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为给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提供依据,该研究于2016年进行了不同甘薯蔓长类型的品种和密度基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60株·m-2的基质栽培下,甘薯短蔓、中蔓品种结薯性较好,脱毒微型薯产量超过2.5 kg·m-2,数量超过300 个·m-2,早熟品种脱毒微型薯的商品性更好。适当降低密度,能显著提高长蔓品种脱毒微型薯的产量和数量,适宜的密度为40~50株·m-2。  相似文献   
32.
以鲜食型甘薯QZ2-2为材料,研究不同扦插期、生育期对其鲜薯产量、单株结薯数、地上部鲜重等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扦插期对其生长发育影响极显著,在衢州地区其最适宜扦插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在适宜扦插期内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生育期115 d时收获,每667m 2鲜薯产量可达2197.39 kg。  相似文献   
33.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加工工艺紫薯样品的挥发性组分指纹图谱。结果显示,共定性识别出24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烃类和杂环类,以醇类、醛类和酮类化合物为主。烤后紫薯风味物质较多,蒸后和煮后紫薯风味物质相似,紫薯汁有其特有的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34.
沈升法  项超  吴列洪  李兵 《核农学报》2020,34(8):1848-1854
为给高密度短生育期基质栽培的甘薯实生系筛选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122份甘薯品系,进行密度25株·m-2、生育期60 d的基质栽培(T1)与密度5株·m-2、生育期90 d的大田常规栽培(T2)的对比试验,测定单株重、单株结薯数和典型薯块的单薯重、直径、长度等产量性状以及干物质、胡萝卜素、花青素、熟薯可溶性糖、熟薯还原糖含量和熟薯食味等品质性状,研究高密度短生育期基质栽培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与大田常规栽培90 d的产量、品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T2相比,T1除了花青素含量差异较小外,块根的产量和品质性状均明显下降。在产量性状上,2种栽培方法间的单株重、单薯重、单株结薯数均呈显著正相关,薯块形状呈弱正相关。在品质性状上,与T2相比,T1微型薯的花青素、胡萝卜素、干物质、熟薯可溶性糖、熟薯还原糖含量和食味均存在劣变型、稳定型和优变型3种品质变化类型,但2种栽培方法间的薯块品质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利用高密度短生育期基质栽培,可以进行微型薯的薯肉色、干物质含量和食味品质筛选以及单株重、结薯数、典型薯块重量和形状的早熟性筛选,为早熟优质食用甘薯选育的实生系筛选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35.
迷你甘薯优质高效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迷你甘薯薯块较小,外形美观,品质优秀,粗纤维少,营养价值高,自1998年在杭州上市后迅速升温,并扩展到浙江、江苏、上海长三角多个重要城市.迷你甘薯售价是普通食用甘薯的4~5倍,紫心甘薯更是达到8倍以上.目前浙江省迷你甘薯栽培面积已发展到4 127 hm2,每667 m2纯收入达到2 000元以上.发展迷你甘薯产业,在经营策略上要"抓住两头,保持中间".  相似文献   
36.
迷你型甘薯浙薯132的最佳生育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薯132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早中熟优质迷你型甘薯品种.通过分期扦插分期收获试验,研究商品薯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浙薯132作迷你型薯适宜扦插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适宜生育期为80~120 d,且薯形美观、食味香甜,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37.
2015—2020年,在衢州的试验表明,甘薯生产机械化模式比传统模式在起垄与收获2个环节每667 m2省工5.6工、 节本739.6元.通过引进基于小四轮拖拉机的适合丘陵山地的甘薯起垄机、 收获机,实现甘薯生产起垄与收获等相关环节的农机农艺配套,由此提出甘薯大垄单行机械化生产技术,以期为实现甘薯全程机械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浙菜薯726 是菜、薯兼用的早熟、高产紫薯品种。采用春、秋双季栽培,同时收获茎尖、叶柄、鲜薯。每季每667 m2 茎尖产量800 ~ 1 000 kg、叶柄产量700 ~ 900 kg、鲜薯产量1 500 ~ 2 000 kg,产值超万元。  相似文献   
39.
鲜食迷你型甘薯品种——金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以浙73半2为母本,苏薯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1989年从该组合中获得74个实生品系,采用多点多次快速鉴定法,从95d(天)的秋薯圃中选出单株薯质量760g的早熟品系89—125—7,较对照徐薯18增产50%,1991年食味鉴定表现鲜食品质特优,1992年作为特优质品系参加品种比较试验,1993~1995年挖根观察,其早熟性好且产量较高,1996—1997年参加浙江省甘薯区域试验,1997年参加长江流域甘薯区域试验并进行抗性鉴定,表现中抗黑斑病和感蔓割病,2001年定名金玉。至2003年,累计推广面积超过5333hm^2,已成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迷你型甘薯主要代表品种和浙江省鲜食型甘薯的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40.
浙薯13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薯13系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以浙3481与浙255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2004年1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2002年文成县引进试种,经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应用,表现为优质、薯形美观、产量高、出粉率高、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2004年全县示范种植186hm2,平均每公顷鲜薯产量33.1 t,加工成淀粉和粉丝,产量分别为8.3 t和7.7 t,高产攻关园鲜薯产量可达44.5t,深受甘薯加工种植户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