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36篇
  4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转bar基因水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杂交育种技术的应用,水稻的产量不断提高,品质也得到改善,但田间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及养料仍是造成水稻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利用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具有除草剂抗性的bar基因转入水稻品种中,可有效解决田间杂草和水稻竞争的问题,因为这种基因编码的酶可将除草剂分解掉,却不伤害水稻。尽管bar基因的导入使转基因后代存在着遗传不稳定或基因沉默等问题,但其生理表现、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方面与起始品种比较基本没有差别,因此培育具有bar基因抗性的水稻品种是解决田间杂草问题,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2.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双基因共转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分别位于不同质粒上的gus基因和nptⅡ基因按照1︰1和1︰3的浸染浓度混合共转化粳稻品种鄂宜105和中花12种子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结果从43棵经潮霉素反复筛选的再生植株中获得21棵共转化植株。经PCR分析表明2个基因的共转化率分别为47.37%和60.00%。Sou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gus基因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并且表达。遗传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在T1中大多以孟德尔方式进行遗传。分析了影响转化率的几个因素如浸染菌量比例和品种之间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提高共转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53.
对17个黑米品种、16个红米品种和30个白米品种进行了8种矿质元素、多酚以及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结果发现,大量元素磷(P)的含量在有色稻米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白米,其中在黑米中的含量最高;微量元素铁(Fe)、锰(Mn)、锌(Zn)、铜(Cu)的含量在有色大米中也明显高于白米。元素间的积累具有一定相关性,如钙(Ca)与钾(K),镁(Mg)与P,Fe与Mg、Ca、Cu、P,Mg与Mn、Ca,Mn与P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色米的多酚含量显著高于白米,且在红米中的含量最高。供试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都处于中低等水平,且白米和红米品种的平均直链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黑米。直链淀粉含量与多酚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4.
BEIIb基因是水稻淀粉合成的一个分支酶基因,在IR36的ae突变体中,BEIIb的缺失导致了直链淀粉的大幅度提高,同时影响了淀粉合成途径一些基因的表达。为深入探索不同直链淀粉含量品种的理化性质以及决定高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因子。本研究选用了IR36及其突变体以及4份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进行淀粉含量、理化性质以及淀粉合成途径相关的遗传因子的表达分析。研究发现直链淀粉含量IR36的ae突变体(30.05%)是野生型IR36(21.07%)的1.4倍,且明显高于其它品种,最低的是糯稻品种‘朝紫’(3.52%);IR36ae突变体与野生型的糊化温度也存在显著差异,且综合其他几个品种的结果发现,稻米的糊化温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IR36ae突变体的胶稠度比野生型的硬,且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的品种胶稠度越硬;IR36ae突变体的淀粉颗粒比野生型要稍大一点,且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品种淀粉颗粒较大;定量PCR结果表明ae突变体中BEIIb的缺失导致了Wx基因的上调,以及SSI和BEI、BEIIa的下调。且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中的Wx基因(GBSSⅠ)在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量均为最高,支链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在低直链淀粉品种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高直链淀粉品种中的表达。BEIIb的缺失引起直链淀粉的明显提高,糊化温度的降低,淀粉颗粒的增大,以及一些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改变。  相似文献   
55.
一、品种审定结果 冈优158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冈46A与蜀恢158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新组合。蜀恢158系用蜀恢527与绵恢725杂交,经生物技术系统选育而成的新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松散适中,株叶形态好,秆硬抗倒,分蘖力较强,开花习性好,花粉量充足,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经双列杂交与多个不育系测交试验,一代种结实率82%~90%,比明恢63所配组合增产4%~8%。  相似文献   
56.
水稻香味基因的精细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报道证明,香稻的香味物质为2-乙酰-1-吡咯啉,水稻的香味性状受位于水稻第8染色体上的1对隐性基因控制。本研究以11个香稻品种和4个非香稻品种为材料,分析了香味基因的遗传;以茉莉花香型的粳稻品种粳香米和非香品种MR63的F2群体为材料,对控制香味性状的基因进行了精细定位。结果表明,水稻香味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并将香味基因定位在水稻第8染色体上,位于InDeL标记AP05537—17和AP004463—13之间,与标记AP004463—13间的距离为0.4cM,与标记AP05537-17间的距离为1.6cM,在物理图谱上的物理距离大约252kb。分析发现BAC克隆AP004463最有可能包含该基因。最终在该区域内预测有15个基因可能与该香味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57.
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研究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分布于12条水稻染色体上的60个SSR引物和22个水稻功能基因标记检测了32个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60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88个等位基因,其中有效等位基因数126个。每对引物等位基因数在2~6之间,平均为3.13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116~0.744,平均为0.467±0.175。32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1~0.96之间,平均为0.697。聚类分析将32个香稻品种在遗传相似系数0.58处分为籼、粳两类,分类结果与品种系谱分析比较吻合。【结论】SSR分子标记在香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育种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功能基因标记检测表明,部分功能基因在所研究材料中不存在等位变异。而存在等位变异的功能基因标记则表明不同产地来源、不同生态类型的香稻品种具有不同的等位基因。抗稻瘟病基因标记检测出宜香B、香恢1号和丝苗香3个品种同时含有两个抗稻瘟病等位基因,为香稻抗性育种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58.
川优536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利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川345A与自育恢复系蜀恢236杂交选育的优质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稻瘟病抗性好等特点,2019年7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稻20190003)。为了促进川优536的推广应用,本文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9.
植物孤雌生殖的诱导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孤雌生殖是指卵细胞不经过受精而形成胚并发育为个体的生殖方式。本文综述了植物孤雌生殖诱导的研究进展 ,包括诱导方法、影响因素及胚胎学等方面的研究 ,总结了孤雌生殖在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水稻早熟品种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意义,根据水稻早熟高产育种的理论基础,初步提出培育早熟高产稻组合的各种可能途径并阐述国内外水稻早熟性品种遗传模式且对当前预测杂交水稻生育期杂种优势的方法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水稻遗传育种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