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母牛繁殖力是一个技术、经济、组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课题。繁殖力水平的高低,标志着获取畜产品能力的大小,影响养牛业的发展。牛的繁殖力,首先决定于其本身,即遗传,其次就是我们为发挥其遗传潜力而采用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梨树县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和秸秆养牛示范县,粮食和玉米秸秆资源得天独厚,为发展养牛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为进一步研究和总结玉米秸秆的不同加工调制方法对肉牛育肥的影响,开展了以当地西门塔尔改良牛为饲养对象,对比研究不同调制处理方法玉米秸饲喂育肥牛,旨在为当地西门塔尔改良牛肉用性能的开发提供有关秸秆饲料饲喂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探讨有效精子数与母牛受胎率的关系,我们于2004年3-10月对565头具有正常繁殖机能的母牛做了不同有效精子数对受胎率影响的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牛的选择选择了梨树县梨树乡、十家卜镇、喇嘛甸镇3个黄牛改良技术较好配种站点的565头可繁改良母牛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4.
在母牛的生产过程中,生殖疾病是造成母牛不孕的重要原因。根据本地调查结果显示,在可繁母牛中有25%~30%患有生殖疾病,并且其中多以子宫内膜炎为主。子宫内膜炎还容易引起其它  相似文献   
15.
正农村散养鸡具有产蛋和肉食的双重优势,鸡蛋和淘汰鸡的口感品质好,受到城市市场青睐,给予农村养殖户较高的经济价值。农村养殖户如果充分利用剩余粮食和农村宅基地发展庭院养殖经济,抓好育雏管理,保证成活率,提高育雏质量,即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 提前做好接雏准备农村育雏鸡舍可以充分利用厢房、仓房等原有设施进行改造。雏鸡舍内部重点要保证防寒保暖,无贼风侵入。鸡舍内部要有火炕、火炉或者暖气等加温设备。雏鸡阶段必须采用垫料或网床养殖,这样可  相似文献   
16.
妊娠后的母猪,在养猪场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如赶上夏至后的大热天,若饲养管理得好,防暑降温措施得力,就能使孕猪安全渡夏和产仔,又能增加猪场窝产仔数,扩大再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否则,若管理不利,会出现死胎或流产。1高温对妊娠母猪的危害炎热季节喂妊娠母猪,为何易流产?这是因为妊娠后的母猪受到炎热应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根据我县多年的实践,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项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18.
核桃直立性强,经济寿命长。这里以主干疏层和自然开心形为主,谈谈其整形修剪的技术。1树形1.1主干疏层形定干1.2 ̄1.5米。第1层3大主枝,层内距0 ̄50厘米,水平角120°,分枝角70° ̄80°。第2层2个主枝,层内距20 ̄30厘米,与第1层主枝的距离在1米以上。第3层 ̄2个主枝,距第2层80厘  相似文献   
19.
榆中县畜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榆中县地处甘肃中部 ,位于兰州市东郊 ,所辖 2 7个乡镇 ,2 6 9个行政村 ,总人口 4 2 2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 39 1 8万人。总土地面积 330 1km2 ,其中耕地 74 6 6 6 6 7hm2 ,林地1 970 6 6 7hm2 ,草地 4 6 6 6 6 7hm2 ,海拔1 4 0 0~ 370 0m ,年平均气温 6 6℃ ,年降雨量390mm ,境内山、川、塬三类地形各具特色 ,南部二阴山区 ,森林草地植被良好 ,气候湿润 ,农作物以小麦、豆类为主 ;川塬地带 ,光照充足 ,水源丰富 ,是灌溉农业区 ,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蔬菜为主 ,兼种洋芋、油料等 ;北部山区 ,干旱少雨 ,沟壑纵横 ,植被稀少 ,农作物以小麦…  相似文献   
20.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发展非粮饲料,开辟节粮渠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对保证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