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79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基于湖北省温湿度等自然条件、玉米种植情况和生长适期,分析了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在湖北省玉米上暴发的潜在风险。同时,针对草地贪夜蛾提出了防控建议,低龄幼虫为防控最佳时期,可选择Bt毒素、绿僵菌、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成虫可采用诱虫灯和性诱剂诱杀。  相似文献   
52.
对湖北省稻田害虫的卵寄生蜂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及螟黄赤眼蜂(T. australicum)为优势种群,寄生率最高可达94.1%~95.0%;稻苞虫黑卵蜂(Telenomus parnarae)为次要优势种群,寄生率最高可达87.5%,其他卵寄生蜂的寄生率较低,一般低于35%。  相似文献   
53.
54.
肟菌酯·戊唑醇75%WG防治辣椒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肟菌酯·戊唑醇75%WG防治辣椒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apsici)的田间防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225g/hm2肟菌酯.戊唑醇75%WG药后2d和3d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2.3%和89.48%,显著优于对照药剂戊唑醇430g/L SC、苯醚甲环唑10%WP和代森锰锌80%WP;推荐剂量为10~15g/667m2。  相似文献   
55.
为快速、准确地检测土壤中氯离子的含量,采用以水作为提取剂,水土比1:10(v/w),超声处理30min提取的方法,结合以氢氧化钾溶液为淋洗液,阴离子交换柱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的离子色谱检测手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快速、准确地检测土壤中氯离子含量的目的,该方法精密度及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其适用于各类型土壤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6.
张舒  常向前  吕亮  袁斌  杨小林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601-4602,4605
比较喷雾法、夹毒叶片法和点滴法用于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和甲维盐对甘蓝小菜蛾的室内生物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喷雾法操作简便易行,但误差较大;夹毒叶片法用药量少、结果可信度高,但准备过程较长;点滴法对操作者要求较高,结果较为准确。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的速效性不如甲维盐,而持效性好于甲维盐。  相似文献   
57.
近日,从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布置会上获悉,农业部今年将创建600个园艺作物标准园,其中蔬菜标准园500个(包括食用菌和西甜瓜),水果标准园75个,茶叶标准园25个。以蔬菜为主的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是"菜篮子"生产扶持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开始于2009年。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标准园创建项  相似文献   
58.
湖北省稻瘟病菌株生理小种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菌研究是探索变异稻瘟病发生规律和确定防治策略的基础性工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2002~2003年测定了53个单孢菌株致病类型,测定出湖北省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为5群27个小种,生理小种群多为籼型小种群,其中以ZA群为主,并分析了各生理小种在地区、寄主品种上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9.
温度是昆虫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本研究以室内25℃、L∥D=16h∥8h、80%RH条件下终年饲养的褐飞虱1日龄初孵若虫、10日龄高龄(4~5龄)若虫、羽化1日龄短翅型和长翅型雌雄成虫为研究对象,采用持续升温和恒温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比较了褐飞虱各虫态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长翅雄成虫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耐热性差;短翅型雌成虫耐热性强;成虫的耐热性强于若虫。开展对昆虫的耐热性研究可为害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抗生素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齐会勉  吕亮  乔显亮 《土壤》2009,41(5):703-708
抗生素是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中常用的一类化学品,其使用量大,体内代谢率低,可通过畜禽粪便的农业施用直接进入土壤环境,在土壤中易残留,富集到一定水平就可能影响生态健康和安全.目前,抗生素污染最令人类担忧的风险是抗性基因和抗性病菌的滋生和传播.抗生素在土壤中的吸附作用是影响其持留、分布、迁移、转化及最终归趋的关键过程.本文选择四环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4类常用抗生素,论述了pH值、离子强度和金属离子、有机质以及其他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对其吸附的影响,并对抗生素在土壤中的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