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浙江省大棚草莓种植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从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和化学防控等方面提出当前大棚草莓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浙江省草莓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草莓全产业链质量安全风险管控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草莓质量安全潜在的主要风险隐患并分析其成因,研究提出了"健壮栽培、清洁管理和绿色防控"3大关键10项技术及草莓质量安全管控"5个强化"对策,形成了草莓全产业链质量安全风险管控策略,并在浙江省草莓主产区推广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杀虫剂对草莓蚜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等5种杀虫剂防治草莓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下,20%啶虫脒可溶粉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草莓蚜虫的的防治效果均较好,药后7 d防效达95%以上,可用于草莓蚜虫的防治。其中,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和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使用时应注意对蜜蜂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长影响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大气环流模式(HadCM3)和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模拟了漳河地区不同排放情景下(A2、B2)的未来气候变化规律,结合ORYZA2000模型分析了不同气候情景模式下水稻生长的差异,从水稻生产的角度探讨了不同水肥耦合调控方式对各种情景的适用性。结果表明,SDSM对温度、降雨、日照都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在A2情景下,水稻产量减少,灌溉定额和氮肥吸收率增加;在B2情景下,水稻产量较高,水分和氮肥利用率较高,水稻生长状态较好;增加CO2质量分数可以提高产量,同时减少了不同水肥管理模式下产量的差异。间歇灌溉和3次追肥的水肥耦合调控方式对各种气候情景的适用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标准GB 276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甜瓜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情况,并将其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以及日本的残留限量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中国现行残留限量标准的不足,并对甜瓜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完善修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与其他2类对照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且根据风险商值法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 测试的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中啶虫脒和噻虫胺对家蚕急性毒性96 h-LC50为 0.262、0.268 mg·L-1, 属剧毒级,而噻虫啉、吡虫啉、呋虫胺和噻虫嗪对家蚕急性毒性96 h-LC50分别为0.582、1.68、2.60、2.16 mg·L-1,均属高毒级。对照药剂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和马拉硫磷对家蚕急性毒性96 h-LC50分别为0.009 09、0.785、1 072 mg·L-1,分别属于剧毒级、高毒级和低毒级。风险评价结果表明: 除马拉硫磷对家蚕的风险可接受外,其余8种杀虫剂均为不可接受。因此,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谨慎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以避免对家蚕生产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7.
针对设施草莓生产中主要的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提出设施草莓不同生产环节的关键点及其主要风险因子,并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管控措施,以期有效提升设施草莓质量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促进草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对14-羟基芸苔素甾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水中添加0.1、1.0和11.9mg·L-1的14-羟基芸苔素甾醇时,平均回收率为101%~106%,相对标准偏差为3.29%~5.82%。根据添加回收,确定14-羟基芸苔素甾醇的定量限(LOQ)为0.1mg·L-1。该方法高效、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农药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9.
进行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1种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效均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而升高,在3次药后7 d时均达最高值,为55.6%~85.8%,其中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悬浮剂、25%啶菌噁唑乳油、38%唑醚·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20.
将QuEChERs前处理技术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水稻植株中氟嘧菌酯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氟嘧菌酯在0.01、0.50、2.00和10.10 mg·kg-1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在93.2%~120.0%,相对标准偏差在0.59%~2.67%,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根据添加回收确定氟嘧菌酯的定量限(LOQ)为0.010 0 mg·kg-1。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灵敏,回收率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