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4篇
  19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0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陈伟健  潘凯  杜丹  黄婷  吴凤芝 《北方园艺》2017,(22):200-205
2016年9—12月对黑龙江省7个县区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情况进行调研,走访蔬菜生产企业(农业示范园区)8家、走访农户124户。此次调研对黑龙江省各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及相关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日光温室除大庆地区土筑墙体温室较多,其他地区基本上以砖构墙体温室为主要类型;由于加温成本高导致黑龙江省日光温室生产多以不加温条件下生产为主,茬次安排多为一年两茬模式;日光温室主栽蔬菜种类有番茄、黄瓜、甜瓜、菜豆;不同地区日光温室生产效益差异较大,同一地区温室一年三茬生产模式的投入产出比明显高于一年两茬;在年生产成本上,日光温室不加温生产,人工费用占比最高,约占总成本的50%~67%;日光温室加温进行冬季生产时,加温费用占比最高,占总成本的55%~65%。  相似文献   
82.
硒对棚室黄瓜生物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节能温室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硒对黄瓜叶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及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一定量的硒可使黄瓜叶片中GSH-Ps活性提高33.41%-58.53%,F=21.66^**;使MDA含量降低16.93%-31.81%,F=10.91^*;GSH-Px活性与MDA含量间呈极显负相关,r=-0.865^**;产量提高1  相似文献   
83.
不同间作模式对设施黄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小麦、大豆、燕麦为伴生作物与黄瓜间作,研究其对黄瓜生长发育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间作处理均使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土壤总孔隙度显著提高;整个生育期内各间作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盐分积累,生育后期黄瓜—小麦处理的土壤EC值下降幅度最大,比对照下降38.96 %;黄瓜—小麦和黄瓜—燕麦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各间作处理明显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的区系组成,使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土传病菌数量降低,以黄瓜—小麦处理最明显,尖孢镰刀菌3个时期的平均数量比对照下降了69.44 %;各间作处理明显促进了黄瓜生长和产量的提高。黄瓜—小麦间作的综合效果最好,达到了缓解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4.
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分泌、残茬降解等方式释放酚类化合物到土壤中,从而对自身或其它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酚类化合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该试验以"津绿3号"黄瓜品种为试材,通过外源添加在黄瓜连作体系中测得浓度的香草醛,研究了其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香草醛影响了黄瓜幼苗生长及土壤微生物活性;在培养皿中,0.25~1.00mmol/L香草醛溶液处理显著抑制了黄瓜种子胚根伸长(P0.05);在土壤条件下,0.05~0.20μmol/g土香草醛处理显著抑制了黄瓜幼苗株高及叶面积(P0.05);同时,所有浓度的香草醛处理(0.02~0.20μmol/g土)均显著提高了土壤脱氢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P0.05);总之,外源香草醛能同时抑制黄瓜幼苗生长并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5.
86.
不同浓度调环酸钙对黄瓜幼苗徒长防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品种绿剑为材料,幼苗出土后外源施用不同浓度(100、150、200 mg·L~(-1))的调环酸钙(Pro-Ca),研究调环酸钙对黄瓜穴盘幼苗徒长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喷施一定浓度调环酸钙可有效抑制下胚轴长和株高,提高G值、根冠比、壮苗指数和根系活力,促进光合作用,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著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幼苗叶片中IAA和GA_3水平,提高ZR的水平。外源施用150 mg·L~(-1)调环酸钙效果最好,可有效调控黄瓜幼苗株型,提高幼苗素质,利于壮苗培育。  相似文献   
87.
 马铃薯粉痂菌(Spongospora subterranea f. sp. subterranea)是引起马铃薯粉痂病的病原。本研究根据粉痂菌内部转录间隔区和线粒体DNA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了2对适用于普通PCR的引物A5/A9、C3/C8和1对适用于荧光定量PCR的引物QF/QR,用于检测块茎和土壤样品中的粉痂菌。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引物对A5/A9和C3/C8,以马铃薯粉痂菌DNA为模板,能分别扩增出264和367 bp大小的单一条带,而对其他非靶标DNA无扩增;引物对QF/QR对马铃薯粉痂菌有单一的熔解峰,说明三对引物特异性良好。灵敏性检测结果表明:荧光定量PCR灵敏度为13.8 fg·μL-1,是普通PCR灵敏度的1 000倍。进一步建立循环域值(Ct)与质粒DNA含量的曲线关系,获得标准曲线y=-3.893 9 x+35.228,R2 = 0.9966,呈良好线性关系。通过对不同地区采集的18份带菌种薯和18份带菌土壤进行普通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A5/A9、C3/C8和QF/QR对带菌种薯检测率均为100%,对带菌土壤的检测率分别为44.44%、66.67%和100%。本研究建立的马铃薯粉痂病菌快速检测方法,能及时、准确地检测带菌种薯和土壤,为马铃薯粉痂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
抓质量,重管理,提高基金项目资助率吴凤芝(东北农业大学科研处哈尔滨150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10年以来,一直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对我国基础性研究的稳定和发展,对发现和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吸引海外学子和...  相似文献   
89.
在每年6 月中下旬至9 月上旬的日光温室休闲季,种植填闲作物小麦、玉米、大葱,
能够改良日光温室蔬菜土壤,有效预防连作障碍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0.
套作对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设施蔬菜中的主要栽培种类黄瓜为研究对象,以毛葱、蒜为套作作物,利用T-RFLP(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技术对套作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套作改变了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优势菌群结构。套种毛葱的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高于套种蒜的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在黄瓜定植前和拉秧期,套作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有比对照高的趋势,而在根瓜期和盛瓜期套作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有比对照低的趋势;毛葱的套作效果最佳,蒜套作次之。套作提高了黄瓜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