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9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百事问     
1.河北邯郸市人民路读者田云琛问:山石盆景上栽植的造型小树怎样才能成活?我曾多次由山上挖掘树形很好的小榆树、小桧柏、小荆条、鹅耳栎等,经修剪后栽植于盆景山石上,放置荫棚下或温室内,但均无一成活,不知是什么原因。请问怎样才能成活呢?  相似文献   
32.
白菜霜霉病是我国白菜三大病害之一,三十年来一直威胁大白菜的稳产和高产。北方菜区,因白菜霜霉病的流行,引起严重减产,大发生年份减产约40—50%。包头市郊区1973、1975、1978年,几度大流行,造成秋冬市场蔬菜供应紧张。以前用于防治霜霉病的农药,如代森锌、福美双、退菌特等,  相似文献   
33.
防病治虫     
甘肃省庆阳市李继干问:四季秋海棠的叶边缘上出现大片的干枯状斑,向叶片洒水后这种现象还会增多,但不向叶面喷水也有发生,这是怎么造成的,如何预防? 答:这是四季秋海棠炭疽病。叶片染病,病斑多始于叶缘。初为半圆形至近圆形或不定形病斑,褐色至灰褐色,边缘色较深,病、健分界明显,病斑上具明显或不大明显的环纹。后期在病斑上可见散生的黑包小粒点或赭红色小液滴。病菌在病部或病残体上存活越冬。条  相似文献   
34.
防病治虫     
湖北省麻城市贾庆忠问:红藻凤梨翠绿色叶子上长有长条形褐色病斑,随之整叶变为浅绿色,此为何病,怎样防治?答:是叶斑病,又称水塔花叶斑病,为害叶片,使叶上长椭圆形或不定形黄褐色病斑,病斑边缘色略深,病、健处分界明显,病斑外围的叶组织变红,后期斑面变为灰褐色或灰白色,且现黑色小粒点。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在病部存活或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浇灌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病菌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温暖多湿天气利其发病。防治方法:①发现病叶及时剪除,集中烧毁或深埋。②精心养护,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偏施、过施氮肥,防止湿气滞留。③发病初期喷洒78%科博可湿性粉  相似文献   
35.
防病治虫     
安徽省亳州市吕钟璜问:非洲菊栽培时叶上老长白斑。而且开出的花小。花瓣不舒展。长短不一。花形不匀称。不知是什么原因。如何防治?  相似文献   
36.
防病治虫     
湖北省安陆市徐月林问:桃树的小枝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球状物,有的甚至见不到树皮,树枝密的地方这种现象越严重,这是什么病虫害。如何防治?答:这是球坚蚧的介壳堆积所致。介壳虫的为害不仅存于若虫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并排泄蜜露诱发煤污病,而且介壳在枝叶上不断聚积,影响植物的观赏。球形物为雌虫介壳,初期介壳软,黄褐色,后期硬化,呈红褐色至黑褐色,半球形,直径约4.5毫米,表面有小横皱状凹点,并被有极薄的蜡粉。该虫不仅为害桃,其它如杏、李、海棠、垂丝海棠、杜鹃、樱花、梅花、樱桃、山楂上也常见发生。球坚蚧一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枝上越冬,外覆有蜡被。3月中旬开始从蜡被里脱出另找固定点,而后雌雄分化。4月中旬雄虫羽化开始交配,交配后雌虫  相似文献   
37.
白菜霜霉病在包头市年年发生,为害严重。1964年、1973年、1975年、1978年曾四次大流行。发病率高达80—90%,病情指数50—80%,一般年份减产10—20%,严重年份减产40—50%。 一、白菜霜霉病大流行的气象指标:在包头市,1963—1979年的十四年中,白菜霜霉病大发生4年,小发生4年,中发生6年。比较各年8月中旬至9月下旬的气温变化对霜霉病的影响不如相对湿度大,如下图所示。 据调查资料明确的白菜霜霉病大流行的气象指标为:8月中旬降雨多、湿度大,8月下旬、9月上旬平均气温18℃左右,旬平均相对湿度达70%,一次连阴雨五天,昼夜温差11℃左右,霜霉病就流行。  相似文献   
38.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seudomonas lachrymans(Smith et Bryan)Carsn)近年来在我国内蒙古及东北菜区普遍发生,已成为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 1980-1985年笔者先后用先明、黑油条等十余个黄瓜品种,测试了降雨、田间相对湿度、结露、温度等生态因子与病情扩展的关系,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9.
防病治虫     
1.甘肃兰州读者王发武问:我去年春天买回一盆大棕竹,多半年来生长得很好,但到去年冬天,突然有一片叶子开始脱落,不久顶端又抽出一个死叶(吐出干叶,直至全叶吐完,都是干的)。3个月后,顶端又出现一个死顶。请问是病害,还是什么原因所引起?如何处理解决? 答:这是由棕榈疫霉引起的芽腐病。幼芽和嫩叶受害,叶子未展开即先行枯萎,浅灰褐色,后下垂。病菌从嫩叶基部扩展到芽的幼嫩组织,造成幼芽枯死、腐烂,植株停止生长,严重时整个树冠死亡。  相似文献   
40.
吕佩珂 《植物保护》1981,7(3):22-22
茄子在育苗过程中,由于低温、高湿易发生猝倒病。 防治此病,用土壤杀菌剂—五氯硝基苯进行苗床土壤处理,成本低(0.18元/亩),方法简便,效果好,深受菜农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