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5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筛选适合双季早稻机插适宜的机插秧育秧基质与营养土比例。[方法]以常规早稻品种浙辐203为材料,研究5种不同比例的育秧基质与营养土配比处理(即全部营养土、1/4育秧基质+3/4营养土、2/4育秧基质+2/4营养土、3/4育秧基质+1/4营养土和全部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叶蘖动态、成穗率和产量构成性状等的影响。[结果]2/4育秧基质+2/4营养土配比培育的秧苗成苗率较高,秧苗素质和栽秧质量较好,实测产量最高。同时,采用该配比育秧可以大幅节省用土,减小早稻育秧取土困难问题。[结论]2/4育秧基质+2/4营养土配比可成为庐江县双季早稻毯状机插秧可推广的模式。  相似文献   
72.
退耕地林下种植苜蓿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吕和平 《草业科学》2004,21(6):39-40
以成县为例,就当地退耕还林还草的实际,提出在半干旱农区,退耕地林下种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栽培模式和技术.  相似文献   
73.
BIB0830是将泰乐菌素转化为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AIV)的耐热链霉菌(Streptomyces thermotolerans)工业菌株。以pIJ8600为载体分别构建了acyB1-B2基因整合型表达载体pBIB425和带红霉素突变启动子ermEp*的红霉素抗性ermE基因整合型表达载体pBIB304。通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链霉菌属间接合转移分别将pBIB425、pBIB304和pBIB308(耐热链霉菌的nsdA基因中断载体)导入工业菌株BIB0830,抗性筛选分别得到接合子BIB425、BIB304和BIB308。经PCR验证均为阳性克隆。摇瓶发酵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BIB0830相比,BIB425和BIB308泰乐菌素转化率分别提高了14%和22%,而BIB304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4.
辣椒疫病综合治理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 4年的调查研究 ,明确了辣椒疫病田间类型、发病部位、流行时间动态 ,探明了辣椒疫病的发生与栽培方式、气候条件、灌水及品种抗病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以轮作倒茬、高垄地膜栽培、合理灌水为主 ,抗病品种与杀菌剂相结合为辅的综防配套技术措施。该套技术措施能有效地控制辣椒疫病的危害。4年累计综防示范推广3 481hm2,效果 90%以上  相似文献   
75.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在甘肃苹果产区广泛分布,且为害相当严重。长期以来,对此虫的防治多依赖于化学农药,但由于在5—7月份降雨量不同,成虫羽化时间差异较大,很难掌握防治适期,从而常盲目喷药,造成效果不佳,浪费较大。我们于1986—1988年,在礼县永兴乡进行了桃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测报应用研究,并在测报指导下开展大田药剂防治,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1986—1988年所应用的性信息素诱蕊为辽宁营口市石油化工研究所生产,其载体为反口橡胶塞,蕊高14mm,大头空心,高  相似文献   
76.
以兰州、天水地区的葡萄为试材,利用孢子捕捉仪对2个地区葡萄生长期田间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数量进行了观测,同时定点系统调查了田间霜霉病发生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肃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始见期一般为6月下旬或7月初,7—9月为扩散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扩散盛期,9月以后进入快速消退期;从田间捕捉到霜霉病菌孢子囊开始,若环境条件适合,7d后霜霉病陆续发生;葡萄生长期孢子囊扩散量与田间病情相关系数为0.90以上,葡萄霜霉菌孢子囊扩散量与田间病情扩展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7.
针对蚜虫体型微小,体表有外骨骼等特点对改进的醋酸钾(KAC)法作了优化,优化后的方法可在常温条件下更加简易和有效地提取高质量的单头蚜虫基因组DNA,结果表明,DNA样品的A260/280值普遍在1.6~1.9之间,电泳检测基因组DNA纯度和完整性较好。同时在20 μL的反应体系中将PCR的5个主要成分分别设定10个浓度梯度,研究了适合桃蚜SSR分子标记的优化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宜的优化浓度分别为:1.5 mmol/L Mg2+,0.25 mmol/L dNTP,1.0U Taq酶,40 ng/μL模板DNA,25 ng/μL引物。利用甘肃省酒泉地区马铃薯桃蚜来验证此优化体系,3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大多在100~300 bp,多态性高,且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8.
农作物秸秆的青贮和高温堆肥利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我国作物秸秆的青贮技术和高温堆肥技术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9.
为提升甘肃马铃薯种业发展水平,攻克种质创新难关,通过对甘肃省马铃薯种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摸清了马铃薯种业在甘肃省发展的优势和制约瓶颈,确定了种业强省的思路、策略及目标,围绕种质资源、脱毒种薯繁育等方面,提出构建新型育种主体、突出商业化育种、科研平台与繁育基地水平提升建设、种薯监督管理、品牌打造及机制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0.
为解决复种马铃薯田间次生油菜、次生小麦及杂草对马铃薯的危害,筛选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及施药模式。除草剂在播种后第3天喷施,茎叶除草剂在马铃薯植株8~10 cm后喷施,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除草剂施用70%嗪草酮WP 30 g/667 m2+10.8%精喹禾灵EC 30 mL/667 m2+33%二甲戊灵EC 35 mL/667 m2,施药后25 d对次生油菜等阔叶杂草的防效达84.61%,对次生小麦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达69.69%;茎叶除草剂施用3%砜嘧磺隆WP 33 g/667 m2+12%烯草酮EC 30 mL/667 m2效果最佳,施药后15 d对次生油菜等阔叶杂草的防效达84.36%,对次生小麦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达86.86%;2种处理在规范使用剂量下对马铃薯安全。复种马铃薯土壤封闭除草剂推荐选用70%嗪草酮WP+10.8%精喹禾灵EC+33%二甲戊灵EC,在马铃薯播种后3~5 d于地表面喷施;茎叶除草剂推荐选用3%砜嘧磺隆WP+12%烯草酮EC,在马铃薯苗后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