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1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专家+协会+农户——针对农民需求的农技推广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随着全球粮食危机、环境问题的凸显,农技推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农技推广体系已出现诸多问题,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特别是无法对大多数相对贫困的种粮农民进行有效的技术服务,由此出现的马太效应,将进一步拉大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的健康发展。在以简阳市东溪镇为核心区示范推广“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等稻田高产高效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大胆创新农技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42.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简称覆膜水稻。该技术2003~2008年示范推广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名称是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在某些地区也被称为水稻覆膜大三围栽培技术。2008年8月定名为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43.
通过9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不同生育期的解析,对不同器官钙浓度与累积进行定量分析,初步探讨了苹果树钙吸收及分配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年周期内果实吸收钙素有两个时期,分别是幼果期与果实膨大期.生育前期新梢中钙浓度高于后期,而叶片相反.年周期内成龄器官(1年枝、2年枝、3~8年枝、树干、根系)中钙浓度有两个高峰,第一次高峰出现在生育前期,第二次高峰出现在收获时.同一生育期不同器官间钙累积量差异较大,地上部钙累积量总大于根系.根系从土壤中大量吸收钙出现在果实膨大期以后.年周期内树体钙累积可分3个时期,(Ⅰ)利用贮藏钙素期,(Ⅱ)钙素转化期,(Ⅲ)利用当年同化钙素期.综上所述,年周期内叶面喷施钙肥最佳期为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土壤补钙最佳期为果实膨大期与收获后.  相似文献   
44.
在采用土-砂联合培养和不同水分管理措施形成不同厚度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试验的植株上,将植株转移到磷不同浓度的营养液中,研究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对水稻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特别是铁胶膜受土壤水分状况影响,在长期淹水条件下,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较厚,而湿润和干-湿交替处理下形成的胶膜较薄;水稻根表铁、锰胶膜以铁胶膜为主,占胶膜总量的97.63%~99.23%;水稻根表铁、锰胶膜越厚,对介质中磷的吸附量越高,且磷吸附量随介质中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对水稻磷吸收的影响取决于胶膜数量(厚度),当胶膜中等(铁胶膜量为5141mgkg  相似文献   
45.
施锰对不同基因型小麦锰营养与根际锰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二室根盒试验研究了根际施锰和土体施锰对3317和川麦22两个基因型小麦锰营养以及根际锰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锰条件下3317的生物量和吸锰量均显著高于川麦22;前者不施锰或土体施锰即可基本满足其正常生长对锰的需求,后者则只有根际施锰条件下才能完全消除其缺锰症状。从根际变化可进一步发现,两基因型小麦根际pH值均低于土体而有效锰含量则相反(土体施锰处理除外),并伴随近根际(离尼龙网0~5mm)有效锰的相对富积。不同基因型比较,3317根际pH低于川麦22;而根际和近根际有效锰含量明显高于川麦22,但这种差异在施锰特别是根际施锰条件下大大缩小。综合以上结果,初步认为根系活化溶解锰氧化物能力强是3317比川麦22耐缺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6.
樊红柱  陈远学  吕世华  冯文强 《土壤》2010,42(5):828-832
在农户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2008年四川省萝卜养分管理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萝卜养分管理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N、P养分投入普遍偏高,全省N、P养分平均投入量为247.1 kg/hm2与115.2 kg/hm2;K素投入严重不足,K素平均用量为119.8 kg/hm2。肥料品种结构、施肥方法及施肥量确定依据不合理。55.1%~75.1%的农户采用肥料穴施,60.0%~67.2%的农户仍按照习惯确定施肥量。四川省今后提高养分效率、减少化肥污染需要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7.
针对川西平原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庭院土地未被充分利用的现状,本文提出了通过发展林盘果-草业和楼顶屋面客土种植蔬菜饲草,发展养殖业重视沼气工程等措施促进该区庭院经济建设的一种发展模式。并提出了需要研究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8.
干旱区绿洲风环流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3年在甘肃省酒泉地区金塔绿洲开展的"绿洲系统能量和水分循环试验"获得的自动站点和系留探空资料,证实了绿洲风环流的存在.观测结果显示:夏季白天在一定高度内绿洲相对于荒漠温度较低,气压较高;随荒漠绿洲热力差异增大,低层将产生由绿洲向四周荒漠辐散的风场,绿洲上的垂直运动以下沉气流为主,探测高度内的荒漠风向也相应地转变为来自绿洲,而同期绿洲探测高度内的风向较为凌乱.尽管观测表明绿洲风确实存在,但在有些时段背景风速较大,由地表热力非均匀激发的局地绿洲风将被大尺度环流掩盖.  相似文献   
49.
长期施肥盆栽试验中小麦缺锰症的研究简报吕世华,廖鸣兰,官玉良(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成都市610066)APRELIMINARYSTUDYONTHEMN-DEFICIENCYSYMPTOMOFWHEATINTHEPOTCULTOREEXPERIMENTF...  相似文献   
50.
采用马义兵等修正的连续浸提分析方法研究了石灰性紫色土铁的形态组成及两种铁源的铁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结果表明,石灰性紫色土中的欣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占全欣的97~98%,次为三二氧化物结合态,其它形态均很少。施入石灰性紫色土中的Fe~(2+)主要向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三二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YATE—Fe易以交换态存在,而FeSO_4中的Fe易以三二氧化物结合态存在,且施入的Fe~(2-)主要以残渣态和三二氧化物存在,两者合计占66.5~88.6%,表明Fe~(2-)施入石灰性紫色土易被氧化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