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4篇
  87篇
综合类   79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信阳毛尖茶生长环境的土壤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信阳4个茶区的土壤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及元素含量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4个采样区土壤中K2O含量丰富,全N含量中等,速效P含量相对缺乏,其中车云山茶场K2O含量高达41.3 g.kg-1,此与本采样区为花岗岩发育的黄棕壤有关;信阳茶区土壤pH值适合茶树的生长,4个采样区相比较,黄棕壤土类中土壤有机质高于水稻土,而土壤容重低于水稻土,这说明黄棕壤比水稻土更适合茶叶的生长.黄棕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在有机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不会影响茶叶品质的提高;信阳茶区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Fe,Mn,Mo,Zn,Co,Se含量中等,而B含量缺乏,成为茶叶品质的限制因素.建议增施P,B等肥料,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72.
河南省砂姜黑土土属的耕作障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砂姜黑土是低产农业土壤之一,但目前还缺乏针对砂姜黑土土属的改良对策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对河南省砂姜黑土区不同砂姜黑土土属的剖面形态和主要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结合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归纳总结出了各土属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良重点:(1)所有土属耕层均需加深耕,提高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改良较黏的质地;(2)砂姜黑土和石灰性砂姜黑土两个土属需治理砂姜和砂姜磐,砂姜黑土土属还需清除铁锰结核,青黑土和石灰性青黑土两个土属还需改善土体结构,石灰性青黑土还注意耕层粉粒过多的问题,漂白砂姜黑土需注意白浆化问题,覆盖砂姜黑土和石灰性覆盖砂姜黑土两个土属需根据覆盖层的质地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改良。  相似文献   
73.
四川省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   总被引:32,自引:18,他引:14  
冯锐  吴克宁  王倩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2):243-251
针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生态良好等要求,以中江县为例,从耕地的自然禀赋、基础设施与工程施工条件、社会与经济可接受性3方面选取12个指标,运用理想解逼近法和限制因素组合法,对西南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做出时序安排与模式分区。结果表明,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安排上近、中、远期整治区的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19.28%、37.86%、43.86%;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可划分为3个模式区,即坡度限制因素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区和农田道路重点建设区,各区所占比例分别为41.34%、31.53%和27.13%。研究方法可为县域土地整治规划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是了解耕地质量状况和变化情况的有效手段,利用系统开发进行等别变化诊断对于耕地质量等别监测的信息化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系统基于Visual C#2010和组件式GIS的开发环境,实现了指标汇总与分析、指标遴选、指标打分、等别变化量计算和数据导入导出等5个功能,解决了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工作过程中数据量大、操作复杂的难题。笔者介绍了系统目标、总体架构和软件结构,同时对数据库的建立、系统功能和系统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提出系统具有指标选取未分类、等别变化量计算没有考虑新增或减少耕地情况等不足,有助于今后继续对系统进行结构优化和功能完善。  相似文献   
75.
未来10年我国耕地数量质量变化对区域粮食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产量具有直接影响,分析预测粮食产能的变化对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政策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基于耕地数量质量的变化,通过定量分析与对比分析,预测未来10年我国耕地资源变化对区域粮食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域耕地质量存在差异,耕地面积仍将呈进一步减少趋势,集中分布于耕地质量等别与产能水平较高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将耕地统计面积按照国家最高等别1等与最低等别15等折算为标准面积后,耕地减少与增加的比例为0.25:1,标准粮产量减少与增加的比例为3.07:1,与占用低等别耕地相比,占用高等别耕地对粮食产能损失影响更大,因此各省应加大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力度,避免占用优质耕地.揭示全国及各省域耕地的变化趋势及对粮食产能的影响,有助于确定不同区域耕地资源变化格局与态势及预测粮食产能水平.  相似文献   
76.
郑州市郊区土壤综合肥力评价及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修改后的内梅罗公式作为土壤肥力的评价模型,将传统的统计方法与地统计学方法及GIS技术相结合,研究了郑州市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规律,对郑州市土壤质量进行了定量化的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土壤速效磷以差级水平为主,全氮含量中等之外,pH、速效钾、CEC和有机质均以中等级以上水平为主;相对来说,速效磷含量总体较低是郑州市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郑州市土壤综合肥力系数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具有以下特征:在东北西南方向上,土壤的综合肥力系数很较低,大面积处在差的水平,其中少面积具较高肥力。东南和西北方向的肥力较高,大部分处在良和中的水平。  相似文献   
77.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立了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框架。以温县为例,构建出如下4个系统、15个指标的县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按照温县提出的发展目标,利用协调度模型对温县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了评价,并对该县的发展程度和存在的问题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8.
怀山药生长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怀山药生长土壤的分布概况、类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不同土种,不同的理化特性,怀山药品质不同。砂壤土、小两合土、淤土、褐土化两合土4个土种中,以褐土化两合最适宜怀山药的生长,其在质地、土壤结构、砂粘比例、土壤耕性、养分状况等方面均为理想,所产怀山药产量高,品质佳。  相似文献   
79.
郑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肥力质量时空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 IS空间分析功能对郑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肥力质量变异及其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8—2002年的城市化过程中,郑州市郊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为-20~10 mg.kg-1;速效钾含量变化在-50~50 g.kg-1;碱解氮含量变化在0~30 g.kg-1;全氮含量变化在0.01~0.07 g.kg-1;有机质含量变化在0~20 g.kg-1;综合肥力系数变化在-1.5~-0.5;土壤肥力变化主要受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新疆地区草甸土形态的变异和成土特点,从新疆地区选取了10个代表性的草甸土剖面,详细分析了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包括土壤颗粒组成、质地、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pH、电导率、碳酸钙和全盐含量等指标,又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进行检索,确定10个草甸土剖面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并探讨了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问题.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