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7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调查运城市盐湖韭菜产区的虫害发生动态,发现主要危害韭菜的害虫有韭菜迟眼蕈蚊、葱地种蝇、葱须鳞蛾。针对不同害虫的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2.
采用不同根系分隔方式(不分隔、尼龙网分隔、塑料膜分隔)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来研究玉米(Zea mays L.)间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对土壤氮素吸收利用和作物干物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何种分隔方式,接种AMF与施用苯菌灵相比,均能增加玉米根系表面积,其中最高增加29.8%,减少玉米和马铃薯根际土壤总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增加玉米、马铃薯各器官总氮含量、干物重,其中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下降幅度最大,最高分别降低60.3%、42.1%,玉米籽粒和马铃薯块茎总氮含量最高分别增加34.4%和43.0%,玉米果穗和马铃薯块茎干物重最高分别增加27.3%和28.8%;不同分隔方式对玉米根系表面积、根际土壤氮吸收、各器官总氮含量和干物重均有抑制作用,对马铃薯根际土壤氮吸收、各器官总氮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不分隔处理玉米根系表面积、籽粒总氮含量和穗干重比塑料布分隔处理最高分别增加29.8%、29.3%和12.5%,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降低28.2%,塑料布分隔处理马铃薯块茎总氮含量和块茎干重比不分隔处理分别增加13.4%和19.0%,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最大降低22.2%。整体上,玉米马铃薯间作不分隔接种AMF处理降低根际土壤氮残留量的效果最好,对各器官总氮含量、干物重的促进作用最大,表明玉米马铃薯间作条件下接种AMF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间作群体氮素高效利用和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3.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中国稻米》进行分类。结果发现,《中国稻米》2010年刊登的论文以学术性为主,农作物类文献占当年文献总量的80.69%,其余学科文献量均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归类为农作物类专业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34.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杂交水稻》进行分类。结果发现,《杂交水稻》2010年刊登的论文以学术性为主,农作物类文献占当年文献总量的95.44%,其余学科文献量均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归类为农作物类专业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35.
从农业多媒体素材的多媒体表现形式、资源类别、农业科技属性等特点入手,基于LOM模型,参照中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研究了农业多媒体素材元数据模型和各层的描述框架,并设计农业多媒体素材库的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36.
旨在研究藏羔羊早期断奶料蛋白水平及Lys/Met配比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55±2)日龄断奶、体重(10.85±0.65)kg藏羔羊98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4只,公母各半。分别饲喂不同蛋白水平和Lys/Met配比的藏羔羊早期断奶料,试验期20 d。结果:藏羔羊早期断奶料蛋白水平在15%~21%,随断奶料蛋白水平的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增加、腹泻率降低、血清蛋白含量增加;18%蛋白,Lys/Met配比为3.1∶1的日粮最为合理,可以替代21%高蛋白断奶料;在15%蛋白水平的日粮,Lys/Met配比为3.1∶1最为合理,可以替代18%中蛋白断奶料。结果提示:早期断奶料营养水平影响藏羔羊早期的生长发育和血清指标,本试验推荐的早期断奶藏羔羊断奶料适宜的配比为18%蛋白水平和Lys/Met配比为3.1∶1。  相似文献   
37.
“益康XP”替代抗生素对早期断奶藏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早期断奶藏羔羊日粮中添加达农威“益康XP”,通过观察对早期断奶藏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其代替抗生素的可替代性。试验选取早期断奶(55±2)日龄,体重(7.91±0.83) kg藏羔羊4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4只,公母各半),饲喂基础日粮为粗蛋白和能水平量分别为(18.02%/12.95) MJ/kg的开口料。实验Ⅰ组为基础日粮,实验Ⅱ组为基础日粮+1%“益康XP”,实验Ⅲ组为基础日粮+0.03%莫能菌素。试验结果表明:实验Ⅱ组藏羔羊的日增重明显高于实验Ⅰ组和实验Ⅲ组,差异显著(P<0.01);实验Ⅱ组藏羔羊的日采食量高于实验Ⅰ、Ⅲ组,实验Ⅱ组对藏羔羊的腹泻率明显低于实验Ⅰ、Ⅲ组(P<0.05);65日龄后,各实验组对藏羔羊血糖(GLU)、血清尿素氮(BUN)、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B)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基础日粮中添加”益康XP”能降低藏羔羊的腹泻率,提高羔羊的生长,是抗生素的一种良好替代品。  相似文献   
38.
曹旭敏  李长慧  侯生珍  李文豪  吕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032-1033,1050
[目的]探讨断奶仔猪日粮中双低菜籽粕的适宜添加量。[方法]选取长白(♂)与八眉猪(♀)杂交一代母猪与长白(♂)杂交所产三元杂交仔猪48头,随机分为4组,12头/组,预饲期5 d,然后进行28 d饲喂试验。第1、第2和第3组饲粮中双低菜籽粕的添加量分别为5%,7%和9%,第4组为对照组,不添加双低菜籽粕,平衡日粮中的消化能。[结果]Ⅱ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最高;第7天与Ⅲ组,第14天和第21天与Ⅲ、Ⅳ组,第28天与其他3组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低菜籽粕含量为7%时增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9.
侯生珍  吕凯  赵宗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034-1035,1039
[目的]研究应用双低菜籽粕代替豆粕饲喂生长育肥猪的效果。[方法]试验选择长白(♂)与八眉猪(♀)杂交一代母猪,再与长白公猪(♂)杂交所产三元仔猪共60头,随机分4组,即试验Ⅰ、Ⅱ、Ⅲ和Ⅳ组,日粮中分别用0、6%、10%和14%的双低菜籽粕取代日粮中的豆粕。[结果]试验Ⅳ组的日增重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日增重(P〈0.01),而试验Ⅰ、Ⅱ和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通过对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TL)、谷草转氨酶(AST);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指标测定,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选用10%双低菜籽粕取代豆粕蛋白饲粮饲喂生长育肥猪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0.
西北太平洋秋刀鱼分鱼系统主要包括鱼水分离器和鱼体选别机。对该分鱼系统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方法有利于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分级效果和生产效率。针对原分鱼系统,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对鱼水分离器的主体、箱体及渗水板结构和鱼体选别机的分级、支脚结构提出改进措施。改进措施具体为:(1)在鱼水分离器的主体下方设计一个排水通道,并且与水平面呈15~20°倾角;(2)鱼水分离器箱体上部设计一个挡板盖,并在鱼水分离器的箱体内层及挡板盖内层处粘附一层防水且具有弹性的热塑性弹性体(TPE);(3)渗水板设计成可拆卸的双层结构;(4)鱼体选别机的选别钢管个数增加到15根,长度增加到250 cm,分级仓增加到5个;(5)将鱼体选别机原有的固定支脚设计成可活动支脚;(6)排鱼滑板设计成与水平面夹角为30°;(7)在鱼体选别机上增设一套水幕喷射装置辅助生产作业。改进后的分鱼系统不仅适用于西北太平洋秋刀鱼的分级,还可用于其它小个体种类的分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