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5篇
林业   36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树木枝干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对不同地理区域、不同寄主上的24个Botryosphaeria dothidea菌株、6个B.berengeriana菌株在不同抗性杨树上接种后的致病力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接种后是否形成愈伤组织是树木抗性的表现,也是真菌致病力大小的表现;B.dothidea菌株存在致病力分化现象,表现为强、中、弱3种类型,中等致病力的菌株是优势类群;以杨树为接种材料,24个B.dothidea菌株的致病力呈现一定的地理分化现象,致病力从强到弱依次为:华东(华南)>西北>华北(华中)>东北,即菌株致病力从我国南方向北方有逐渐变小的趋势;苹果轮纹病菌和干腐病菌的致病力也呈现出南方菌株大于北方菌株的特点.从溃疡病菌株的致病力出发分析了5种杨树的抗病性,其结果与以往的观察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32.
气候变化背景下松材线虫在中国分布的时空变化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松材线虫病严重破坏我国松林资源,经济损失巨大,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与蔓延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本研究借助气候模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预测松材线虫在我国的适生范围,研究松材线虫不同地区流行灾变的可能性,准确评估松材线虫在中国的危害风险,为松材线虫病的检疫及防治决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球气候模式 MIROC3.2_hiers 的初始场和侧边界值驱动区域气候模式 RegCM3(简称 MIROC_RegCM),模拟得到 SRES A1B情景下1971—2100年中国区域气候情景的130年逐年气象数据资料,部分验证和模拟了松材线虫分布的生态地理格局。依据制约松材线虫发生和扩散蔓延的6个关键气象及自然地理指标的适生阈值,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结果】随着气候变化,1971—2100年极适宜松材线虫的生活环境的分布面积逐渐扩大,原来不适于其分布的地区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而成为适宜分布地区,潜在极适宜分布面积由148.17万 km2增加到243.08万 km2,增加64%;潜在适宜分布面积由72.16万 km2增加到189.00万 km2,增加162%;而不适宜、极不适宜的分布面积显著减小,分别由165.14,498.89万 km2减少到110.13,287.33万 km2。【结论】从地理分布来看,适合松材线虫分布地区的变化趋势:松材线虫的潜在适生区主要集中在37°N以南地区,随着大尺度的气候的变化,松材线虫潜在适宜区呈现向北部、西部地区扩张的趋势;次适宜区延伸到43°N上下,如内蒙古中部、辽宁、河北等;边缘分布区延伸到46°N 上下,如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吉林南部;而吉林北部、黑龙江北部、西藏大部分地区等由于过于寒冷和干旱为松材线虫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33.
中国竹类病害记述及其病原物分类地位(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1975至2006年的有关科技资料中,汇总到中国1竹亚科10属148竹种(分类单位)上的病原物208种,其中真菌183种、细菌1种、难培养原核生物2种、病毒1种、线虫3种、螨类18种.分别列出了病害名称、竹种、病原物和分布省份.根据最新分类系统确定了各类病原物(分别真菌、细菌、病毒、线虫、螨类)的分类地位,它们隶属于5纲、22目、2总科、47科、112属.这对了解竹林生态系统组成、生物多样性、防控外来有害生物以及竹病检疫和防治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4.
生物冰核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起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物质为冰核或成核剂,冰核是多种多样的,可为无机物、有机物等非生物,也可是生物,目前已发现4属23种或变种的细菌,4属11种或变种的真菌和一种病毒具成冰活性。细菌冰核是一类蛋白质、称冰蛋白、由细菌冰核基因编码,已有11种冰核细菌的冰核基因被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冰核基因编码的冰蛋白成冰活性比较弱,冰蛋白通过脂、碳水化合物等共价修饰装配成成冰活性较强的冰核。真菌冰核也可能是蛋白质,其与细菌冰核在特性上有许多差异。影响细菌冰核成冰活性的因素较多,主要有菌液浓度、培养基的组成、培养温度和pH值等。生物冰核是引起和加重植物霜害和冻害的重要因子,并与弱寄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有重要的联系,通过防除冰核生物减少霜害和冰害的发生、控制病害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已得到显著效果。生物冰核是一类重要的资源,已成功地应用于人工降雪、制冷和高敏检测,在促冻杀虫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松材线虫入侵的黑松内栖真菌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 Buhrer)Nickle)是毁灭性森林病害——松材线虫病的病原物,主要危害针叶树种,尤其是松属(Pinus spp.)树种。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d.)原产日本及朝鲜半岛东部沿海地区,因其耐海雾、抗海风、可在海滩上生长等特性,在我国辽宁、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广东等省大量栽植,总面积约159300hm^2。研究证明,黑松是松材线虫病的高度感病树种,一旦松材线虫入侵,后果是毁灭性的,将给森林造成严重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36.
对控制森林病虫害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全  晁龙军 《中国林业》1999,(11):19-19
面对病虫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森林资源保护学者提出了“有害生物持续治理”、“森林保健”等思想。意义在于着重强调提高森林自身的调控能力和抵抗力。提出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应逐渐向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发展,这是一个策略转移的根本方向。对于现有的、具有一定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改造提高其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能力,运用对环境和其他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小的各种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对于现有的、不具有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7.
BotryosphaeriaCes.etdeNot .(无性阶段是DothiorellaSacc .)属病原真菌能引起多种林木溃疡病的发生 ,在我国分布区域十分广泛。病原菌因较大的寄主范围和地理分布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分子遗传分化 ,通过对来自 5个区 1 4个寄主种 (品种 )的 30个菌株进行 2 8SrDNA PCR RFLP和RAPD解析 ,结果表明 ,所有供试菌株都能扩增出稳定一致的 2 8SrDNA条带 ,6种内切酶不能区分该属内部的 2 8SrDNA差异。RAPD结果表现出该属丰富的多样性 (92 81 % ) ,在 0 845相似系数的水平上所有菌株被识别为 1 3类 ,其中有地理分化、寄主分化的表现 ,也有不表现地理、寄主分化的。从DNA水平上证实引起雪松溃疡病的病原为B .dothidea ,表明B .dothidea不仅能够寄生被子植物 ,还能寄生裸子植物 ,有非常宽阔的寄主范围。随机扩增引物K1 6和R1 4可以作为陕西菌株和湖南菌株与其它地区菌株区别的鉴别性引物。传统上认为苹果轮纹病菌 (B .berengerianadeNot.f.sp .piricola (Nose)KoganezawaetSakuma)为苹果干腐病菌 (B .berengerianabeNot.)的专化型 ,它们与杨树溃疡病原分属两个种。本试验分析表明这种分类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8.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引起的严重病害,引起重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钙调素(CaM)是真核生物中Ca2+主要传导蛋白,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首次从马尾松中克隆获得CaM,命名为pmCaM,并检测了其响应松材线虫侵染的表达特征。序列分析表明:pmCaM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核苷酸序列为450bp,编码14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含有4个EF-hand结构域,具有钙调素的典型特征,与其它植物的CaM蛋白均有较高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接种松材线虫后30 180 min时间段,马尾松苗根、茎、叶器官中的pmCaM均下调表达,但不同器官间显著下调表达的时间点存在差异;同时,不同器官pmCaM表达量变化均存在特异的随时间发展的波动特征,其中发现,根茎pmCaM在松材线虫接种45 min时均处于表达量高峰。本研究结果显示pmCaM表达响应了松材线虫侵染,揭示pmCaM可能参与了调控松材线虫-马尾松互作早期的钙信号响应。  相似文献   
39.
目的松材线虫病与传媒昆虫天牛、伴生真菌的关系密切,研究与松材线虫病关系密切的长喙壳真菌区系,利用生理特征、形态特征和基于多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优势种进行准确鉴定,为揭示病害、传媒天牛与真菌的互作关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华东地区松材线虫病老疫区浙江省和新疫区山东省染病的马尾松、黑松树体内松墨天牛幼虫坑道和蛹室样本为对象,分离和鉴定与松材线虫病伴生的可培养真菌区系组成,重点分析长喙壳类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伴生菌区系进行分离培养,在培养特征和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依据地域、寄主的不同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基于多位点DNA(ITS和β-tubulin)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从98份样本内分离获得254株长喙壳类真菌,占所有可培养真菌区系组成的20.6%,为优势类群;培养特性和显微形态学特征支持其中235株属于齿小蠹长喙壳,占92.5%,同时该种下存在明显的菌落和显微形态特征的分化,代表性菌株的生长速率和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该种基于表型的鉴定结果。结论本研究首次明确了齿小蠹长喙壳是我国松材线虫病伴生真菌区系中的绝对优势种,今后针对该种真菌与传媒昆虫天牛及松材线虫病的关系、病害真菌区系对松材线虫种群扩散流行提供生态缓冲适应性的研究十分必要,也可为病害的科学防控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40.
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严重危害落叶松Larix spp.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被列为中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长喙壳类真菌(ophiostomatoid fungi)是小蠹虫伴生菌中的最主要类群,在小蠹虫危害寄主甚至导致寄主死亡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长喙壳类真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物,具有强致病力。实现病原菌的特异性和快速检测是明确病害分布和评估其危害的前提条件。为克服传统组织分离受多种因素制约的缺陷,对2种病原菌进行快速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以内源转录间隔区(ITS)为目标序列,对比Endoconidiophora属和Ophiostoma属的14个近缘种,分别筛选出可以从目标真菌类群以及寄主组织中扩增出特异性片段的种特异性(SS-)PCR引物对OK1/OK2和CFU1/CFU2。引物对OK1/OK2可以从O. olgensis中特异性扩增出1条248 bp的清晰明亮条带,引物对CFU1/CFU2可以从E. fujiensis中特异性扩增出1条251 bp的清晰明亮条带。使用特异性引物能够直接从感病韧皮部组织中检测出O. olgensis和E. fujien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