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5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34篇
林业   383篇
农学   290篇
基础科学   324篇
  300篇
综合类   1783篇
农作物   153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817篇
园艺   624篇
植物保护   13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多年来,安溪县针对农村薪柴奇缺,乱砍滥伐严重,山地水土流失面积大的实际问题,从开辟农村能源,解决农民生活、生产用能问题入手,有效控制破坏森林植被行为,有力推进封山育林育草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加快防治水土流失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本文介绍开辟农村能源的几种做法及生态修复的主要成效。  相似文献   
142.
对磷钾肥利用率和需用量计算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甚悟  张勇军 《土壤通报》2003,34(3):198-201
P、K肥当季习惯利用率不考虑肥料与土壤养分的交换利用量,以无肥对照为基数,把利用率估算过低。原需肥量计算公式纯粹是利用率不妥计算的逆运算。应该从长期施肥效应考虑,残留P、K量也可交换利用及再利用。因此速效磷P、K肥平衡最佳需要量等于带出量除以总回收率。引用资料初步验证表明新算法成立,且很合理适用。  相似文献   
143.
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养分及有机质组成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黄泛平原壤质潮土不同年限的设施栽培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设施栽培条件对土壤养分及土壤有机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盐分含量均明显高于大田,其含量主要取决于施用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数量,随栽培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质、腐殖酸、胡敏酸含量随种植年限有升高趋势;HA/FA与栽培年限显著相关,表示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熟化程度随有机肥料的逐年施用而有所提高,但HA/FA变化幅度不大,这可能与设施栽培形成的高温高湿条件及施用有机肥料中难分解物质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4.
 冀北地区土壤侵蚀以水蚀和风蚀为主,根据水利部颁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1997),参考有关学者提出的土壤风蚀强度分级指标,构建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的分级指标。运用GIS和RS技术,提取土地利用、坡度、植被覆盖度、土壤质地等信息,通过GIS空间叠加分析,得出冀北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图,详细研究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与土地利用图叠加,分析不同土壤侵蚀强度下的土地利用特征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状况。  相似文献   
145.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的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稻无盘旱育抛秧的优势、生育特点及存在问题,对包衣播种、确定播期、苗期肥水运筹及温度控制、抛秧方法及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及操作中的重要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6.
以静海县农业科技园区内一块冬小麦田和玉米地作为试验区,分别按照50m×50m和80m×50m设置格网,共设32个采样点,通过手持定位导航仪GPS MAP76确定点的位置,利用土壤湿度检测仪快速测量各个采样点表层土壤含水量,利用ARCI/NFO的地统计分析模块绘制整个试验区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图,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可为采取合理的灌溉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于及时调整灌溉和其它农田精细管理措施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7.
精准农业及其在天津市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精准农业的技术思想、精准农业的支持技术以及精准农业在天津市应用的必要性和存在的优势条件,并提出了对天津精准农业发展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8.
两系杂交晚籼两优277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较强、米质优、熟期适宜等特点,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潜江、荆门的制种实践,总结出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培育适龄多蘖壮秧、合理密植、促进父母本平衡生长和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等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明确和评价10%S-诱抗素可溶液剂果穗喷雾对葡萄果实着色的效果,以及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葡萄绿色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 设立10%S-诱抗素可溶液剂系列浓度(0、200.0、250.0、333.3和500.0 mg/kg),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于果实成熟时调查果实外观指标(果粒纵径、果粒横径、裂果率)、着色指数以及产量指标(单穗重、单粒重、实测小区产量等);室内仪器分析测定不同浓度处理的葡萄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结果]1.于“夏黑”葡萄果实转色初期喷雾使用10%S-诱抗素可溶液剂,试验所有处理对葡萄果实纵径、横径以及纵横径比、裂果率等指标均未见显著差异。2. 10%S-诱抗素可溶液剂系列浓度处理的着色指数显著地高于清水对照 (P<0.05)。3.经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处理后,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明显要高于清水对照,其可滴定酸(TA)含量均显著地低于清水对照处理(P<0.05)。4. “夏黑”葡萄经10%S-诱抗素处理后,各处理间的单株产量无显著差异,与空白对照相比,各处理的平均增产率在0.84%-1.93%之间。[结论]“夏黑”葡萄于果实黑色初期喷雾施用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可显著提高着色指数,促进果实明显着色;与清水对照相比,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对葡萄果实纵径、横径以及裂果率等指标无显著影响;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可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同时能显著降低可滴定酸(TA)含量,明显提升葡萄果实品质;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对葡萄的增产作用不甚明显。在葡萄促进着色使用时,建议使用最优浓度范围为200.0-333.3mg/kg,用水量为833.3L/hm2  相似文献   
150.
1)选用抗病良种。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少施药或不施药,是蔬菜防病增产安全生产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