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5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探究沿江地区双季稻生产季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及其对双季稻生育特征的影响,以18个常规早、晚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连续3年进行定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双季稻生产季气象要素分布与其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早稻季移栽期日均温与缓苗时间(-0.725**)呈极显著负相关,移栽期至始穗期日最低温度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0.564**)和产量(0.805**)呈极显著正相关,抽穗扬花期日降水量与结实率(-0.695**)呈极显著负相关,灌浆期日降水量与结实率(-0.663**)呈极显著负相关,日照时数与产量(0.535**)呈极显著正相关;晚稻季移栽期日均温与缓苗时间(0.787**)呈极显著正相关,抽穗扬花期日降水量与结实率(-0.741**)、产量(-0.565**)呈极显著负相关,灌浆期日降水量与结实率(-0.663**)呈极显著负相关,灌浆期日均温和日照时数(0.504**  相似文献   
62.
为了确定甲霜.种菌唑4.23%微乳剂种子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效和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安全性,2008-2009年,我们对该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甲霜.种菌唑4.23%微乳剂对玉米的生长无不良影响,对玉米丝黑穗病具有好的防治效果。2008年的最好防效达到84.85%,2009年的防效达到了83.91%,适宜的包衣剂量以9~13.5g(a.i.)/100kg种子为宜。  相似文献   
63.
利用膜下滴灌系统,开展膜下滴灌土壤封闭式除草剂施用技术与田间杂草防除效果的关系研究,旨在探明滴灌系统应用除草剂的可能性,为玉米田间滴灌除草技术的合理应用及丰富滴灌施药理论提供科学依据。在三个不同滴灌带间距下,以三种方式滴施40%乙?莠悬乳剂,滴施后对不同分布区域土壤样品进行除草剂浓度检测,在杂草发生期调查防效。结果表明,施用后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分布与滴灌带铺设间距无关,与末次施药后清水冲洗时间相关,冲洗时间越长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浓度越低,垂直沉降明显,径向扩散距离缩短。通过滴施,以滴灌清水15 min-滴灌药液30 min-滴清水冲洗5 min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生物量防效最佳。本研究认为,覆膜玉米田随滴灌水施用土壤封闭除草剂是可行的,省时省工省力,可为玉米田早期杂草的防除提供新方法,实际应用中需要针对不同药剂类型和药剂性质开展实用技术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64.
辣椒疫病发病因子和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总结了甘肃省辣椒疫病防治技术研究的主要结果。明确了辣椒疫霉菌交配型、土壤菌源量、温湿度、栽培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与病害发生流行的关系,通过农业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控制辣椒疫病的为害,由此确立了以农业栽培防治技术为基础,药剂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技术,对甘肃及邻近辣椒产区的辣椒疫病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刍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甘肃马铃薯生产现状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存在的困难及问题,讨论了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的发展建议:优化品种结构,示范推广优质专用新品种;进一步优化夏播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规范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组建马铃薯产业联合体,助推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政策支持机制,保障马铃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6.
2014 — 2018年我国马铃薯病虫草害防治农药登记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方便马铃薯生产和研究者参考,梳理了2014 — 2018年我国在马铃薯病虫草害防治药剂登记的类型、剂型、防治对象、有效成分、作用机制等。  相似文献   
67.
在前茬抗草铵膦马铃薯的苗期喷施10%草铵膦水剂6 000、7 500、9 000 mL/hm~2,分析了不同浓度的10%草铵膦水剂对下茬小麦、玉米和扁豆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前茬马铃薯喷施10%草铵膦水剂的下茬小麦出苗率均略低于喷清水对照;下茬玉米出苗率大于等于清水对照;下茬扁豆出苗率在低剂量下与清水对照相等,中剂量下高于清水对照,高剂量下低于清水对照,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上茬喷施推荐剂量的草铵膦,对下茬玉米的出苗率没有不良影响,高剂量对下茬小麦和扁豆出苗率有一定的影响,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8.
本文分别采用玻片浸渍法和带虫浸叶法测定比较了瑞香狼毒根乙醇提取物及4种不同溶剂萃取物对截形叶螨、二斑叶螨及豌豆蚜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根的乙醇提取物对截形叶螨、二斑叶螨、豌豆蚜处理12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0.28%、59.24%、54.32%,24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6.75%、61.45%、65.53%;石油醚萃取物对3种供试生物处理12h和24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9.39%、93.70%、91.49%和93.33%、84.19%、100%;氯仿萃取物处理12h和24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2.11%、35.66%、27.35%和34.47%、35.95%、38.60%,瑞香狼毒4种溶剂萃取物触杀活性顺序为:石油醚氯仿水乙酸乙酯,随着浓度增大,萃取物对3种供试生物的触杀活性明显增强,表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石油醚萃取物对截形叶螨12h和24h的LC50分别为2.040 2mg/mL和0.8mg/mL;对二斑叶螨12h和24h的LC50分别为0.280 3mg/mL和0.037mg/mL;对豌豆蚜12h和24h的LC50分别为0.911 4mg/mL和0.360 5mg/mL,24h毒力均高于12h毒力。  相似文献   
69.
4种植物提取物对玉米象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安全、高效的植物源储粮害虫杀虫剂,研究了4种植物不同部位的3种溶剂提取物对玉米象(S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成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绣球小冠花(Coronilla varia)茎叶部位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提取物和千层塔(Lycopodium serratum)全草的石油醚提取物以及马铃薯(Solunum tubersum)花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的触杀校正死亡率均为100%.其中,在0.2 mg/cm2浓度下,绣球小冠花(Coronilla varia)茎叶乙酸乙酯提取物活性最为突出,4 d后对玉米象成虫的触杀校正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70.
太阳能消毒时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覆膜与添加有机物(鸡粪、麦糠)在太阳能消毒中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粪加覆膜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可使10、15、20及30cm土壤日平均温度分别达到40.5、38.5、35.8和33.3℃,较不覆膜分别提高7.5、6.5、5.4和4.7℃,较覆膜但不添加有机物分别提高3.4、3.2、3.0和3.0℃;可使其土壤日最高温度分别达到46.4、43.5、40.3和36.4℃,较不覆膜处理分别提高10.1、9.2、7.9和5.8℃,较覆膜但不添加有机物处理分别提高了4.9、6.3、5.8、4.2℃。同时,覆膜、添加有机物增大了土壤日温差。故利用太阳能消毒时添加有机物与覆膜结合可显著提升0~20cm深度内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