大面积水稻丰产的综合集成创新技术,是旱育秧、厢式免耕、精量推荐施肥、地膜覆盖、“大三围”栽培、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冶等先进技术的有机整合。因此,采用这项技术实际上就是从播种到收获全程落实先进实用技术的过程。在多年不同地方的示范推广证明,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种、省工、无公害和环保、高产稳产等显著效果。但我们也发现一些农户在采用这项技术的过程中,由于关键技术措施没有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