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4篇
  19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0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01.
【目的】研究小麦、燕麦秸秆对连作黄瓜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不同秸秆对连作黄瓜土壤环境的调节效果,为连作蔬菜土壤环境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瓜为试材,以连作4年的瓜类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在瓜类连作土壤分别添加质量比为2%小麦秸秆、2%燕麦秸秆和小麦、燕麦各1%混合秸秆对黄瓜生长及不同生长期土壤细菌、真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定植20 d后不同秸秆处理均能显著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条带数,与对照和小麦秸秆处理相比,添加燕麦秸秆、小麦和燕麦混合秸秆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真菌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0.05)。定植30 d后,燕麦秸秆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条带数,不同秸秆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真菌条带数,小麦秸秆处理土壤的细菌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燕麦、小麦和燕麦混合秸秆处理,燕麦和小麦、燕麦秸秆处理土壤真菌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小麦秸秆和对照处理(P<0.05)。定植40 d后,小麦、燕麦混合秸秆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条带数,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不同秸秆处理对土壤真菌条带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无影响。添加小麦、小麦与燕麦混合秸秆能显著增加黄瓜的株高、茎粗以及全株鲜重(P<0.05)。【结论】小麦、小麦与燕麦混合秸秆对连作黄瓜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秸秆处理在不同时期均不同程度的影响连作黄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条带数、提高了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连作瓜类土壤中添加作物秸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缓解连作障碍的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2.
利用 Miseq测序技术研究了转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拟南芥对其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Pal基因拟南芥土壤细菌Chao指数显著高于突变体和野生型;从Shannon和Simpson指数来看,转Pal基因拟南芥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多样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和突变体;转Pal基因处理与突变体相比,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增加,在纲水平上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增加;转Pal基因拟南芥起作用的主要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粘球菌目(Myxococcales)等。转基因拟南芥根系可能促进或抑制具有某些特定生理特征的根际微生物种群,从而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3.
以不同化感潜力的分蘖洋葱为供体,黄瓜为受体,研究了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对黄瓜幼苗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化感潜力的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总体提高了黄瓜幼苗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说明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对黄瓜幼苗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化感潜力强(L06)、根系分泌物浓度高(1株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对应10 mL去离子水)的处理效果更佳。高浓度的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有利于土壤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转化酶及脲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4.
杨平  吴凤芝 《中国蔬菜》2012,1(4):37-42
以黄瓜幼苗为受体,研究了不同化感效应的小麦根系分泌物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化感促进效应的小麦根系分泌物分别在处理后的不同时期提高了黄瓜幼苗根系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了脂膜过氧化作用,提高了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全株干质量、叶面积及光合作用|具有化感抑制效应的小麦根系分泌物则在处理后的不同时期降低了黄瓜幼苗保护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了脂膜过氧化作用,抑制了黄瓜幼苗的生长,降低了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5.
试验以‘野原2号’为番茄砧木,以‘春棚1号’番茄为接穗,研究双断根套管嫁接方法对番茄苗愈合及根系再生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双断根套管嫁接可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壮苗指数;番茄砧木再生根根系干鲜重、根系总长、根系体积及根系活力在嫁接20 d后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较番茄双断根嫁接法和常规砧木不断根嫁接法,结合部直径、疏导组织运输能力与不断根嫁接对照接近,砧木断根条件下,结合部愈合速度不受影响。双断根套管嫁接方法首次应用于番茄嫁接试验,砧木再生根生长旺盛,根系发达,解决番茄嫁接后徒长问题,对番茄嫁接育苗具有指导意义。该项技术已在黑龙江省番茄主要种植地区示范推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6.
菜豆大棚早熟栽培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紫花油豆、一粒王油豆、吉林油豆、三叶油豆、冠军油豆、一棵树油豆、五常油豆等10个菜豆品种进行了大棚春播栽培,通过对其植物学性状、抗病虫性、品质和产量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品种为五常油豆、八月绿和一粒王油豆,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品种为五常油豆,纤维素含量最低的品种为八月绿,产量最高的品种为冠军油豆,发病率最低的品种为八月绿和一棵树油豆.品质试验综合分析表明在大棚早春栽培过程中五常油豆和八月绿油豆均表现出维生素C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较高、纤维素含量较低,发病率较低,生长势旺盛和产量中等等特点,可作为大棚春播菜豆首选品种加以推广.冠军油豆产量很高,熟性适中,中后期长势较旺盛,品质略低于五常油豆和八月绿,但综合性状较好,也可作为早春菜豆主栽品种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绿色食品蔬菜-番茄大棚早熟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月光、日光、L402、合作903、傲龙粉冠等9个番茄品种的生长特性、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抗病性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合作903Vc含量最高,硬度最大,但抗病能力较差,长势较弱,畸形果严重;L402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但裂果严重,傲龙红冠的糖酸比最高,口味最好,但抗病性差;月光表现出最强的抗病性,而且产量较高,品质较好;合作908的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硬度较大。月光和合作908均可做为绿色蔬菜生产推荐品种。  相似文献   
108.
李秋红  吴凤芝 《土壤学报》2008,45(2):341-347
采用降落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设计两次正交试验对PCR反应体系中的各组分浓度进行筛选,同时对退火时间、延伸时间及循环次数进行摸索。结果表明,适合北方黑钙土土壤细菌16S rDNA扩增体系为:在25μl体系中,10×buffer2.5μl,DNA模板20ng,Mg2+2.5mmolL-1,dNTPs0.25mmolL-1,引物0.3μmolL-1,TaqDNA聚合酶1.5U。降落PCR扩增程序为:95℃,5min;95℃,45s;65~56℃,60s;72℃,90s;每两个循环降低1℃。95℃,45s;5.5℃,60s;72℃,90s;10个循环。最后72℃,10min。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间作分蘖洋葱能缓解番茄连作障碍,提高番茄养分吸收。本试验主要研究间作后分蘖洋葱和番茄根际土壤中磷细菌群落结构及活性的变化,以揭示该间作体系磷细菌改善作物磷营养的生物学机制。【方法】盆栽试验选用茄科连作8年的设施土壤,番茄品种为‘东农708’,分蘖洋葱品种为‘五常红旗社’。设番茄单作、分蘖洋葱单作、分蘖洋葱与番茄间作及无苗对照等4个处理。在定植23 d、30 d和37 d取样,测定植株干重及磷浓度。同时用抖根法取番茄和分蘖洋葱根际土,测定土壤中磷细菌数量及磷细菌的转化强度。采用PCRDGGE方法测定磷细菌的群落结构。【结果】1)间作后,番茄地上和地下干重增加,分蘖洋葱地上和地下干重减少,在37 d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间作后,番茄根际土壤中无机磷和有机磷细菌的数量增加,在23 d和37d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蘖洋葱根际土壤中无机磷细菌数量在23 d时显著降低,有机磷细菌数量在间作37 d时显著升高。间作期间分蘖洋葱和番茄根际土壤中无机磷和有机磷细菌的数量均显著高于无苗对照。间作23d时,番茄根际土壤中无机磷和有机磷细菌的转化强度均显著升高,分蘖洋葱根际土壤中无机磷和有机磷细菌的转化强度均显著降低;而间作37 d时,分蘖洋葱根际土壤中无机磷和有机磷细菌的转化强度均显著升高,且间作期间番茄和分蘖洋葱根际土壤中无机磷和有机磷细菌的转化强度均显著高于无苗对照。3)间作37 d番茄和分蘖洋葱根际土壤pH显著升高,EC值显著降低,且各处理土壤pH均高于无苗对照,土壤EC值均低于无苗对照。间作30 d时番茄根际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显著升高,间作37 d时显著低于单作。间作期间分蘖洋葱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不显著,番茄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均低于无苗对照,而分蘖洋葱均高于无苗对照。间作后番茄植株磷浓度和磷吸收量显著高于单作处理,分蘖洋葱植株磷浓度显著高于单作处理,而磷吸收量显著低于单作处理。4)间作后番茄根际土壤中无机磷细菌的条带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其单作处理,而间作分蘖洋葱显著低于其单作处理。间作后番茄根际土壤中有机磷细菌的条带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前期显著高于单作番茄,后期显著低于单作。而间作分蘖洋葱与对应单作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间作分蘖洋葱通过改变番茄根际土壤中磷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提高了磷细菌的转化强度,增加了番茄根际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促进植株磷浓度和磷吸收量增加,改善了番茄磷营养。  相似文献   
110.
以番茄品种月光、合作903为试材,在CO2浓度为1000μl/L条件下,研究高CO2浓度对番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高CO2浓度处理使番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显著升高;对番茄土壤呼吸速率影响显著,即先抑制后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