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9篇
  33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施氮量和滴灌施肥频率对杂交棉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滴灌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氮肥用量和滴灌施肥频率对杂交棉氮素吸收和产量影响的大田试验研究,试验中设置3个施氮(N)(270、360和450 kg·hm-2)水平和2种滴灌施肥频率(5和10 d)。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和施肥频率显著影响杂交棉的干物质重、氮素积累量和子棉产量。在中氮(360 kg·hm-2)和低氮(270 kg·hm-2)水平下,增加滴灌施肥频率可显著促进杂交棉生长,增加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但是氮肥用量较大(450 kg·hm-2)时,滴灌施肥频率对棉花的生长影响不大。因此,在杂交棉的水肥关键时期,适当地提高滴灌施肥频率可以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92.
氮肥和土壤质地对滴灌棉花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  马革新  海兴岩  张东明  张国龙  王飞  张强  吕新 《土壤》2018,50(3):622-627
通过大田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质地棉田土壤棉花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灌水都可以显著降低棉花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其关系表现为显著负相关;(2)花期之前棉花在0~20 cm土层根长密度表现为砂土黏土壤土,花期之后表现为砂土壤土黏土;在20~40 cm土层表现为壤土黏土砂土,且深层土壤砂土中棉花根长密度下降势显著高于壤土、黏土;在不同质地土壤中,粗根表面积均表现为N2(施氮量360 kg/hm~2)N3(施氮量480 kg/hm~2)N1(施氮量240 kg/hm~2)CK(不施氮处理);(3)根系分布特征参数与籽棉产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对籽棉产量的形成均有显著影响,棉花籽棉产量的有效提高手段之一是在某些特定生育期适度地降低根系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氮、磷、钾耦合效应对加工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加工番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氮、磷、钾三元二次方程拟合不可靠;氮、磷、钾的不同配比对加工番茄产量有显著影响,施肥不足造成产量下降,但过量施肥造成旺长,3个肥料相比其中氮素对加工番茄生长影响最大;14个施肥处理中N2P2K2、N2P3K2和N2P2K1处理产量超过9 000 kg/hm2,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结论]试验条件下氮、磷、钾三者的比例为9∶3∶2时肥效最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94.
滴灌条件下灌溉量和频率对杂交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和灌溉频率对杂交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2个灌溉水平400和520 mm(分别用W400和W520表示)和2种灌溉频率5和10 d(分别用F5和F10表示).[结果]高灌溉频率可以维持0~40 cm土壤含水量稳定在较高水平,有利于作物生长.灌水量和灌溉频率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主要是在花铃期(播种后90 d),此时增加灌溉量或灌溉频率都可以促进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尤其是提高灌溉频率可明显促进棉花生长.[结论]增加灌溉量和灌溉频率可促进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棉花产量;尤其是提高灌溉频率可以显著增加棉花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水分利用率.不同处理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顺序均为:W520F5 > W400F5、W520F10 > W400F10.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或时期,通过提高灌溉频率可以有效的增加棉花产量、提高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95.
玉米种植区气候生态因素优势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气象条件与玉米生长适应性的关系,将新疆玉米生长适应性评价、生态区的气候资源评价与GIS技术相结合,研究了新疆玉米种植区生态资源的优劣,并进行综合评价,判别在不同生态区域的玉米生长适应性及优势因素,具有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玉米布局、区域化、专业化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6.
为深入挖掘土壤养分与棉花产量之间的潜在关系,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指导农业生产,本文基于Weka挖掘平台、C4.5决策树算法生成预测模型来预测棉花产量。分析得到: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锌与有效硼对棉花产量有重要影响;②有效锌含量过高或有效硼含量过高的土壤不利于棉花增产,相反,有效钾、有效硼含量较低的土壤中棉花产量达到中产及中产以上;③不考虑其他养分含量对棉花的影响,当土壤中有机质与碱解氮含量过低时,不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本文中利用C4.5决策树算法能够简单直观地分析土壤养分因素与棉花产量的关系进行棉花生产的预测,这对棉花生产能够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易翔  吕新  张立福  田敏  张泽  范向龙 《作物杂志》2023,39(2):245-3287
为分析棉花叶片全氮含量(LNC)与冠层光谱反射特征的关系,实现作物生长过程中氮素水平的快速、准确和无损监测,以石河子大学教学试验场2019年棉花小区试验为基础,选用多元散射校正、SG平滑算法、变量标准化校正和一阶导数4种方法分别对棉花冠层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使用随机蛙跳(random frog,RF)和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筛选特征波长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棉花LNC光谱估算模型。RF和SPA算法从棉花冠层398~1000nm的光谱中优选5组LNC的敏感特征波段,波段数目下降了93.0%~96.3%,有效降低了光谱的冗余信息;基于SPA算法筛选的敏感波段构建的LNC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2和2.55,模型验证的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70和2.37,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作为棉花LNC的无人机高光谱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98.
基于模糊聚类的棉田土壤养分管理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海江  崔静  陈彦  吕新 《棉花学报》2010,22(4):339-346
以新疆绿洲滴灌棉田为研究对象,基于100个耕层土壤(0~30cm)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分析数据,应用模糊K-均值算法进行了连续分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最佳分区数为4个,混乱度指数平均值为0.23,地理空间上土壤的隶属关系相对明确;各管理分区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都较分区前全研究区有所减小,分区间土壤养分差异显著。因此,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土壤养分预测方法可获得较好的分区结果,可用于实施变量投入和精确施肥推荐,为棉田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基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推动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探究了全球新一轮信息革命背景下推进我国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创新理论和实践问题。结果显示:新疆兵团依托其特有的组织化规模化优势,在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特色电商平台发展和以北斗导航为代表的高效种养业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以现有的农业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无法满足其发展现代信息农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需求。通过对现有问题和需求的系统梳理,从资源共享化、产业数字化、全局可视化和决策智能化4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新疆兵团发展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提出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以数据资产为核心、以兴业为重点、以善政为基础、以惠民为目标的新疆兵团数字农业农村平台建设的系统性框架;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人才团队和资金投入方面强化了数字农业农村平台建设保障工作,创新提出了新疆兵团数字农业农村平台建设和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其南部不同距离绿洲的温度、气压、风向风速及净辐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地表面温度和气温升降速度比绿洲观测点要快、变化幅度大;由于各观测点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升降度不同,使得各观测点的气压升降幅度也不同,白天气压的变化曲线呈单蜂型;各观测点在12:00到18:00期间主导风向主要是南风,还有东南或西南风,在20:00时风速几乎为0;早上和晚上沙漠的净辐射高于绿洲,白天近地面净辐射绿洲大于沙漠;对绿洲气象要素时空效应特征分析,为棉花等绿洲优势作物的播种期、物候期、作物生育及生理生态特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